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大纵深?
众所周知,其是由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在间战期提出的用以指导红军未来作战的理论。跟“闪击战”一样,该理论旨在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战场堑壕战的战争形态。
在一战的末期,诞生了坦克这一划时代的技术兵器,同时还有性能越来越强大的飞机。根据“闪击战”理论,如果我们把它们纠集成群,集中使用,地空配合,就能获得无与伦比的地表突破能力。将其投入到战线任意一点,便能轻易且随意地撕开防守方的防线,犹如一柄利刃直插敌国心脏。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理论摊开会发现,战役的进行完全围绕着少数装甲部队展开,作为传统战争领域主力的海量步兵和炮兵则被边缘化了,他们仅仅承担清扫包围圈填线的任务,未免有点过于人道。而大纵深战役理论则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该理论主张,用一条绵长的步兵战线覆盖掉对手所有战场宽度,使之无法包抄和骚扰我军的侧翼。这就让步兵起到了两个作用,即隐藏和消耗。
在不被突破的情况下,战争有100%的可能演变成阵地攻防消耗战。双方不断地对抗,倾泄弹药,步兵宝宝们不断地死去又不断地补充,在对抗平衡的条件下,双方补充力量的时机大致相同,即为前线输送新的兵员和弹药补充,此时可以看做一个契机,即双方的防线进入到一个虚弱的状态。
在游戏中对应着组织度和黄条的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