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吧 关注:2,359,049贴子:84,048,736

回复:《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全文及译文(完整版)老阿更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1、先贤格言立身准则,他人行事又作规箴
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规箴。
【注解】
先正:指先圣先贤。规箴:规是画图的器具,箴具有规劝性质的文体。规箴是指可以规正我们行为的道理。
【翻译】
多多记住先圣先贤立身处世的训辞,心中才会有正确的主见。旁观他人做事的得失,便可作为我们行事的法则。
102、身为重臣而精勤,面临大敌犹奕棋
陶侃运甓官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谢安围棋别墅,其镇定非学而能也。
【注解】
陶侃:晋鄱阳人,为人明断果决,任广州刺史时,经常运砖修习精勤。甓:砖的一种。可企而及:能够做至意思。谢安:晋阳夏人,淝水之役,前秦符坚投鞭断流,人心为之惶惶,当时谢安为征讨大都督,丝毫不惊慌,闲时仍与友人在别墅下棋,镇定如常,最后他的侄儿谢玄大破符坚于淝水。
【翻译】
晋代的名臣陶侃,在闲暇的时候,仍然运砖修习勤劳,这种精勤的态度,是我们做得到的。晋代名相谢安,在面临大敌时,仍然能和朋友从容不迫地下棋,这种镇定的功夫,就不是我们学得来的。
103、以美德感化人,让社会更祥和
但患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须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
【注解】
济人:救济别人。
【翻译】
只怕自己不肯去帮助他人,不怕自己的能力不够。应该使他人不忍心欺侮我,而不是因为畏惧我,所以才不敢欺侮我。
104、幸福可在书中寻求,创家立于教子成材
何谓享福之才,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
【注解】
创家:建立家庭。
【翻译】
什么叫做能享福的人呢?有书读且能从中得到慰藉的人就是。什么叫做关于建立家庭的人呢?能够教育出好子弟的人就是。
105、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爱之能勿劳物),勿溺受以长其自肆之心。子弟习气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
【注解】
未漓:尚未变得浇漓。自肆:自我放纵。
【翻译】
当子弟的天性尚未受到社会恶习感染,而变得浇漓时,教导他是不难的,因此应以孔子“爱之能勿劳乎”的方式去教导他,而不要太过分溺爱,增长了他自我放纵的心。当子弟习性已经败坏,不易教导时,要依孟子“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的方式教他,不要轻易地放弃,使他失去了自新的机会。
106、若成事业,不可无识
忠实而无才,尚可立功,心志专一也;忠实而无识,必至偾事,意见多偏也。
【注解】
偾事:败坏事情。
【翻译】
如果一个人竭心尽力,虽没有什么才能,只要专心一志在工作上,还是可以立下一些功劳。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忠心卖力,却没有什么知识,必定会产生偏见,将事情弄砸的。
107、有时勿忘无时,踏实胜于侥幸
人虽无艰难之时,却不可忘艰难之境;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
【注解】
侥幸:意外获得。
108、心静则明,品超斯远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注解】
品超斯远:品格高超则能远离世事的纠缠。
【翻译】
心能寂静则自然明澈,就像静止的水能倒映事物一般;品格高超便能远离物累,就像无云的天空能一览无遗一般。
109、读书人贫乃顺境,种田人俭即丰年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注解】
丰年:米谷收成丰盛的年头。
【翻译】
对于读书人而言,清高而贫穷才是顺逆的日子;而对于种田的人而言,只要省吃俭用,就是丰收的年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3-28 11:01
回复
    110、讲求正直,莫入浮华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注解】
    迂:不通世故,不切实际。
    【翻译】
    做人太过方正则容易不通世故,行事太过直率则显得有些笨拙,但这两种人还不失为正直的人。理想太高有时会成为空想,重视华美有时会成为不实,这两种人到底不能成为真正高明美好的人。
    111、异端为背乎经常,邪说乃涉于虚诞
    人知佛老为异端,不知凡背乎经常者,皆异端也;人知扬墨为邪说,不知凡涉于虚诞者,皆邪说也。
    【注解】
    异端:不同于一般想法的学说或人。
    【翻译】
    人们都认为佛家和老子的学说不同于儒家的正统思想,然而却不知凡是于常理有所不合的,都有背于儒家思想。人们都知道杨朱和墨子的学说是旁门左道,却不知只要内容荒诞虚妄的,都是不正确的学说。
    112、亡羊尚可补牢,羡学何如结网果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浮慕无成,羡学如结果。
    【注解】
    浮慕:表面上仰慕。
    【翻译】
    想要有所成就,任何时候都不嫌晚,因为就算羊跑掉了,及早修补羊圈,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羡慕是没有用的,希望得到学习的果实,不如尽快地种果树。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3-28 11:05
    回复
      113、道本足于身,境难足于心
      道本足于身,切实求来,则常若不足矣;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
      【注解】
      尽行:完全。
      【翻译】
      真理原本就存在我们的自性之中,充实而无所缺乏,如果还不断地追求,仍然会感不足。外在的事物很难令人心中的欲念满足,倒不如全然放下,那么也就不会觉得不足了。
      114、读书要下苦功,为人要为人好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
      【注解】
      显荣:显达荣耀。
      【翻译】
      读书若没有下功夫苦读,却非分地想要显达荣耀,天下哪里有这种道理呢?做人对他人毫无一点好处,却妄想得到福分和喜事,问题是没有付出,这些福分根本无处生起,又能从哪里得来呢?
