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由于获得了更多与希特勒接触的机会,古德里安沉溺于纳粹核心圈层的生活,包括参加希姆莱在1944年圣诞节举办的豪华晚宴。然而正是因为古德里安与纳粹政权的这种亲密关系几乎持续到战争结束,才使得他战后的“政治清白”形象重塑显得尤为惊人:他不仅赢得了英美舆论的赞赏,更在多数场合中受到了尊重。古德里安一生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战后声誉,他很可能意识到他的战时信件既是塑造人设的素材,也可能成为揭穿谎言的证据,故对其信件进行了选择性留存,笔者认为这种假设的可能性最大,毕竟古德里安在政治上 一向精明。但也有一种可能,即在传记作家开始关注这批信件时,其子海因茨·京特·古德里安(Heinz Günther Guderian)对这批信件进行了部分清除。无论事实情况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现存的信件集并不完整,但若结合其他史料进行批判性分析,仍然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海因茨·京特·古德里安(Heinz Günther Guderian)于2004年逝世,但在此三年前,他已经将他父亲的战时信件捐赠给位于弗莱堡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军事档案馆,档案编号为BA-MA N 802/46。除了笔者近期的研究外,唯一引用过这些信件的著作是德国历史学家约翰内斯·许尔特(Johannes Hürter)的《Hitlers Heerführer: Die deutschen Oberbefehlshaber im Krieg gegen die Sowjetunion 1941/42》(希特勒的陆军统帅们:1941/42年对苏战争中的德国高级指挥官),遗憾的是,这本杰作尚未有英文版。这本书聚焦于1941年~1942年间在东线作战的25位德军高级将领,受限于整体框架,故对古德里安及其信件的探讨较为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