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曾说:“写作是我的立命之本。”这句话并非虚言。1975年,18岁的她放弃留城机会,带着一箱书奔赴河北博野农村插队。白天劳作,夜晚伏案,煤油灯下写出的短篇《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的儿童文学集,成为她叩响文学之门的“钥匙”。
此后近50年,她笔耕不辍,留下400余万字作品:从《哦,香雪》里纯真少女的悸动,到《玫瑰门》中三代女性命运的纠缠;从《大浴女》对人性深渊的凝视,到《火锅子》里市井烟火的温情。她的文字6次斩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更以电影《哦,香雪》摘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让中国乡土叙事登上世界舞台。
成为铁凝的第一步,是让文学成为生命的呼吸。她以日均300字的写作量证明:真正的作家不是靠灵感闪现,而是将创作内化为日常的修行。即便在担任作协主席的忙碌岁月,她仍坚持完成《伊琳娜的礼帽》等新作,用作品回应“官员作家”的质疑——文学从不是身份的装饰,而是灵魂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