      115、有错即改为君子,有非无忌乃小人
      才觉己有不是,便决意改图,此立志为君子也;明知人议其非,偏肆行无忌,此甘心为小人也。
      【注解】
      改图:改变方向,变更计划。
      【翻译】
      刚觉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便毫不犹豫地改正,这就是立志成为一个正人君子的做法。明明知道有人在议论自己的缺点,仍不反省改过,反而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这便是自甘堕落的行为。
      116、交友淡如水,寿在静中存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
      【注解】
      淡中:指君子之交淡如水。
      【翻译】
      在平淡之中交往的朋友,往往能维持很久。而在平静中度日,寿命必定绵长。
      117、外事突来必熟思审处,家事瑕隙须忍让曲全
      凡遇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不幸家庭衅起,须忍让曲全,勿失旧欢。
      【注解】
      贻:留下。衅起:有了瑕隙。
      【翻译】
      遇到突发的事情,一定要仔细地思考,慎重地处理,以免事后反悔;家中不幸起了瑕隙,必须尽量忍让,委曲求全,不要使过去的情感破坏无遗。
      118、聪明勿外散,脑体要兼营
      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
      【注解】
      纩:棉絮。旒:帽子前面下垂的饰带。负:扛着。耒:耕田用的农具。
      【翻译】
      聪明的人要懂得收敛,古人曾有用棉花塞耳,以帽饰遮眼来掩饰自己的聪明的举动。耕种和读书可以兼顾,古人曾有日出扛着农具去耕作,日暮手执经书阅读的行为。
      119、腹饱身暖人民所赐,学无长进有负人民
      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
      【注解】长进:增长进步。
      【翻译】
      身体没有受到饥饿寒冷的痛苦,这是天不曾亏待我;若是我的学问无所增长进步,我有何颜面去面对天呢?
      120、勿与人争,惟求己知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注解】
      惟:只要。知:智慧。
      【翻译】
      不和他人去争名利上的成功或失败,只求自己在做事之时增长了智慧与能力。
      121、依规做事要知规之所由,做事遵章莫要依样葫芦
      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注解】
      矩度:规矩法度。傀儡:木偶。章程:书面订定的办事规则。权变:通权达变。
      【翻译】
      如果为人只知依着规矩做事,而不知规矩的精神所在,那么就和戏台上的木偶没有两样;做事如果只知墨守成规,而不知通权达变,那么只不过是照样模枋罢了。
      122、文章是山水化境,富贵乃烟云幻形
      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
      【注解】
      化境:变化之境。
      【翻译】
      文章就如同山水一般,是幻化境界;而富贵就如同烟云一样,是虚无的影象。
      123、察伦常留心细微,化乡风道义为本
      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注解】
      郭林宗:郭太,字林宗,东汉介休人。范滂谓其“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生平好品题人物,而不为危言骇论,故党锢之祸得以独免。王彦方:王烈,东汉太原人,字彦字。平居以德行感化乡里,凡有争讼者,多趋而请教之,以判曲直。
      【翻译】
      郭太鉴察伦常的道理,往往在人们不易注意之处留意;而王烈教化乡里风气,总是道德和正义为根本。
      124、骗人如骗己,人苦我也苦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欺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闲。
      【注解】
      憨人:愚笨的人。
      【翻译】
      天下没有真正的笨人,哪里可以任意地去欺侮诈骗他人呢?世上大部分人都在吃苦,我怎能独自享闲适的生活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3-28 11:06
      回复
        125、弱者非弱,智者非智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注解】
        懦弱:胆怯怕事。
        【翻译】
        甘愿受人欺侮的人,一定不是懦弱的人;自认为聪明的人,终究是糊涂的人。
        126、功德文章传后世,史官记载忠与奸
        漫夸富贵显荣,功德文章,要可传诸后世;任教声名煊赫,人品心术,不能瞒过史官。
        【注解】
        漫夸:胡乱地夸大。煊赫:盛大显赫。
        【翻译】
        只知夸耀财富和地位,也该有值得留于后代的功业或文章才是。尽管声名显赫,个人的品行和居心是无法欺骗记载历史的史官的。
        127、目闭可观心,口合以防祸
        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祸出于口,而口则有辱,阖之可以防祸也。
        【注解】
        胞:上下眼皮。
        【翻译】
        人的精神往往由眼睛来传达,而眼睛则有上下眼皮,合起来可以养精神。祸事往往由说话造成,而嘴巴明明有两片嘴辱,闭起来就可以避免闯祸。
        128、富贵人家多败子,贫穷子弟多成材
        富家惯习骄奢,最难教子;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
        【注解】
        寒士:贫穷的读书人。
        【翻译】
        有钱人习惯奢华自大,要教好孩子便成为困难的事;贫穷的读书人想要讨生活,还是要靠读书。
        129、苟且不能振,庸俗不可医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注解】
        苟:随便。
        【翻译】
        人只要有了随便的毛病,这个人便无法振作了。一个人的心性只要流于俗气,就是用药也救不了了。
        130、志不立则功不成、错不纠终遗大祸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注解】
        不忍言:发现错误而不忍去指责、纠正。
        【翻译】
        一个人有旁人所不能及的志向,必然能建立旁人所不能及的功业。对人对事若发现错误而不忍心去指责、纠正,那么必然会因为不忍心去说而造成祸害。
        131、退让一步难处易处,功到将成切莫放松
        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步,便容易处矣;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注解】
        难处:难以处理。
        【翻译】
        事情遇到了困难,只要能够退一步想,便不难处理了。一件事将要成功之时,只要稍有懈怠疏忽,便不能成功了。
        132、无学为贫无耻为贱,无述为夭无德为孤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
        【注解】
        夭:短命夭折。孤:老而无子。
        【翻译】
        没有钱财不算贫穷,没有学问才是真正贫穷,没有地位不算卑下;没有羞耻心才是真正的卑下;活不长久不算短命,没有值得称述的事才算短命;没有儿子不算孤独,没有道德才是真正的孤独。
        133、知过能改圣人之徒,抑恶扬善君子之德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注解】
        恶恶:前“恶”作动词解,指厌恶。后“恶”作名词解,指恶事恶人。严:激烈。
        【翻译】
        能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加以改正,那么便是圣人的门徒;攻击恶人太过严厉,终会成为君子的过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3-28 11:06
        回复
          134、诗书传家久,孝悌立根基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悌立根基。
          【注解】
          性命:安身立命的根本。
          【翻译】
          读书人必须以诗书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人要从孝悌上立下基础。
          135、德泽太薄好事未必是好,天道最公苦心不负苦心
          德泽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为善者须当自信。
          【注解】
          德泽:自身的品德和对他人的恩泽。自矜:自以为了不起。
