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节分析
《Narcissu》系列剧情总体上起伏都不大,这与故事本身的主色调有关。但是作品在很多地方的叙述细节都值得注意。下面我们来进行简要的分析。
(1st部分)
1.濑津美向优传递7楼的规则
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濑津美传给优的“规则”的具体内容:
①7楼是整所医院唯一不进行治疗的场所,病人将在这里静候死亡的到来;
②情况好转时,医生会准许患者出院,恶化时又要返回7楼。然而从来没有人迎来第四次出院;
③想要逃走,就去B车站,不要去A车站;
④绝食是最快的自杀方式,带给家人的负担也最小;
⑤遇到下一个新来的人时,请把这些内容告诉他/她。
可以发现:除了最后一条,其余的内容与其称为“规则(ルール,即rule)”,不若说是一种“经验”或“规律”。
至于为何会形成这样内容的“规则”,可以想见是这里的病患们常年积累流传下来的。从10thAnniversary的《Narcissu Zero》来看,在7楼的hospice为阳子和博史创建之初,这些规则便已被定下。“规则”在不同的时期,其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2nd中,姬子与濑津美从富士山返程时,曾说“我想改一条规则,交朋友也是可以的”,包括还有姬子回忆在早些年小女孩“尼洛”零星透露给姬子的有关7楼“规则”的信息,可以推知这时“规则”中还保有“不要交新的朋友”这一条。这可能只是个小细节,却反映出7楼的病人们,在常年与绝症以及精神上的折磨斗争中,从未放弃寻找精神上的出路的机会,即使自己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已极大地受到命运的蹂躏。从日下阳子到佐仓濑津美和阿东优,这条传承的主线从未断绝。
2.在第二次被准许出院时,濑津美选择留下来
对于一般人来说,濑津美的这个行为十分令人难解。从2nd给出的信息以及濑津美自己的叙述来看,她的父母对她应当是十分关爱、呵护的。她并没有像优那样因为虚伪而对家庭厌恶的理由。但又正是因为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照,让她的内心备受煎熬。加上沟通的缺少,这种痛苦就愈加强烈。据Narcissu吧里很多有过长期住院经历的吧友们叙述,这种生活的确枯燥令人难受。自己的疾病而为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无休止的吃药、挂吊针,以及其他各种治疗,有时还要应付别人虚情假意的问候。强烈的负罪感与对这种生活的厌烦让他们既无回家的意愿,也不想留在医院。对他们而言,待在家或医院的某一边,只是因为像濑津美所说的,自己没有其他可去的地方而已,没有那样一个供他们逃避些许的地方。家和医院对他们来说,除了纯粹的空间上的转换,并没有区别。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她要留下不回去了。
曾经也考虑过,濑津美要留下来的选择是否与优的出现有关?濑津美是否在希望优带她走呢?这应当是不会的。此时濑津美才刚刚见到优,二人并不熟络,濑津美更不可能预见优会拿走他父亲的车钥匙。选择留下,更多地还是出自她自己的考量。
3.优发现濑津美对道路十分熟悉
这一点十分有趣,也让我们注意到这个女孩身上不一般的地方。不过这“不一般”,却正是常年待在病房,生活百无聊赖的侧面体现。
在1st第二章的章首,濑津美的独白中有这样一段话:
知識だけを増やし、無意味な価值観だけを増やし、ブラウン管からの情報だけを求めて....../いつしかリアルを薄め、虚ろになってしまう......
因为她并无法离开医院,这种知识的积累对她大抵确实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她的心中仍然抱着对远方的憧憬与渴望。濑津美的这一行为让我颇有感触。小的时候,我也常盯着墙上的地图出神,脑子里总是想象着远方的景象,想象自己沿着高速公路上到处旅行,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转来转去。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呢?并不清楚。当然那时我毕竟只有几岁,思想还很单纯,感受不到那么强烈的空虚感,只是单纯地觉得身边没有可以交流的朋友,生活比较单调。
4.濑津美三次走向水中
这段剧情重复了三次。第一次是到达南海岸时,第二次在琵琶湖边,最后一次是在淡路岛。
通常来说,剧情的重复意味着强调。走入水中这个动作,很明显濑津美是在表示自己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自杀。前两次,濑津美都在近岸处停下了脚步,这又表示着她还尚有眷恋,还有尚未完成的事。即使在最初离开医院时,可能连她自己都不清楚这未完成的事是什么。
在《Narcissu》英文版的官网上,英译者写到:
This isa story ... of the living who cannot help but to die and of the dying whocannot help but to live...
