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半塔烈士陵园,又名皖东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半塔保卫战与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背景
1940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趁新四军第五支队主力西援津浦路西之际,调集万余兵力向半塔集发动突袭。留守半塔的教导大队、机关后勤人员及地方游击队不足千人,在邓子恢、周骏鸣指挥下,依托地形顽强抵抗,坚守七昼夜,最终在路西主力部队等三路援军的驰援下,取得胜利,歼敌3000余人,奠定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根基。
园区景点
- 烈士纪念塔:位于陵园中心,1944年由罗炳辉负责建造,1946年停建,1958年续建,1960年建成。塔高10米,塔顶有新四军战士雕像,塔身镌刻着陈毅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张云逸大将撰写的碑文详述战役始末。
- 刘少奇在皖东革命纪念馆:展出内容重点突出刘少奇在皖东11个月的革命工作历程,馆内浮雕展示了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来到皖东时的欢迎场面。
- 半塔革命纪念馆:原名“来安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2008年重新修建,2010年新馆对外开放,重点展示来安县及半塔革命历史资料,馆内陈列着142幅历史照片、烈士遗物及战斗武器。
- 新四军第二师纪念馆:主要展示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成长经历,让世人了解新四军二师在来安期间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 新四军二师烈士纪念林:位于半塔镇东北原邵集乡大刘郢,这里安葬着因受伤在二师医院医治无效而亡故的新四军指战员,2005年兴建纪念林,2009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
荣誉称号
1999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安徽省优秀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华东地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历史背景
1940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趁新四军第五支队主力西援津浦路西之际,调集万余兵力向半塔集发动突袭。留守半塔的教导大队、机关后勤人员及地方游击队不足千人,在邓子恢、周骏鸣指挥下,依托地形顽强抵抗,坚守七昼夜,最终在路西主力部队等三路援军的驰援下,取得胜利,歼敌3000余人,奠定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根基。
园区景点
- 烈士纪念塔:位于陵园中心,1944年由罗炳辉负责建造,1946年停建,1958年续建,1960年建成。塔高10米,塔顶有新四军战士雕像,塔身镌刻着陈毅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张云逸大将撰写的碑文详述战役始末。
- 刘少奇在皖东革命纪念馆:展出内容重点突出刘少奇在皖东11个月的革命工作历程,馆内浮雕展示了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来到皖东时的欢迎场面。
- 半塔革命纪念馆:原名“来安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2008年重新修建,2010年新馆对外开放,重点展示来安县及半塔革命历史资料,馆内陈列着142幅历史照片、烈士遗物及战斗武器。
- 新四军第二师纪念馆:主要展示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成长经历,让世人了解新四军二师在来安期间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 新四军二师烈士纪念林:位于半塔镇东北原邵集乡大刘郢,这里安葬着因受伤在二师医院医治无效而亡故的新四军指战员,2005年兴建纪念林,2009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
荣誉称号
1999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安徽省优秀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华东地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