          【翻译】
          自身的品德不高,恩泽不厚,即使家中有好事降临,未必真是幸运,得意的人哪里可以自认为了不起呢?上天是最公平的,人能尽心尽力,一定不会白费,做好事的人尤其要有自信。
          136、自大便不能长进,自卑则不能振兴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注解】
          振兴:振作兴起。
          【翻译】
          若将自己评估得过高,便不会再求进步;而把自己估得太低,便会失去振作的信心。
          137、有为之士不轻为,好事之人非晓事
          古今有为之士,皆不轻为之士,乡党好事之人,必非晓事之人。
          【注解】
          乡党:乡里。晓事:明达事理。
          【翻译】
          自古以来,凡有所作为的人,绝不是那种轻率答应事情的人。在乡里中,凡是好管闲事的人,往往是什么事都不甚明白的人。
          138、为善受累勿因噎废食,讳言有过乃讳疾忌医
          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噎废食也;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讳疾忌医也。
          【注解】
          缘:因。噎:食物鲠在喉咙。当规:应当纠正。讳疾忌医:对疾病有所忌讳,不愿让人知道,而不肯就医。
          【翻译】
          偶尔因为做善事受到连累,便不再行善,这就好比曾被食物鲠在喉咙,从此不再进食一般。明明知道有过失应当纠正,却因忌讳而不肯承认,这就如同生病怕人知道而不肯去看医生一样。
          139、宾入幕中皆同志,客登座上无佞人
          宾入幕中,皆沥胆披肝之士;客登座上,无焦头烂额之人。
          【注解】
          宾入幕中:被允许参与事情的计划,并提供意见的人。又为纳入心中的朋友。沥胆披肝:比喻竭尽忠诚。
          【翻译】
          凡被自己视为可信任的朋友而与之商量事情的人,一定是与自己能相互竭尽忠诚的人。能够被自己当作朋友,在心中有一席之地的人,必然不是一个言行有缺失的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5-03-28 11:07
          回复
            凡被自己视为可信任的朋友而与之商量事情的人,一定是与自己能相互竭尽忠诚的人。能够被自己当作朋友,在心中有一席之地的人,必然不是一个言行有缺失的人。
            140、种田要尽力,读书要专心
            地无余利,人无余力,是种田两句要言;心不外驰,气不久浮,是读书两句真诀。
            【注解】
            要言:重要而谨记的话。真诀:真实而不变的秘诀。
            【翻译】
            地要竭尽所用,不能浪费;人要全力耕种,不可偷懒,这是种田要谨记的二句话。心要不向外奔;气要不向外散,这是读书的两句诀窍。
            141、要造就人才,勿暴殄天物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暴殄天物,自应折磨儿孙。
            【注解】
            暴殄天物:不知爱惜物力,任意浪费东西。
            【翻译】
            培植有才能的人,使他有所成就,就是教育培养自己的子弟。不知爱惜物力而任意浪费东西,自然使儿孙未来受苦受难。
            142、和气以迎人平情以应物,师古相期许守志待时机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注解】
            抗心希古:心志高亢,以古人自相期许。器:指才华。藏器待时:怀才以待见用。
            【翻译】
            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情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守住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
            143、今日且坐矮板凳,明天定是好光阴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
            【注解】
            且:暂且。
            【翻译】
            这小小的板凳,暂且坐着吧!人有许多美好的时光,不要让它偷偷溜走了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5-03-28 11:08
            回复
              144、苟无良心则去禽兽不远,不行正路则行荆棘之中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中矣。
              【注解】
              苟:如果。去:离开。荆棘:困难的境地。
              【翻译】
              人生于天地之间,都有天赋的良知良能,如果失去了它,就和禽兽无异。圣贤教导众人,总会指出一条平坦的大道,如果放弃这条路,就会走在困难的境地中。
              14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世之言乐者,但曰读书乐,田家乐。可知务本业者,其境常安。古之言忧者,必曰天下忧,廓庙忧。可知当大任者,其心良苦。
              【注解】
              廓庙:朝廷。
              【翻译】
              世人说到快乐之事,都只说读书的快乐和田园生活的快乐,由此可知只要在自己本行工作中努力,便是最安乐的境地。古人说到忧心之处,一定都是忧天下苍生疾苦,以及忧朝廷政事清明,由此可知身负重任的人,真是用心甚苦。
              146、人欲死天亦难救,人求福惟有自己
              天虽好生,亦难救求死之人;人能造福,即可邀悔祸之天。
              【注解】
              好生:即上天乐见万物之生,而不乐见万物之死。悔祸:不愿再有祸乱。
              【翻译】
              上天虽然希望万物都充满生机,却也无法救那种一心不想活的人。人如果能自求多福,就可使原本将要发生的灾祸不发生,就像得到了上天的赦免一般。
              147、薄族者,必无好儿孙,恃力者,忽逢真敌手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君所见亦多矣。恃力者,忽逢真敌手;恃势者,忽逢大对头,人所料不及也。
              【注解】
              薄族:刻薄对待族人。薄师:不尊重师长。恃力:仗力欺人。恃势:倚势压人。
              【翻译】
              苛待族人的人,必定没有好的后代;不尊重师长的人,不会有优秀的子弟,这种情形见过许多了。以为自己力气大,而以力欺人的,必会遇上比他力气更大的人;而凭仗权势压迫他人的人,也会遇到足以压过他的人。这都是人想不到的事。
              148、为学不外静敬,教人先去骄惰
              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注解】
              教人:教导他人。
              【翻译】
              求学问不外乎“静”和“敬”两个字。教导他人,首先要让他去掉“骄”和“惰”两个毛病。
              149、知己乃知音,读书为有用
              人得一知己,须对知己而无惭;士既多读书,必求读书而有用。
              【注解】
              无惭:没有愧疚之处
              【翻译】
              人难得一个知己,在面对知己时应该毫无可惭愧之处;读书人既然读了很多书,总要将学问用之于世,才不枉然。
              150、以直道教人,以诚心待人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容也;以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
              【注解】
              直道:正直的道理。自反:自我反省。求白:求说明以洗刷清白。
              【翻译】
              以正直的道理去教导他人,即使他不听从,只要我问心无愧,千万不要委曲求全,于理有损。以诚恳的心对待他人,他人或者因为不能了解而有所误会,日子久了他自然会明白你的心意,不须急着去向他辩解。
              151、粗粝能甘,纷华不染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注解】
              粗粝:粗服劣食。纷华:声色荣华。
              【翻译】
              能够粗服劣食而欢喜受之不弃,必然是有作为的人;能够对声色荣华不着于心的人,才能称做优秀特殊的人。
              152、性情执拗不可与谋,机趣流通如可言文
              性情执抛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
              【注解】
              执抛:固执乖戾。机趣流通:天性趣味活泼无碍。
