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张海迪对赵素京一行到康复大学考察调研表示欢迎。她指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40年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秉持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为残疾人谋福祉。特别是在基金会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全社会更加关心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康复大学是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是全球唯一的以康复命名的大学,承载着培养康复专业人才、推动康复技术创新的重要使命,必将为8500万残疾人和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康复带来福祉和希望。希望康复大学汇聚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为康复事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和质量。希望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从校园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关心支持康复大学,共同推动我国康复事业不断发展,为建好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而共同努力。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董尔丹从筹建历程、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设置、首批本科招生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建设成果。希望未来与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开展紧密合作,推动我国康复事业不断发展。赵素京介绍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建会历程、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在公益助残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希望能够与康复大学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更好地服务残疾人群。
座谈会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及相关人员实地考察了学校书院活动中心、康复科学与技术学部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青岛市残联有关领导陪同考察。
张海迪对赵素京一行到康复大学考察调研表示欢迎。她指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40年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秉持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为残疾人谋福祉。特别是在基金会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全社会更加关心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康复大学是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是全球唯一的以康复命名的大学,承载着培养康复专业人才、推动康复技术创新的重要使命,必将为8500万残疾人和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康复带来福祉和希望。希望康复大学汇聚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为康复事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和质量。希望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从校园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关心支持康复大学,共同推动我国康复事业不断发展,为建好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而共同努力。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董尔丹从筹建历程、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设置、首批本科招生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建设成果。希望未来与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开展紧密合作,推动我国康复事业不断发展。赵素京介绍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建会历程、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在公益助残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希望能够与康复大学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更好地服务残疾人群。
座谈会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及相关人员实地考察了学校书院活动中心、康复科学与技术学部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青岛市残联有关领导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