冷兵器吧 关注:511,823贴子:4,210,279
  • 32回复贴,共1

铁冶志中记载的炒钢炉是转炉吹炼法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没有懂冶金的大手子来研究一下


IP属地:浙江1楼2025-04-02 12:27回复
    铁冶志中记载的炒钢方法中未提及搅拌,只说预热之后加柴鼓风五六炼而铁熟


    IP属地:浙江2楼2025-04-02 12:27
    回复
      黄兴按照大连甘时期的土法反射炉复原了此炒钢炉,但这种炼钢方法有几个问题与此炒钢炉很不一致
      首先是土法反射炉不需要预热,柴火点着后就直接鼓风开炼了
      其次是土法反射炉除了搅拌之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生铁化为铁水之后需要停风一段时间,让铁水焖一会,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从火口吹出来的气是废气,火焰确实可以提高炉温,但火焰中的废气主体是一氧化碳之类的东西,氧气含量低,你再怎么吹也不会氧化生铁,所以需要停风让生铁水和外界氧气交互一会,然后再吹风加热加快反应速度,没有这一下焖这刚是炒不成的
      可能铁冶志以炒为常识而漏记,但此类炒钢炉在国内汉籍从未见过(铁冶志为近年回流的俄藏汉籍),至少他不是在普及的炒钢炉,焖钢的过程怎么样也不应该漏记,不然熟铁出不来


      IP属地:浙江3楼2025-04-02 12:27
      回复
        转炉炼钢重点有二,一是足够高的气压来促进氧化,二是有足够多的硅锰来发生氧化
        我在翻阅大连甘时期的文献的时候发现,其中很多情况都是出于白口铸铁不能转炉炼钢,或白口铸铁转炉炼钢要往里面配料而导致成本较高而进行的创新
        既然直接出的白口铸铁不能吹炼那这炒钢炉又是怎么回事?我去看铁冶志原文发现一个重点,铁冶志中在炼生铁的时候会往里面加石子,现代通常往高炉里加石灰来去渣,至少古人知道加石子可以提高熔炼的效率,但作者在描述的时候对所用石子有明确规定“要采水门口的红白相间像桃花一样的石子,这种石子大的像斛小的像拳头”我去找了类似的石头,发现锰方解石和这个描述很像
        如果是有意的往高炉里加锰方解石,那么出料的生铁的硅锰含量是否会比较高?而遵化铁厂岁入不须报生铁产量只用报熟铁和钢的产量,可能是炼钢特化的,所炼熟铁主要使用厂内高炉出的生铁,这种情况下氧化所需的硅锰应该就有了
        而气压问题,依靠木风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按照大连甘时期的经验,只需要四个人力木风箱并联使用就可以了





        IP属地:浙江4楼2025-04-02 12:28
        回复
          但炉炼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木材,木材很明显是被鼓风燃烧了,但这些木材是干嘛用的我无法理解,是加热鼓入空气的吗?
          至少从描述和推测来看,比起传统反射炉炒钢确实更像转炉炼钢法,但古代没有足够的化学知识,不像后来转炉出钢之后要直接在钢水里配料来去除氧化杂质,这一炒钢炉吹炼完钢之后应该是等他结块再从炉中取出,去杂工作主要交给灌钢过程


          IP属地:浙江5楼2025-04-02 12:28
          收起回复
            石子有特定要求而且用量也比较大,也比较稳定,应该是每一炉都要用规定的量



            IP属地:浙江6楼2025-04-02 12:28
            回复
              黄兴在论文中也提到了石子,他认为石子是白云石,主要是从Ca的角度来考虑,但我未查到有什么粉色而且大量集中分布的白云石,而且大块白云石不像斛,小的也不像拳,不过炉中高含量的Mg也值得思考


              IP属地:浙江7楼2025-04-02 12:29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02 15:11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02 20:27
                  回复
                    看不懂,帮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03 00:23
                    回复
                      不太懂冶金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4-03 03:45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03 0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