              【翻译】
              性情十分固执而又乖戾的人,往往无法和他一起商量事情。只有天性趣味活泼无碍的人,我们才可以和他谈论文学之道。
              153、凡事不必件件能,惟与古人心心印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
              【注解】
              心心相印:心意想通。
              【翻译】
              对于世间种种事情不必样样都知道得很清楚,但是一定要对古人的心意彻底了解而心领神会。
              154、人生无愧怼,霞光满桑榆
              夙夜所为,得毋抱惭于衾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
              【注解】
              夙夜:早晚。衾影:《宋史》蔡元定传:“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无惭于衾影”是指独处时没有愧对于心的行为。桑榆:指晚年。
              【翻译】
              每天早晚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中暗中想来有愧于心的。人生的光阴虽然已经逝去,但是总希望在晚年能看到一生的成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5-03-28 11:09
              回复
                155、创业维艰,毋负先人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栉风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注解】
                栉风沐雨:形容工作辛苦,借风梳发,借雨洗头。贻:留。
                【翻译】
                祖先创立家业,不知受过多少艰辛,经过多少努力,才能够衣食暖饱,留下财产给后代子孙。若要为子孙作长久的打算,除了读书和耕田外,恐怕就没有别的了,总希望他们能勤俭生活,不要辜负了先人的辛劳。
                156、生时有济于乡里,死后有可传之事
                但作里中不可少之人,便为于世有济;必使身后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
                【注解】
                里:乡里。
                【翻译】
                成为乡里中不可缺少的人,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了。在死后有足以为人称道的事,这一生才算没有虚度。
                157、齐家先修身,读书在明理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
                【注解】
                齐家:治理家庭。
                【翻译】
                治理家庭首先要将自己治理好,在言行方面一定要处处谨慎无失。读书的目的在明达事理,一定要使自己的见识高超而不低劣。
                158、积善者有余庆,多藏者必厚亡
                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余庆也。粟实之内秘于肉,深自防护,人乃剖而食之;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注解】
                厚亡:多有取亡之道。
                【翻译】
                桃子的果肉暴露在外,毫不吝啬于给人食用,因此人们在取食之后,会将果核种和土中,使其生生不息,由此可见多做善事的人,自然会有遗及子孙的德泽。粟子的果肉深藏在壳内,好像尽力在保护一般,人们必须用刀剖开才能吃它,吃完了再将壳丢弃,因此无法生根发芽,由此亦可明白凡是吝于付出的人,往往是自取灭亡。
                159、求备之心,可用之心修身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心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注解】
                求备:追求完备。
                【翻译】
                追求完备的想法,可以用在自身的修养上,却不可用在待人接物上。容易满足的心理,可以用在对环境的适应上,却不可以用在读书求知上。
                160、有守与有猷有为并重,立言与立功立德并传
                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立言即未经起行,而于人有益,故与立功立德而并传。
                【注解】
                不挠:不屈。有猷:有贡献。
                【翻译】
                能谨守道义而不变节,虽然对道义并无推展之功,却有守节不屈之志,所以和有贡献有作为是同等重要的。在文字上宣扬道理,虽然并未以行为动来加以表现,但是已使闻而信者得到裨益,因此和直接建立事业与功德是同样不朽而为人所传颂的。
                161、求孝殷殷向善必笃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则向善必笃也;听切实话,觉得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
                【注解】
                老成人:年长有德的人。殷殷:热心切。笃:深重。切实话:非常实在的言语。
                【翻译】
                遇到年老有德的人,便热心地向他请求教诲,那么这个人向善之心必定十分深重。听到实在的话语,便觉得十分有滋味,那么这个人德业的进步是可以料想得到的。
                162、有真涵养才有真性情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
                【注解】
                真性情:至真无妄的心性情思。真涵养:真正的修养。
                【翻译】
                要有至真无妄的性情,一定先要有真正的修养才能达到;要写出不朽的文章,首先要有不朽的见识。
                163、为善要讲让,立身务得敬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注解】
                端:方法。
                【翻译】
                行善的方法是无穷尽的,只要能讲一个“让”字,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处世的道理何止千百,只要做到一个“敬”字,就能使所有的事情整顿起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5-03-28 11:10
                回复
                  164、是非要自知,正人先正己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古人已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记己。
                  【注解】
                  安:哪里。
                  【翻译】
                  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对是错,还不能确实知道,哪里还能够知道他人的对错呢?过去古人所做的事是得是失,暂且不要讨论,重要的是先要明白自己的得失。
                  165、仁厚为儒家治术之本,虚浮为今人处世之祸
                  治术必本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虚浮也。
                  【注解】
                  治术:治理国家的方法。儒术:儒家的方法。
                  【翻译】
                  治理国家之所以必定要本于儒家的方法,主要的原因乃在于儒家的治国之道都出于仁家宽厚之心。现代人之所以不如古代人,乃在于现代人所做的事情都十分不实在,不稳定。
                  166、祸起于须毁臾之不忍
                  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注解】
                  须臾:一会儿,暂时。
                  【翻译】
                  再大的祸事,起因都是由于一时的不能忍耐,所以凡事不可不谨慎。
                  167、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家之长幼,皆倚赖于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士之衣食,皆取资于人,人亦曾受其益否也?
