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吧 关注:105,191贴子:493,359

回复:加入戒网瘾论坛志愿者,为网瘾朋友提供免费服务的公益性交流

收藏回复

应该说这位网吧老板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胡彬之死是否真的如这位网吧老板所说另有原因呢?事实是,在老师、同学和邻居们的眼里,胡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之中,经济状况较好,拥有父母的关爱,而且还没有升学的压力,由此可以判断胡彬根本不可能由于学习和家庭的原因而走上绝路。既然如此,那么胡彬自身的品行又如何呢?是否存在一些违法犯罪的现象呢?记者通过走访当地的**部门,了解到胡彬没有任何劣迹。通过深入调查胡彬的方方面面,记者发现,除了网络游戏,还真找不到能够解释胡彬自杀的其他理由。



54楼2010-12-26 13:00
回复
    在抢救的过程中,胡彬向父母讲述了自己11天的出走经历。原来,为了好好打网络游戏而不被父母找到,胡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前往县城里的网吧,而是去了一个乡镇里的网吧。开始他一天吃一袋方便面,后来,三天才吃一袋方便面,晚上,三个椅子拼起来往上一躺就睡了。这期间没有人过问这个少年的冷暖饥饱。
    


    55楼2010-12-26 13:0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对于胡彬喝农药的原因,胡彬的父亲说:“胡彬在医院讲,爸爸我喝的这农药有剧毒。我问他,有毒你为什么还喝?他说,我喝就是想让你们救不活我。他说我已经玩够了。”胡彬的母亲说:“儿子老对我说,妈,我管不住自己,我就是想玩,他说管不住自己的腿,他说也不想气妈妈,不想对不起妈妈,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要玩。他说,夜里心里老是想着游戏,老是睡不着,就是想玩。”
            2005年11月16日,胡彬在死前说的最后几句话是:“有妖怪过来了。杀光!杀光!”在病床上,孩子的手还在动,似乎还在打着游戏。
      


      56楼2010-12-26 13:03
      回复
        下一个被砍杀的会是谁?
        ——观《疯狂的杀戮》有感
              2009年11月9日晚,辽宁卫视播出的王刚讲故事《疯狂的杀戮》可谓是触目惊心,那些沉浸于杀人游戏的梦样状态中,为得到区区几十元上网资费而残忍无比、人性沦丧的青少年,挥舞着几十厘米长的大砍刀,疯狂砍杀无辜的镜头,令人不寒而栗!如果类似的故事只有这一个的话,那也只能说是偶然,偏偏笔者多事,把“网瘾”“杀人”这两个关键词百度了一下,映入眼帘的标题更让我毛骨悚然:
        


        57楼2010-12-26 13:03
        回复
          13岁留守儿童杀死两亲人 怨恨父母故意犯罪入狱
                15岁网瘾少年不满劝阻杀母砍父获刑
                16岁网瘾少年残忍杀母砍父
                16岁网瘾少年端午节杀死爷爷


          58楼2010-12-26 13:04
          回复
            18岁网瘾青年杀死出租车司机 称跟打网游一样
                  18岁网瘾少年欲“开小车”伙同哥哥杀司机
                  19岁少年杀了宝马女车主
                  19岁无知少年捅母亲72刀 只为偷钱送女友
                  沉迷网络造惨案 为过“网瘾”男子铁锤杀网友
                  川南某地,网瘾少年锤杀父母
            


            61楼2010-12-26 13:12
            回复
              网瘾青年为筹钱玩游戏 杀死朋友表姐企图嫁祸他人
                    网瘾青年为上网痛杀生父
                    网瘾少年锤杀奶奶
                    网瘾少年锤杀奶奶犯下忤逆血案
                    网瘾少年杀表妹泄愤
              


              63楼2010-12-26 13:13
              回复
                反思之一:是什么人养活了网络游戏和网吧?
                      是这些幼稚无知、自我放纵的青少年!他们为了寻求一时的快乐而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他们深受网游的诱惑,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和满足不了的欲望,他们到虚拟的世界里为所欲为、寻求满足,游戏里的暴力情节、暴力角色和极端扭曲变态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这些青少年人性尽失、灵魂异化,从游戏中的“魔兽”演变成为现实社会中的“恶魔”!他们为这些黑色产业创造了巨额的利润,他们让这些丧心天良的游戏商变本加厉,他们虽然是网游的受害者,但他们却已经是非不分、忠奸不辨,为吸髓害人的游戏商摇旗呐喊助威,谁否定网游谁就是他们的敌人,在他们心目中,游戏就是他们的生命,游戏就是他们的一切。
                      反思之二:这些年轻人为什么如此容易被诱惑?游戏教会了他们什么?
                


                67楼2010-12-26 13:1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73楼2010-12-27 2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