正是因为此时的死,于濑津美来说毫无意义,因此她选择在岸边停下脚步;而在最后的时候,濑津美已经完成了最后的愿望,彻底地放下了所有,走进了那翡翠色的大海中。
另一方面,我们联系到2nd,濑津美的这一行为极有可能是受了姬子的影响。当二人来到海边,姬子也曾问濑津美,就这样走进水中,会轻松的死掉吗。濑津美把这一问题又一次地抛给优,即使在替自己问,亦是替当年的姬子问。而优给出的答案也与当初濑津美回答姬子的话如出一辙——因为现在还不想死,因为还有未完成的事。然而姬子受着教规的束缚,不被允许走入水中自尽。因此姬子才会对濑津美说“到了你那时,再替我向神抱怨吧”。从这个角度来说,濑津美也是在替姬子完成遗愿。
5.第二次加油时,濑津美动用姬子留下的5万円为优解围
这里算是剧情出现转折的一个契机。当这5万円尚未动用之时,至少从经济上,她还有继续犹豫等待的余地。但一旦这个信封被拆开,她就必须尽快给自己决定一个最后的去处了——毕竟按照姬子的说法,5万円可以去日本的任何一个地方,但也只刚好能去一个地方。
优的提议在这里也有一定作用。道理上如上所述,但濑津美并没有明确想要去的地方。而优一直在强调希望有一个确切的目的地。在濑津美拿出这5万円后,优彻底没了经济上的顾虑(虽然本来在一开始就应该没有的)。几方面的因素,让二人终于走上去往淡路岛水仙乡的路。
唯一让我困惑的地方在于:濑津美为何不在一开始就拿出这5万円呢?虽然她并无确切想去的地方,但是毕竟这个时候已经离开医院,而且还把这5万円带了出来。她也明知优身上的钱是不够的。难道单纯地只是优没有问她吗?或者说又是出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况而使得她这样做呢?我只能说我有那么一点感觉,然而只言片语又无法说清。
6.在国道上,优带濑津美去买新衣服
这一段要我来说是“很不一般、很不平常”的一段。这如何理解呢?主要还是濑津美行为上的变化。此前我们看见的濑津美,似乎是一个被疾病和精神上的孤独、痛苦掏空了心灵,似乎已经麻木,对任何事情都只会用一句“別に”来回答的女孩。但这个时候,她也会选择像中学生喜爱的那种少女装扮,听见优的称暂时也会害羞,甚至还有因为爱美而在优担心时表现出来的倔强。这些无不在说,濑津美也只是个普通的女孩,一样有着常人所具备的情感只是长年的住院生活,压抑了她的天性。这种对比也更凸显了命运的残酷。我想这时候我的脸上大概是苦笑着的——既为她的这种表现而高兴,也为她受到的折磨而叹息。
7.车子开进山中突遭大雪
这一段无非和上面一样,表明濑津美身上虽然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但她毕竟还只是个普通人,也表明着她所积累的知识只是孤立的信息,侧面衬托出她的孤独与空虚。
8.在日出中看见水仙
这是是剧情高潮段的开始。对大片的水仙的描写,也是全篇最有表现力的片段之一。有关水仙花的部分已经在前面说过,此处不再赘述。另外,优与濑津美是在日出之中看见水仙的。宏伟的日出,灿烂的水仙,都是极其富有生命力的事物。这又与二人的前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这里也可算是“以乐写哀”吧。
在这里,文本有一段优的独白:
曖昧で、退居で、平凡で......だけど、誰に対しても冷静で容赦ない現実。
目に見えないものばかりが溢れる世界で、
手を伸ばしても触れらないものばかりの世界で......
今・確かに触れることができるモノが目の前に在った。
その見えない何かのカケラが散らばっていた......
有看过《1980》的朋友应该会发现,这里的话与《1980》文末的那段话极其相似。
所谓“看不见的碎片(その見えない何かのカケラが)”又是指的什么呢?为什么又说“散落在近旁”呢?大约是这个时候,两人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作为“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对濑津美来说,这样的生活离开她已有8年之久;对优来说,则是充斥着无聊、不快,似乎也不见得有什么值得怀念的地方(大抵拜他的那对父母所赐)。对两人来说,曾经的生活已经在记忆中模糊,离他们远去。如今盛开的水仙,却再一次让两个人回忆起过往。毕竟那是作为“日常”的一部分的生活,是姬子所说的尚未落入深渊的人的生活,还有选择的余地,一切都还来得及。来到水仙乡,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依然还有追逐愿望的可能——尽管命不久矣,生命的大门马上就会关闭。
9.少女最后的独白
濑津美有关水仙(Narcissus)与Echo以及自己的那段独白,是1st全篇矛盾的集中展现处。我们留到下一个板块作详细分析,此处不作展开。
10.在最后的留影后,濑津美走向大海
到这里1st的故事也就接近尾声了。在濑津美最后的独白后,作者对情节做了留白的处理。这就留给了读者相当的空间去想象,从半夜到清晨,优与濑津美到底还说了些什么,心境有着怎样的变化,由此使得情节张力增强。
“泳装”是对前文的一个呼应。对濑津美来说,泳装一直是她的心愿,也是“日常”的象征,恰如那年15岁的她换上水手服试图在小学的单杠上翻圈。这最后的泳装,虽然简陋得让人心酸,却也让我们有一丝丝欣慰——8年里几乎不怎么有的笑容,此时久违地回到了她的脸上。
走向大海之前,濑津美留下了优的驾照,取下了自己的手环并交给优。原来我曾认为这里濑津美取下手环的行为,意味着她对命运带来的一切不幸的彻底否定。后来想想,其实她并没有这个意思。关于过去的一切,不能说她在“否定”,只能说她“放下”了。优把自己的驾照交给了她,她交给优手环也只是单纯地作为一种回复。她并没有太多的东西留给我们,除了两张相片,和这个手环,算是作为她曾经在这个世界生活过的证据。
最后是濑津美为7楼立下的新规,即“为留下的人,留下笑容(残す者には、笑ってあげて)”。这一条与此前所有的“规则”都有很大差异。再次回顾一下7楼的规则,多数都是与患者自身相关,而且比较消极的。但这一条,是要求为其他人做出什么,是积极的。这指出7楼的住民们想要冲破命运的枷锁,就需要多与身边的人交流,并在为数不多的余生中尽力留下自己更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