                  【注解】
                  倚赖:依靠。
                  【翻译】
                  家中的老小都依靠自己生活,自己是否曾经去体会他们心中的情感和需要呢?读书人在衣食上完全凭着他人的生产来维持,是否曾也让他人也由他那里得到些益处呢?
                  16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富不肯读书,贵不肯积德,错过可惜也;少不肯事长,愚不肯亲贤,不祥莫大焉!
                  【注解】
                  亲贤:亲近贤人。
                  【翻译】
                  在富有的时候不肯好好读书,在显贵的时候不能积下德业,错过了这富贵可为之时实在可惜。年少的时候不肯敬奉长辈,愚昧却又不肯向贤人请教,这是最不吉的预兆!
                  169、五伦为教然后有大经,四子成书然后有正学
                  自虞廷立五伦为教,然后天下有大经;自紫阳集四子成书,然后天下有正学。
                  【注解】
                  虞廷:虞舜。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大给:不可变易的礼法。紫阳:北宋理学大家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又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学者称为紫阳先生。四子成书:朱熹集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翻译】
                  自从舜令契为司徒,教百姓以五伦,天下自此才有不可变易的人伦大道;自从朱熹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天下才确立了足为一切学问奉为圭臬的中正之学。
                  170、志量远大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富贵不能淫也。
                  【注解】
                  意趣:心意志趣。
                  【翻译】
                  心意志趣清雅高尚的人,金钱和禄位是无法变易其心志的,志气广阔高远的人,即使身在富贵也不会迷乱心志而隐溺其中。
                  171、最不幸者,为势家女作翁姑
                  最不幸者,为势家女作翁姑;最难处者,为富家儿作师友。
                  【注解】
                  势家女:有财有势人家的女儿。翁姑:公婆。
                  【翻译】
                  最不幸的事,莫过于做有财有势人家女儿的公婆。最难以相处的,就是做富有人家子弟的教师和朋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5-03-28 11:11
                  回复
                    172、钱能福人,也能祸人,药能生人,也能杀人
                    钱能福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药能生人,亦能杀人,用药者不可不慎。
                    【注解】
                    福人:使人得福。祸人:使人遭难。
                    【翻译】
                    钱能为人造福,也能带来祸害,有钱的人一定要明了这一点。药能够救人,也能够杀人,用药的人不能不谨慎。
                    173、身体力行,集思广益
                    凡事勿徒委于人,必身体力行,方能有济;凡事不可执于己,必集思广益,乃罔后艰。
                    【注解】
                    委:依赖。济:帮助。罔:无。
                    【翻译】
                    不要凡事都依赖他人,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对自己有帮助。也不要事事只凭自己的意思去做,最好参考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免得后来突然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难。
                    174、耕读乃能成其业,仕宦亦未见其荣
                    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仕宦虽称贵显,若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
                    【注解】
                    良谋:好办法,好主意。官箴:官吏之诫。玷:白玉上的污点,引申为过失。
                    【翻译】
                    耕种读书并重固然是个好办法,总要在求学上不致荒怠,才能成就功业。做官虽然富贵显达,但是如果为官而有过失,也不见得是光荣。
                    175、儒者多文为富,君子疾名不称
                    儒者多文为富,其文非时文也;君子疾名不称,其名非科名也。
                    【注解】
                    时文:应时文,八股文。疾:忧虑。
                    【翻译】
                    读书人的财富便是文章多,然而并不是指一些应付考试的文章;有德的人担忧死后名声不能为人称道,这个名不是指科举之名。
                    176、神闲气静,智深勇沉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注解】
                    收放心:《孟子·告子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收放心是指学问之道而言。
                    【翻译】
                    广博地去吸收学问维持志向的坚定,切实向人请教,并仔细地思考,这是追求学问的重要功夫;心神安祥,气不浮躁,拥有深刻的智慧和沉毅的勇气,这是做大事所须具备的主要能力。
                    177、凡事肯规我之过者为益友
                    何者为益友?凡事肯规我之过者是也;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注解】
                    益友:对自己有益的朋友。规:规劝。徇:偏袒。私:过错。
                    【翻译】
                    哪一种朋友才算是益友呢?凡遇到我做事有不对的地方肯规劝我的便是益友。哪一种人算是小人呢?凡遇到自己做错事,只会一味地因私利而偏袒自己过失的便是小人。
                    178、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可宽;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注解】
                    厚:周到。
                    【翻译】
                    对待他人应该宽大,惟有对待子孙不可太宽大。礼节要周到,惟有在办婚事时不必大肆铺张。
                    179、事观其已然可知其未然,人尽其当然可听其自然
                    事但观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人必尽其当然,乃可听其自然。
                    【注解】
                    然:如此。
                    【翻译】
                    事情只要看它已经如何,便可推知它未来的发展;一个人要努力做到他的本分,其余的可以顺其自然地发展。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5-03-28 11:11
                    回复
                      180、观规模之大小,知事业之高卑
                      观规模之大小,可以知事业之高卑;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
                      【注解】
                      门祚:家运。规模:立制垂范,规制法式。
                      【翻译】
                      只要看规制法式的大小,便可以知道这项事业本身是宏达还是浅陋。观察德被恩泽的深浅,便可以知道家运是否能绵延长久。
                      181、君子尚义,小人趋利
                      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愿其为害也。
