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吧 关注:11,571贴子:364,606
  • 13回复贴,共1

各位吧友们这能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史和韩信李靖争第一的白大杀神军事不如村夫,真特么无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30 09:38回复
    你去翻看我的贴子 我把皮韩信的贴子 拿😩发的内容反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3-30 13:23
    收起回复
      蜀吹越来越离谱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3-30 14:07
      回复
        为啥要顺着他说,白起史料太少,不要提白起,韩信汉书,资治通鉴说的明确,京索李必骆甲打的,魏赵齐靠的是刘邦汉军,打的国家也配叫诸侯国? 诸葛亮,还用提么 六出祁山,出到死,也没出去呀,,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30 15:33
        回复
          京索之战,《汉书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项羽击破汉王...楚骑来众,汉王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乃拜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郎中骑兵击楚骑於荥阳东,大破之。受诏别击楚军后,绝其饷道,起阳武至襄邑。击项羽之将项冠於鲁下,破之,所将卒斩右司马、骑将各一人。击破柘公王武军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击王武别将桓婴白马下,破之,所将卒斩都尉一人。以骑度河南,送汉王到雒阳,从北迎相国韩信军於邯郸。还至敖仓,婴迁为御史大夫”《资治通鉴 汉纪一》亦有记载
          灭魏之战,是“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与曹参、灌婴俱击魏”,参战的是刘邦嫡系最精锐的两只部队,曹参的步兵和灌婴的郎中骑兵。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30 15:36
          回复
            灭赵之战,打完西魏,韩信向刘邦申请“愿益兵三万人,臣请北举燕赵,东击齐”,然后“汉王与兵三万,遣张耳与俱”。也就是说破赵,不仅仅没有收回曹参和灌婴的兵力,还增派了张耳。这是北线兵力,另外还有南线,刘邦亲自指挥的,靳歙“从攻安阳以东”,“从攻下邯郸”,然后南北两军会师襄国,杀赵王歇。灭赵,刘邦实际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包括张耳、张苍,靳歙等部队。这是韩信自己征的兵?
            灭齐之战,刘邦修武夺军,夺回的是自己军队的指挥权,所以才能轻松的进入中军大帐控制兵符,召集将领训话,夺军之后,命令张耳防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发赵兵未发者击齐”,没有增援荥阳主战场的赵军就由韩信率领攻打齐国。所以韩信并不是招募新兵蛋子去打齐国,而是经历过多次战争的赵国老兵,同时,曹参关中秦兵和灌婴率领的郎中骑兵仍然隶属韩信击齐,等到战龙且时,汉军都不止曹参灌英两只汉军,陈武,蔡寅,王周,陈涓,沧耳均名义上归韩信统属,实际都是刘邦的汉军部队。真以为韩信靠杂兵就能灭齐?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30 15:36
            回复
              韩信攻打魏赵齐,刘邦都是给了最精锐的部队。为什么刘邦修武,垓下两次夺军都非常轻松?就是因为这不是韩信的军队,是刘邦的,夺回的都是刘邦自己嫡系军队的指挥权,所以才能轻松的进入中军大帐控制兵符,召集将领训话,重新编制部队。韩信只是被授权统军作战的将领,他没有得到过任何下级将领和士兵的忠诚。
              垓下,还提么,60VS10,项羽突围了,,围之必阙?故意的?
              垓下60万分布,左右两军孔将军(孔聚)、费将军(费将军费侯陈贺),前锋韩信,刘邦中军军,后军绛侯(周勃)、柴将军(柴武,又叫陈武),除了韩信,都是刘邦嫡系
              修武夺军,是因为刘邦投入过多的力量在河北分战场,项羽“数使奇兵渡河击赵,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伐赵大军被项羽少量奇兵牵制,然后项羽攻占荥阳,围困成皋,主战场告急,此时韩信也不知道是分不清轻重,能力不足被牵制,还是别用用心,收到救援命令,拖拖拉拉不去救援,成皋被围时,才走到修武。刘邦因此不再信任韩信,夺回的是自己军队的指挥权,所以才能轻松的进入中军大帐控制兵符,召集将领训话,而韩信张耳起床后才知道自己被夺兵权。号称名将,结果韩信对军队的控制力如此之弱,兵权被夺,居然连一个通知他的心腹都没有,还得第二天睡醒了,才知道被夺兵权。咋的,怕影响韩大将军睡眠质量啊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30 15:36
              回复
                “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战国策 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
                “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战国策 赵策三》
                “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而与马服之子战于长平之下,大败赵师,因以其余兵围邯郸之城。”《战国策 赵三 平原君请冯忌》
                “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後四十馀万,秦兵遂东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史记秦本纪》
                史记、战国策均是“大破”“大败”,要是惨胜,就不会是这个话术了。再说“死者过半”出处,史记原话在长平一年后,邯郸之战五个月后,王陵攻邯郸“少利”“益发兵”“亡五校”,秦王欲白起代王陵,白起回怼“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白起明显说的是今破长平,今死者过半,今国内空,即是目下邯郸之战,目的是告诉秦王赢不了,撤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30 15:37
                回复
                  如果长平死者半,白起怎么可能修整一月即“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进而合围邯郸,又怎么可能一年后说长平是惨胜,告诉秦王我之前也不该立刻攻邯郸?然后又说“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今秦破赵军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振惧而灭之,畏而释之”白起自相矛盾?
                  就是秦王“复欲伐赵”抱怨白起都是“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就说没粮,都不提死伤惨重的事?按理说军士“死者过半”不是比“民饥”更有说服力么,然后就被白起回怼“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王直接破防,我就要去,爱咋咋地。
                  再返观长平,王龁4月对攻廉颇,7月赵死守不出,秦赵换将,至9月白起合围已月余,最大杀伤只能是王龁对攻廉颇那段时间,若秦伤亡过半,廉颇还能死守不出?之后白起诱敌合围,有点军事常识就该知道围而不攻杀伤何来?所以很明显,白起所说“死者过半”是指邯郸,结果也印证,死者过半仍不退兵,王龁代王陵,“围邯郸八、九月,死伤者众,而弗下。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秦数不利。”以至最后秦归还所占城池与韩魏赵。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30 15:38
                  回复
                    白起坑赵卒是为了攻邯郸灭赵,不是为了杀而杀,白起的歼灭战略思想是领先那个时代的,伊阙(避实就虚,声东击西)韩劲弩、魏武卒,鄢郢(因地制宜)破楚国都,华阳(千里奔袭)再败魏赵,长平(诱敌深入)全歼四十万赵军,若不是秦王脑抽,赵亡,三晋亦灭。白起有史记载的每一战都是以少胜多,一人打残战国四国。战国“末年”怎么来的,白起打出来的!太史公评“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没有“料敌合变,出奇无穷”的能力,是做不到每战必歼,“声震天下”的,仅靠秦兵?那又何来阏与、邯郸、信陵兵聚函谷、灭楚之败。
                    “楚地方千里,带甲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再战烧夷陵,南并蜀、汉,又越韩、魏攻强赵,北坑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使秦业帝。自是之后,赵、楚慑服,四十余年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教员评“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30 15:39
                    回复
                      诸葛亮真没研究过,压根没比过呀,能前十么,够呛啊,六出祁山,就没彻底赢过呀 还有啥可比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30 15:40
                      回复
                        整个蜀汉也才十几万兵力,还不够白起一场战争杀的。相当于白起可一战灭蜀汉。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01 1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