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欢迎大家各平台积极转发,肯定并宣传江苏的这种思路转变,期望越来越多的学子重视除了高考之外的道路。
最近,西交大少年班和中科大少年班的初步结果公布,江苏回归强势,领跑全国,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认为江苏教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望续写辉煌。
网络上有一种解读,认为江苏教育比较卷,但至少在我看来,江苏教育,至少部分地区,曾经是素质教育的典范,以我所在的苏州市区某高中为例,曾经节奏轻松且成绩突出。节奏方面,作息时间是早7:45-下午4:30,其中周三周五下午3:40就放学,放学后有模拟联合国等多个社团供学生进行社交,这种轻松氛围一点也不比北京上海差。成绩方面,曾经连出物理竞赛国际金(这个一般全国一年就几个),在没有大规模虹吸临近城市生源的情况下,一年稳定产出二三十个清北,各路少年班的成绩也非常好。
那维持这种成绩的秘诀何在?我认为并不是当地生源聪明,也并不是当地重金挖了老师,而是当时的教育“降维打击”。如果要搞自主招生,那就一定要学竞赛,如果要搞竞赛,那就直接拿大学教材过来学,与其花时间反复打磨高中课本的知识,不如让自己站的更高。
后来有一段时间,整个地区对竞赛的重视度下降,大家开始只卷高考,成绩有所退坡,但我还是非常感谢这种教育的遗风,让我在度过快乐的高中三年的时候上了top2。但近年来,竞赛成绩大幅回升,多种竞赛全面开花,有重现辉煌的趋势,整个江苏的竞赛再也不是南京两高中撑着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江苏省作为发达地区,尤其是苏南作为发达地区,是应该有更高的视野去办教育,以“外扩”的方式,在少年班、竞赛等方面扩充教育成果,而不用盯着苏北兄弟的名师,挖来卷高考,因为挖来也未必契合本地的交易模式。西交大中科大少年班开了个好头,它虽然不是清北,但作为C9的重点班级资源远胜一般专业,另外它最大的好处是它的名额是额外的,部分尖子去了,像金字塔一样腾出了名额,让全省其他所有层级的考生压力更小了。
西交大、中科大少年班的成果给江苏教育开了个好头,我注意到这次入选的江苏考生中,南京 苏锡常等苏南城市占比颇高,有更好资源经济更发达的苏南城市推行有成果保障的素质教育,苏北城市面临的高考竞争度降低,也可逐步跟进这种思路。我觉得这是全省各城市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共同做大教育蛋糕。
少年班的成绩是个开始,期待之后江苏在竞赛上也能有越来越好的成绩。这种提前开阔视野的“外扩”竞争,这是让江苏能有成果的素质教育的关键,从更长远角度来讲,也可以让江苏学子获得更多的理工科培训,为祖国建设发挥江苏人的力量。



最近,西交大少年班和中科大少年班的初步结果公布,江苏回归强势,领跑全国,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认为江苏教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望续写辉煌。
网络上有一种解读,认为江苏教育比较卷,但至少在我看来,江苏教育,至少部分地区,曾经是素质教育的典范,以我所在的苏州市区某高中为例,曾经节奏轻松且成绩突出。节奏方面,作息时间是早7:45-下午4:30,其中周三周五下午3:40就放学,放学后有模拟联合国等多个社团供学生进行社交,这种轻松氛围一点也不比北京上海差。成绩方面,曾经连出物理竞赛国际金(这个一般全国一年就几个),在没有大规模虹吸临近城市生源的情况下,一年稳定产出二三十个清北,各路少年班的成绩也非常好。
那维持这种成绩的秘诀何在?我认为并不是当地生源聪明,也并不是当地重金挖了老师,而是当时的教育“降维打击”。如果要搞自主招生,那就一定要学竞赛,如果要搞竞赛,那就直接拿大学教材过来学,与其花时间反复打磨高中课本的知识,不如让自己站的更高。
后来有一段时间,整个地区对竞赛的重视度下降,大家开始只卷高考,成绩有所退坡,但我还是非常感谢这种教育的遗风,让我在度过快乐的高中三年的时候上了top2。但近年来,竞赛成绩大幅回升,多种竞赛全面开花,有重现辉煌的趋势,整个江苏的竞赛再也不是南京两高中撑着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江苏省作为发达地区,尤其是苏南作为发达地区,是应该有更高的视野去办教育,以“外扩”的方式,在少年班、竞赛等方面扩充教育成果,而不用盯着苏北兄弟的名师,挖来卷高考,因为挖来也未必契合本地的交易模式。西交大中科大少年班开了个好头,它虽然不是清北,但作为C9的重点班级资源远胜一般专业,另外它最大的好处是它的名额是额外的,部分尖子去了,像金字塔一样腾出了名额,让全省其他所有层级的考生压力更小了。
西交大、中科大少年班的成果给江苏教育开了个好头,我注意到这次入选的江苏考生中,南京 苏锡常等苏南城市占比颇高,有更好资源经济更发达的苏南城市推行有成果保障的素质教育,苏北城市面临的高考竞争度降低,也可逐步跟进这种思路。我觉得这是全省各城市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共同做大教育蛋糕。
少年班的成绩是个开始,期待之后江苏在竞赛上也能有越来越好的成绩。这种提前开阔视野的“外扩”竞争,这是让江苏能有成果的素质教育的关键,从更长远角度来讲,也可以让江苏学子获得更多的理工科培训,为祖国建设发挥江苏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