                      【注解】
                      趋利:急于图利。
                      【翻译】
                      在义行之中也会得到利益,这个利益是重视义理的君子始料所不及的。在谋利中也会有不利的事发生,这是一心求利的小人不愿得却得到的。
                      182、小心谨慎,必善其后,高自位置,难保其终
                      小心谨慎者,必善其后,畅则无咎也;高自位置者,难保其终,亢则有悔也。
                      【注解】
                      慎:戒慎,小心。咎:过失。亢:极也,指极尊之位。悔:悔恨。
                      【翻译】
                      凡是小心谨慎的人,事后必定谋求安全的方法,因为只要戒惧,必然不会犯下过错。凡是居高位的人,很难能够维持长久,因为只要到达顶点,就会开始走下城路。
                      183、勿以耕读谋富贵,莫以衣食逞豪奢
                      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而后世乃假以谋富贵矣。衣取其蔽体,食取其充饥,此衣食之实用也,而时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注解】
                      本原:本意。假:借。
                      【翻译】
                      耕种是为了糊口活命,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这是耕种和读书的本意,然而后世却被人当作谋求富贵的手段。穿衣是为了遮羞,食物是为了充饥,衣食原本是为了实际上的需要而用,然而现在却被人用以夸示豪富奢华。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5-03-28 11:12
                      回复
                        183、勿以耕读谋富贵,莫以衣食逞豪奢
                        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而后世乃假以谋富贵矣。衣取其蔽体,食取其充饥,此衣食之实用也,而时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注解】
                        本原:本意。假:借。
                        【翻译】
                        耕种是为了糊口活命,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这是耕种和读书的本意,然而后世却被人当作谋求富贵的手段。穿衣是为了遮羞,食物是为了充饥,衣食原本是为了实际上的需要而用,然而现在却被人用以夸示豪富奢华。
                        184、富而不懂布置则耻,官而不谙管理亦羞
                        人皆欲贵也,请问一官到手,怎样施行?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布置?
                        【注解】
                        布置:运用。
                        【翻译】
                        人都希望自己贵显,但是请问一旦做了官,要怎样去推行政务,改善人民的生活?人都希望自己富有,但是有没有想过,自己一旦富可敌国,要如何将这些钱用到有益之处?
                        185、莫惟学文而离道,勿以取艺而弃德
                        文、行、忠、信,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孔门为学之序也,今但学其艺而已。
                        【注解】
                        文:指诗书礼乐等典籍。行:是行为。忠、信:是品性上的训练。志道:立志研究真理。据德:做事依据道理。依仁:绝不偏离仁恕。游艺:以六种技艺作为具体本领。
                        【翻译】
                        文、行、忠、信,是孔子教导学生所立的科目,现在却只教学生文学了。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门求学问的次序,现在只剩最后一项学艺罢了。
                        186、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技末之学无益身心
                        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
                        【注解】
                        衍:过失。干:违犯。宪典:法度。
                        【翻译】
                        一些不留意的过失,很可能就会干犯法度,所以君子行事,常在心中留礼法,以免犯错。技艺是学问的末流,对身心并无改善的力量,所以君子重视根本的学问,而不把精力浪费在旁枝末节上。
                        187、士知学恐无恒,君子贫而有志
                        士既知学,还恐学而无恒;人不患贫,只要贫而有志。
                        【注解】
                        知学:知道学问的重要性。
                        【翻译】
                        读书人既知道学问的重要,却恐怕学习时缺乏恒心。人不怕穷,只要穷得有志气。
                        188、用功于内者心秀,饰美于外者心空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
                        【注解】
                        饰:装饰
                        【翻译】
                        在内在方面努力求进步的人,必然对外在事物不会有许多苛求;在外表拼命装饰图好看的人,必须内在没有什么涵养。
                        189、盛衰之机贵诸人谋,性命之理讲求实用
                        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有心者必贵诸人谋;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实用。
                        【注解】
                        性命之理:形而上之道,讲天命天理的学问。
                        【翻译】
                        兴盛或是衰败,虽然有时和运气有关,但是有心人一定要求在人事上做得完善。形而上的道理,固然十分微妙,但是讲求这方面的学问,一定要它能够实用。
                        190、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
                        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足限人也;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注解】
                        鲁:愚鲁。
                        【翻译】
                        像曾子那般愚鲁的人,却能明孔一以贯之之道而阐扬于后,可见天资不好并不足以限制一个人。像颜渊那么穷的人,却并不因此而失去他的快乐,由此可知遭遇和环境并不足以困往一个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5-03-28 11:21
                        回复
                          191、敦厚之人可托大事,谨慎之人能成大功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
                          【注解】
                          刘错:指汉高祖刘邦。绛侯:周勃,汉沛人,佐高祖定天下,封绛侯。武侯:诸葛亮,字孔明,助刘备败曹操,建国蜀中,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
                          【翻译】
                          忠厚诚势的人,才可将大事托付给他,因此能使汉朝天下安定的,必定是周勃这个人。惟有谨慎行事的人,能建立大的功业,因此能使汉室复兴的,必然是也明这般人。
                          192、汉高祖之英明不能救戚姬,陶朱公之智计不能保仲子
                          以汉高祖之英明,知吕后必杀戚姬,而不能救止,盖其祸已成也;以陶朱公智计,知长男必杀仲子,而不能保全,殆其罪难宥乎?
