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知识欠缺了而已。
不要去管什么情绪啊,感觉之类的。
一定是具体的技术知识,产生具体的音乐效果,没有其他方法。
然后讲下吧,说白了就是两方面,一个是连奏性,一个是强弱处理。
连奏性很好理解啊,就是前一个音的离键与后一个音的触键,能够尽量完美衔接。就是具备了连奏性。
但是,国内练法很难做好这个的。
国内高抬指,过分的讲手指,手指的运动性,超过一定限度后,是天然做不好连奏性的。
因为当你一个手指往下落,用力的往下运动的时候。。。超过了限度,受到生理影响,你其他手指,会“离开”,从原本做好触键装备的状态离开。
低程度无所谓,高程度了,必然要求更高的运动性,你又全靠着手指发,那你自然地就因为这个负面影响,无法达成连奏性。
第二个是强弱。
强弱其实是同样的问题啊,都是手指乱用造成的。。。
叫做只能出强音,一个音与另一个音衔接,哪怕你衔接的非常玩美,但是你音量出挑,一个音一个音蹦出来了,那你怎么有连奏性???
你说一句话,每一个字头,都是强音,你觉得好听?
这是因为,钢琴的声音,由击锤,敲击钢弦的速度快慢,决定,速度快,声音大,速度慢,声音小。
高速强音好说话,高速弱音呢,极速弱音呢。
一般来说,不就是你跑动速度越快,声音越大?
想要跑动速度快,还要音量小,是需要有手指参与的。
末端肢体缓冲,是在跑动速度不变化的同时,还能够大成弱音的唯一没有负面的手段。
这就要求,手指在触键的过程中,主动地“柔软化”。缓冲器啊。
但是,你也可以发现问题,如果手指,主动地柔软化,那你还能用,手指去完成所谓的跑动么?
也就是说,所谓一般舆论里的练法,高抬指,或者说以手指发力完成触键的技术,在这两点上,就是无解的。
无解的讲完了,讲解法。
很简单啊,发力点又不是只有手指,手指指节,掌指关节,手腕,前臂肌肉群,大臂肌肉群。
手指才占了不足一半。
所有发力技术算上,手指只有5分之一的技术划分。
而发力点的不同,本身有运动性的差异。
单点发力,0.1秒一次,手指指节,掌指关节,手腕这类。
肌肉群你组发力,0.06秒一次,前臂肌肉群,大臂肌肉群。
因为肌肉群组发力,可以有替代的发力点。因此不需要像单点发力的技术,以降速为代价解决放松问题。
本身运动性高出接近一倍,一,意味着跑动速度的基础运动性能提升接近一倍。
二,意味着,强弱控制的区间,更大。
第二呢,是运动形式,你怎么完成触键的,不是只有用手指头从上往下按压,才算是触键动作。
所有完成触键动作的技术动作,都是OK的。
十几种拉,区分2类。
一类是只能够一个动作完成一个音,另一类是一个动作可以完成2音,好音型甚至可以一个动作完成3音。
这就体现出来了跑动速度的差异性,一动多音这个技术概念,直接可以让你跑动速度提升2倍到5倍。再算上基础的单次发力的速度差异呢?
对吧。
最重要的是,一动多音,有个重要前提,叫做手型定式,这玩意可以让你的前一个音与后一个音的衔接性,保证百分百完美达成,当然了,你得练到。。。
因为手型定式,其实是反推回来的,是按照标准答案,反推回来获得的前置。。。。
哦,对了,高速跑动,这玩意我把视频拿来体现下。
少女的祈祷(超技化,技术难点部分双倍速版本)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54y1R7iQ/?vd_source=76471667cdccaa05ae6d864d1108042e呐,手型定式,一动多音,准确的讲,一动3音的模型,1分钟1200音,私下练到的,是1分钟1400音。
然后对标,考级10级,音阶部分,技术指标,1分钟124拍,每拍4音,1分钟480音跑动速度。
我想,你应该算是看到前路了。
跑动速度快有个什么好处。
那就是,区间大了,区间打了意味着什么?你的高速弱音的上限,会高很多。
你可以通过直接的发力技术动作速度的调整,来调整强弱。
而就算是真的到了高速,极速,那么,你的手指不是发力点,不是完成触键动作的动力源。
你的手指,是可以主动进行柔软化运动,来达到高速弱音,极速弱音的。
然后讲下,手指是干嘛的。
手指具有抬落,曲直,刚柔,三项,互相相反的六个动作。
抬落以及曲直的动作,是在触键以外的过程里进行!
主要就是依托手型定式的变化,几个音,一次性变动。
抬落,首先就是必要的白键到黑键喽,剩下的就是以实际演奏为需求而来。
找到度,然后精确地练到度,就可以了。
一般人正常的手指机能,足以完成抬落动作的全部训练,两周专项强度练习就练完了。
曲直,则是改变你触键点位,指尖,指腹,指侧,大拇指是先天的指侧触键。
弯曲的手指,除开调整你的点位,还影响了是否23451,整齐,平行线。比如,在只需要白键演奏的前提下,整齐的手指,可以防止你过长的手指,误触黑键。当然了,当你需要黑键触键的时候,某些手指,需要从弯曲,变成伸直。
所有的抬落曲直,全部在触键过程以外进行。
而手指的刚柔,这玩意没有外在动作的。。。。非常难练,抬落曲直你总有一个外在的标准在,而刚柔。。。。。这玩意真的就很难练,前两项加起来的时间,可能都不够练它的。
这个动作,是在触键的过程里进行。
手指钢,完成正常触键,手指柔软化,则起到作用,甚至,利用琴键的先天阻力,阻止触键。
比如,135,想要非常快速,且非常整齐的演奏,那么其实可以12345,5个手指一起在手臂作用下落下完成的。
只需要,135,钢,24,柔软化,使用琴键先天阻力阻止就行。
注意,钢琴的琴键阻力,不一样,可调整。自己要去在不同的钢琴上适应。
OK,讲完了。
总之,就是先要选择一门,具备更高运动极限的发力技术。这个发力技术,不可以手指在触键过程中,发力,为核心。
其次,就是手指的正确运用,锻炼。缓冲器没有的话,那你高速弱音,极速弱音,就是没办法。
讲透了,就是技术问题,跟情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