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重点有二,一是足够高的气压来促进氧化,二是有足够多的硅锰来发生氧化
我在翻阅大连甘时期的文献的时候发现,其中很多情况都是出于白口铸铁不能转炉炼钢,或白口铸铁转炉炼钢要往里面配料而导致成本较高而进行的创新
既然直接出的白口铸铁不能吹炼那这炒钢炉又是怎么回事?我去看铁冶志原文发现一个重点,铁冶志中在炼生铁的时候会往里面加石子,现代通常往高炉里加石灰来去渣,至少古人知道加石子可以提高熔炼的效率,但作者在描述的时候对所用石子有明确规定“要采水门口的红白相间像桃花一样的石子,这种石子大的像斛小的像拳头”我去找了类似的石头,发现锰方解石和这个描述很像
如果是有意的往高炉里加锰方解石,那么出料的生铁的硅锰含量是否会比较高?而遵化铁厂岁入不须报生铁产量只用报熟铁和钢的产量,可能是炼钢特化的,所炼熟铁主要使用厂内高炉出的生铁,这种情况下氧化所需的硅锰应该就有了
而气压问题,依靠木风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按照大连甘时期的经验,只需要四个人力木风箱并联使用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