                          【注解】
                          戚姬:戚夫人,为汉高祖宠姬,高祖崩,即为吕后所杀。陶朱公:范蠡佐越王勾践破吴后,至定陶,自称陶朱公,经商而成巨富。
                          【翻译】
                          像汉高祖那么大略的帝王,明知在他死后吕后会杀死他最心爱的戚夫人,却无法挽救阻止,乃是因为这个祸事已经造成了,而如陶朱公那么足智多谋的人,明知他的长子非但救不了次子,反而会害了次子,却无法保全此事,大概是因为次子的罪本来就让人难以原谅吧!
                          193、处世以忠厚,传家得勤俭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注解】
                          处世:为人处世。
                          【翻译】
                          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应当以忠实敦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与后代的只要能得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194、紫阳要人穷尽事物之理,阳明教人反观自己本心
                          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恐人误入虚无,而必使之即物穷理,所以维正教也;阳明取孟子良知之说,恐人徒事记诵,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注解】
                          格致之章: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句,朱熹注解,指格物是穷尽事物之理,无不知晓之意见书。阳明:即王守仁,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其学以默坐澄心为主,晚年专提“致良知”之说。
                          【翻译】
                          朱子注大学格物致知一章时,特别加以补充说明,只恐学人误解而入于虚无之道,所以要人多去穷尽事物之理,目的在维护孔门的正教。正阳明取了孟子的良知良能之说,只怕学子徒然地只会背诵,所以一定要教导他们反观自己的本心,这是为了挽回那些学圣贤道理只知死读书的人而设的。
                          195、善良醇谨人人喜
                          人称我善良,则喜;称我凶恶,则怒;此可见凶恶非美名也,即当立志为善良。我见人醇谨,则爱,见人浮躁,则恶;此可见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为醇谨?
                          【注解】
                          醇谨:醇厚谨慎。
                          【翻译】
                          别人说我善良,我就很喜欢,说我凶恶,我就很生气,由此可知凶恶不是美好的名声,所以我们应当立志做善良的人,我看到他人醇厚谨慎,就很喜爱他,见到他人心浮气躁,就很厌恶他,由此可见心浮气躁不是优良的人该有的毛病,何不让自己做一个醇厚谨慎的人呢?
                          196、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松散,持身贵严厉而不可过激
                          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有松散这弊;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注解】
                          宽平:不急迫而又平稳。
                          【翻译】
                          处理事情要不争迫而平稳,但是不可因此而太过宽松散漫,立身最好能严格,但是不可造成过于激烈的严酷状态。
                          197、天地且厚人,人不当自薄
                          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是人能补天地之阙也,而可无为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有形质,地以六谷养之。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
                          【注解】
                          蔽:遮蔽。阙:失。五常:仁、义、礼、智、信。六谷:黍、稷、菽、麦、稻、粱。薄:轻视。
                          【翻译】
                          天上有风有雨,所以人造房屋子来遮蔽;地上有高山河流,人便造船车来交通。这就是人力能够弥补天地造物的缺失,人岂能无所作为,而让一切不获得改善呢?人的心中有理性,天以仁、义、礼、智、信作为他的秉赋;人的外在有形体,地便以黍、稷、菽、麦、稻、梁六欲来养活他。天地对待人的生命尚且优厚,人岂能自己看轻自己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3-28 11:26
                          回复
                            198、知万物有道,悟求己之理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贫者士之常,士不安贫,乃反其常。进食需箸,而箸亦只悉随其操纵所使,于此可悟用人之方;作书需笔;而笔不能必其字画之工,于此可悟求己之理。
                            【注解】
                            箸:竹筷子。
                            【翻译】
                            人生来身体便是直的,由此可见,如果人要活得好,一定要向直道而行。贫穷本是读书人该有的现象,读书人不安于贫,便是违背了常理。吃饭需用筷子,筷子完全随人的操纵来选择食物,由此可以了解用人的方法。写字需用毛笔,但是毛笔并不能使字好看,于此也可以明白凡事必须反求诸己的道理。
                            199、富厚者遗德莫遗田,贫穷者勤奋必能充
                            家之富厚者,积田产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保;不如广积阴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家之贫穷者,谋奔走以给衣食,衣食未必能充;何若自谋本业,知民生在勤,定当有济。
                            【注解】
                            阴功:阴德。眷:眷顾。济:帮助。
                            【翻译】
                            家中富有的人,将积聚的田产留给子孙,但子孙未必能将它保有,倒不如多做善事,使上天眷顾他的阴德,也许可使子孙的福分因此得到延长。家中贫穷的人,想尽办法来筹措衣食,衣食却未必获得充足,倒不如在工作上多加努力,若能知道民生的根本在于勤奋,那么多少会有所帮助,而不必四处求人。
                            200、揆诸理而信言,问诸心始行事
                            言不可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
                            【注解】
                            揆:判断、衡量。遽:急忙。行:做。
                            【翻译】
                            言语不可以完全相信,一定在要理性上加以判断、衡量,看看有没有不实之外。遇事不要急着去做,一定要先问过自己的良心,看看有没有违背之处。
                            201、兄弟相师友,闺门若朝廷
                            兄弟相师友,天伦之乐莫大焉;闺门若朝廷,家法之严可知也。
                            【注解】
                            闺门:内室之门。
                            【翻译】
                            兄弟彼此为师友,伦常之乐的极致就是如此。家规如朝廷一般严谨,由此可知家法严厉。
                            202、友以成德,学以愈愚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学以愈愚也,人而不学,则昏昧无知,愚不能愈矣。
