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吧 关注:805,759贴子:19,496,995
  • 33回复贴,共1

新人求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看过书的大佬,有两个小问题求教一下。
1.有点疑惑崔瀺叛出师门的时间点。崔瀺叛出师门,是在三四之争之前,之中,还是之后呀?
2.崔巉(崔东山)的容貌,就相当于那只古蜀蛟龙遗蜕的容貌,是吗?毕竟没听说老兔子有颗眉心痣的。
抱拳先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7 12:43回复
    1:崔瀺“叛”出师门是三四之争后,但严格意义上说“叛”出是事实但并不确切,因为三四之争本身源头就是老秀才也想证明自己弟子崔瀺事功学说的必要性从而选择的一个论题,结果也都知道,输了,老秀才自觉是先生坑了学生自囚功德林继续深造学问,崔瀺也觉得自己的道理坑了先生,懊悔外加同样谋于其他长远算计,不得不为了保老秀才和文圣一脉清誉主动“叛逃”背了骂名,他从来不在乎这些虚名,毫无意义,所以“叛出”的“叛”并不确切,只是出走了。
    2:至于崔东山、崔瀺容貌问题,是无所谓的,我个人观看印象里剑来没提到过是否相似,比如崔瀺爷爷崔诚或者老秀才、左右都是一眼就知道崔东山是崔瀺,崔东山自己回忆一些过往,几乎也从没违和感,记忆是相同的,根本无关容貌是否相同了,一直都是同一个人同一段过往,只是从某个岔路口分别去了不同方向,所以不用纠结面容问题。其他旧人认得东山是崔瀺感觉更像是从灵魂层面直接看出是一个人,无关皮囊了。
    如果你硬要钻牛角尖分辨是否崔东山是幼年崔瀺形象,有个参考,有个叫石柔的女鬼就是附身在人类修士遗蜕上,演到这本书过三分之二基本还是女子魂男子身,这就一定程度说明遗蜕本身就是成型的,只是可以再换躯壳,所以崔瀺把人的魂魄分到蛟龙之遗蜕同理,即便崔东山这副肉身本来就不俗,崔瀺应该也没有恶趣味刻意雕塑成年轻模样,即便他能做到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3-27 13:46
    收起回复
      可以去B站看看拂水房房东的剑来人物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27 15:45
      收起回复
        关于崔瀺为什么要叛出师门,我感觉从我目前读小说的进度,个人的理解主要是这2个原因:
        1.认为老秀才偏心。崔瀺曾和吴鸢抱怨过老秀才的“偏心”,齐的问题他要想10年,他的大道先生没听完就送他两句“世风日下,罪魁祸首”的宣判。我认为这个行为应该给他带来很深的创伤,不然后来崔东山也不至于被陈的“我再想想”给感动哭了(虽然因此被崔瀺嘲讽)
        2.认为老秀才不认同他的“事功”大道,而他本人的志向非常远大,希望媲美三教,虽然师徒情深,但也深不过大道。
        阿良打到大郦京城时,曾向崔瀺透露了文圣认为自己也有错的信息。那时崔瀺的反应非常大,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崔瀺的真情流露。也就是说文圣在崔瀺面前一直认为自己否定他的事功是没错的。
        崔东山曾说过,“道法高,佛法远,儒家规矩大,其余诸子百家,怎么跟这三家争?又如何能够立教?难道就真没有一点点机会了?真要我学齐静春,从老头子的学问门户里头硬生生靠着见识学问独立出来?可问题在于,当初我就这么做了,甚至觉得找对了道路,可老头子你一巴掌就给我拍死了。你到底想要我怎么样?你倒是说啊!”
        因此让我感觉他“叛出师门”主要是由于认为老秀才偏心+以为自己文圣的大道理念不同
        您说崔瀺觉得自己的道理坑了先生,可东山都不知道三四之争争的是什么呀?