                            【注解】
                            孤陋寡闻:学识浅薄,见闻不广。愈:医治。
                            【翻译】
                            朋友可以帮助德业的进步,人如果没有朋友,则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德业就无法得以改善。学习是为了免除愚昧的毛病,人如果不学习,必定愚昧无知,愚昧的毛病永远都不能治好。
                            203、白得才财,赔偿还要加倍
                            明犯国法,罪累岂能幸逃;白得人财,赔偿还要加倍。
                            【注解】
                            幸逃:侥幸脱逃。
                            【翻译】
                            明明知道而故意触犯国法,岂能侥幸地逃避法律的制裁?平白无故地取人财物,偿还的要比得到的更加几倍。
                            204、浪子回头金不换,贵人失足损于德
                            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贵人失足,便贻笑于庸人。
                            【注解】
                            浪子回头:浪荡的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翻译】
                            浪荡子若能改过而重新做人,仍可做个无愧于心的君子。高贵的人一旦做下错事,连庸愚的人都要嘲笑他。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5-03-28 11:27
                            回复
                              205、饮食有节,男女有别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人欲既胜,天理或亡;故有道之士,必使饮食有节,男女有别。
                              【注解】
                              男女:指男女的情爱欲望。
                              【翻译】
                              饮食的欲望和男女的情欲,是人的欲望中最主要的。然而如果放纵它,让它凌驾于一切之上,可以使道德天理沦亡。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让饮食有节度,男女有分别。
                              206、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
                              东坡《志林》有云:“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疼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正可于朋友聚会时,述之以助清谈。
                              【注解】
                              东坡:苏轼,宁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有《苏东坡集》、《仇池笔记》、《东坡志林》等。
                              【翻译】
                              苏东坡在《志林》一书中说:“人生要耐得住贫贱是容易的事,然而要耐得住富贵却不容易;在勤苦中生活容易,在闲散里度日却难;要忍住疼痛容易,要忍住发痒却难。假如能把这些难耐难安难忍的富贵、闲散、发痒,都耐得、安得、忍得,这个人必是个已有相当修养的人。”我认为像这么精要爽直的言论,足以让我们深深去体会,正适合在朋友相聚时提出来讨论,增加谈话的内容。
                              207、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
                              余最爱草庐日录有句云:“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读之觉矜平躁释,意味深长。
                              【注解】
                              矜:自负,傲气。躁:烦躁。释:解除。
                              【翻译】
                              我最喜爱《草庐日录》中的一句话:“贫穷的滋味就像秋天的流水一般澹泊,静下来的心情如同春风一样平和。”读后觉得心平气和,句中的话真是含意深远而耐人咀嚼。
                              208、兵应者胜而贪者败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利人土地,谓之贪兵,兵贪者败,此魏相论兵语也。然岂独用兵为然哉?凡人事之成败,皆当作如是观。
                              【注解】
                              利人土地:贪求别国土地之利。
                              【翻译】
                              敌人来攻打本国,不得已而与之对抗,这叫做“应兵”,不得已而应战的必然能够得胜。贪图他国土地,叫做“贪兵”,为贪得他国土地而作战必然会失败,这是魏相论用兵时所讲的话。然而岂只是用兵打仗如此呢?凡是人事的成功或失败,往往也是如此啊!
                              209、险奇一时,常者永世
                              凡人世险奇之事,决不可为,或为之而幸获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视为常然也。可以为常者,必其平淡无奇,如耕田读书之类是也。
                              【注解】
                              特:只是。常然:常理如此。
                              【翻译】
                              凡是人世间危险奇怪的事,绝不要去做,虽然有人因为做了这些事而侥幸得到利益,那也不过是偶然罢了!不可将它视为常理。可以作为常理的,一定是平淡而没有什么奇特的事,例如耕田、读书之类的事便是。
                              210、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此唐史李绛语也。其警人之意深矣,可书以揭诸座右。
                              【注解】
                              揭诸座右:题在座旁,作为警惕自己的格言。
                              【翻译】
                              如果事前有思虑,在做的时候就不会有可忧的困难出现;若是事到临头才去担忧;对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帮助了,这是唐史上李绛所讲的话。这句话具有警惕人的意味,可以将它写在座旁,时时提醒自己。
                              211、人贵自立
                              尧舜大圣,而生朱均;瞽鲧至愚,而生舜禹;揆以馀广馀殃之理,似觉难凭。然尧舜之圣,初未尝因朱均而灭;瞽鲧之愚,亦不能因舜禹而掩,所以人贵自立也。
                              【注解】
                              朱均:尧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均不肖。瞽鲧:舜父瞽叟,曾与后母及舜弟害舜;禹父鲧,治水无功。
                              【翻译】
                              尧和舜都是古代的大圣人,却生了丹朱和商均这样不肖的儿子;瞽和鲧都是愚昧的人,却生了舜和禹这样的圣人。若以善人遗及子孙德泽,恶人遗及子孙祸殃的道理来说,似乎不太说得通。然而尧舜的圣明,并不因后代的不贤而有所毁损;而瞽鲧那般的愚昧,也无法被舜禹的贤能所掩盖,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能自立自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5-03-28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