        后来文圣和他解释三四之争的缘由后,他知道自己与的文圣的大道并非不容,心结才因此解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27 18:47
        收起回复
          关于您说,他不在乎这些虚名,反正我在看书的时候,感觉他在内心深处是在乎的。
          1.崔东山经常会对其他人说“你和我挺像,真是个欺师灭祖的种”,虽是调侃之语,但还是能感觉他本人对出走师门这种行为本质上还是非常在意的,(甚至作为新粉我理解,这是他心头的一道伤疤)。
          2.崔东山曾经说过“文圣一脉凋零如此,其罪在崔瀺,当然也在我崔东山”。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对当初出走师门的后悔?
          当然要是认为东山和崔瀺是两个人,那这样也解释得通。
          @自然而然的醒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27 19:03
          收起回复
            (1)“世风日下,罪魁祸首”说过两次
            第一次:在三四之争前,崔瀺研究事功学说提出傲慢与偏见的理论“天下无一物、无一人、无一事,不可为我所用”,老秀才很生气他的理念开始偏颇,但只生气在短视,没有完全否认崔瀺学说,因为事功学说还可以完善,老秀才后来三四之争愿意拿崔瀺的事功到大面上说,想推崇此道,就证明上述的“生气却认可”,所以第一次的“世风日下,罪魁祸首”虽并非责难之意,但确实产生了师徒一些理念分歧,老秀才看千年万年,但崔瀺看到的“短视”则是燃眉之急是蛮荒天下入侵在即,家国都没了何谈千万年后,必须要拔苗助长推行事功聚拢山上山下人心共抗妖族,这也是崔瀺后面以小小宝瓶洲为据点连携北俱芦洲力挽天倾的根基所在,老秀才明白崔瀺的用心,只是很心酸天下人都误会崔瀺,而崔瀺看似不在乎,其实没有人会不在乎,只是不说罢了,这你倒是也说的对,不在乎虚名和真的无所谓还是有点差别
            第二次:是七百多章左右,蛮荒天下入侵,老秀才去见即将“就义”的崔瀺,崔东山也在旁侧,这次是对崔东山说的,但纯属打趣了,意思是落魄山的“拍马屁本事罪魁祸首都是崔东山教陈平安,陈平安又传给大家的,导致落魄山成了马屁山”,也有老秀才自嘲成分在里面,崔东山或者说崔瀺又何尝不是从自己这老秀才这学到的“拍马屁”功夫
            所以“世风日下,罪魁祸首”并非很贬义的一句评价,甚至不是针对崔瀺,而算得上老秀才对于自己和文圣一脉传承的自嘲与不甘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3-27 20:41
            回复
              (2)老秀才和剑妈说的后知后觉与后悔,其实就是身居文圣之位的老秀才当年也走了“极端”忽略了天下大事和人心太过于追求学术一事了,没注意到周密和蛮荒天下的算计,自然也就没法理解崔瀺急于推出不完善“事功”学说的观点从而有所误解,老秀才只看到千年万年后更理想化的事功惠泽天地,忽略了近在眼前的危机和人间种种,所以老秀才三四之争落败被打砸神像剔除文庙后根本没太大心思在这上了,他也看明白了,还是得走入人群中回到最初的地方才能看的准确和真实,因此老秀才无论学术还是修为也更进了一步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3-27 20:48
              回复
                (3)关于你纠结的崔瀺和崔东山容貌问题,我个人理解,本质不还是你心理不明晰崔瀺和崔东山是否是同一个人,喜欢崔东山是不是就意味着也喜欢了同样魂魄的崔瀺?
                答案就是完全是两个人了,有一段中期剧情五六百章左右吧,写崔东山在经历陈平安和一众人事后重新抽丝剥茧事功学说,可学术脉络完全和崔瀺往两个方向去走了,可以说作为立身之本的事功上来说他们就是两个人了,只不过都生于同一根名为过去的枝干,崔瀺就是崔瀺,东山也就是东山,完全的独立不同人了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3-27 20:57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28 09: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