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吧 关注:376,044贴子:1,517,636
  • 5回复贴,共1

现在是水稻都是杂交种了,请给子孙后代留点种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橘北枳,杂交稻异地种植往往绝收,为什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生态体系养育特定的物种,特定物种具有与特定生态体系相适应的基因组。南橘北枳,杂交稻异地种植,不能与异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往往绝收。破坏一个稳定有序的物种,若要再变成一个稳定有序的物种,有序必以更大的无序为代价。本可自然延续的水稻物种,被无知人士 搞得杂乱无章了。
现在是水稻都是杂脚种了,请给子孙后代留点种吧?


IP属地:湖南1楼2025-03-27 12:19回复
    谁是破坏水稻自然物种的罪魁祸首?


    IP属地:湖南2楼2025-03-27 12:21
    回复
      超级稻就像运动员打兴奋剂一样的短期行为。


      IP属地:湖南3楼2025-03-27 12:28
      回复
        本可自然延续的水稻物种,被杂交人士 搞得杂乱无章了。


        IP属地:湖南4楼2025-03-28 12:18
        回复
          超级稻就像运动员打兴奋剂一样的短期行为
          作者:韩少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生态体系养育特定的物种,特定物种具有与特定生态体系相适应的基因组。南橘北枳,袁隆平的杂交稻异地种植往往绝收,不能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破坏一个稳定有序的物种,若要再变成一个稳定有序的物种,有序必以更大的无序为代价。本可自然延续的水稻物种,被杂交和转基因搞得杂乱无章了。
          阴毒的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破坏30多亿年进化形成的稳定有序物种,若干年后将再无原始稻种。袁隆平曾说:“如果没有野生稻资源,要在水稻优良品种培育上有大的突破是很难的。” 问:转基因杂交稻什么时候能成为可以留种的稳定有序物种?生命物种若不能再繁衍,就断子绝孙。
            1.瓜不甜、果不香、饭菜无味,科技带来社会进步吗?相反,现在人们更贪恋那些没有被现代科技影响的野味,而许多野味龟鳖黄鳝等等在旧时是乞丐食谱。瓜不甜果不香的背后,是营养成分的缺失,由此可导致健康问题。
            2. 打死不吃骡子肉,难道吃杂交米为了填肚乎?——形相似,质不同,骡子是马与驴的杂交物种,民间有“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的说法。
            3.有网友说她高校的学生,发生晕倒在地,严重的还会失去知觉的事情,在一个班里每学期都会发生好几例,检查结果一般就是营养不良或低血糖。有点儿纳闷:现在的食物那么丰盛学生也不缺饭钱,怎么会这样呢?难道是现在的食物里缺少营养了吗?
            4.杂交稻乃野败母亲的后代。杂交之初,谁也没有探讨雄性不育的母本对生命的危害。雄性不育技术培育的杂交稻,是否会影响人类生殖和健康?人类与杂交稻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基本生命代谢方式相通,难道雄性不育的杂交稻不影响人类生育和健康?
            5.推广杂交稻就是扩展劣质品种。雄性不育“野败”水稻,是一个劣质品系: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水稻植株,状甚丑陋,倒伏于地,即便在这个日渐式微的野稻种群中也是失败者。袁隆平却将“野败”水稻当成杂交稻的第一个母本,又花费40年,杂交稻完成了植物史上史诗性的雄性不育品系扩张——所有杂交稻的母亲都雄性不育。
            6.亲缘关系越远,杂交子一代就越有某种优势, 超级稻就是远缘杂交的结果。超级稻首先面临生育和健康问题,杂交之初,谁也没有探讨雄性不育的母本对生命的危害?杂交亲本与本土是否和谐?若遇灾害或水土不服时,就会减产绝收。袁隆平超级稻在安徽有万亩减产绝收。杂交稻在东南亚推广失利。若干年后,杂交稻在本土也将难以生存。
            7.有网友悲愤地回复:袁隆平超级稻背后的巨大隐患是不耐病虫害及稻瘟病,如果发病,基本减产或绝收。江苏浙江种这种稻,平均半个月打药一次,我们这山区,平均3次,有年推荐种植,结果全村遭殃。
            8.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有一个“逆 753计划”,就是“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准备在15年内育成比当时推广品种增产 50% 的超级稻品种。雄心勃勃,大干快上一番之后,出师未捷,因为日本各家水稻种植科研单位获得的品种,存在抗寒能力弱、品质差、结实率低等问题,最终都只是局限在试验田,并未大面积推广。
            9.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推出了培育“超级稻”计划,后来改名叫培育“新株型稻”育种计划 ,十年磨一剑,还是有成果的,部分新株型稻品系已达到设计的少蘖、大穗、壮秆、直立叶、库大粒多、产量潜力提高的状态,但优点越突出,缺点也越显眼,饱满结实率低,生物产量不足,不抗主要病虫害,还是达不到设计的产量目标。
            10.杂交稻什么时候能成为可以留种的稳定有序物种?是否还要继续无序下去?无下限的杂交之后,再也没有纯正的原始稻种了,拿什么留给子孙种?
            生物界每个物种都会繁育大量的后代,交给大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留下优良的种群,种质才得以与时俱进。种子库中的种子则仅仅定格在某个时期、某个环境下的品质,或者仅仅局部扩繁,难以与时俱进。
            11.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优质的农产品离不开健康的土壤。近年来,由于一味追求农作物高产,长期作物连作、滥施乱用化肥及田间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土壤环境不断恶化,集中表现在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壤微生物和营养失衡等等。
            12. 高产对地力有巨大损耗,影响可持续性生产。寅吃卯粮,若如此年年高产,问我们的子孙将咋办?
            13.为了高产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可农作物对氮素利用率不足30%,严重污染大江大河。
            14.超级稻就像运动员打兴奋剂一样的短期行为。高产耗散地力,稻子的生长过程,需要各类养分,土地一旦失去营养平衡,导致土地贫瘠,产量就无法实现。施肥解决不了土壤的营养失衡问题。超级稻不可持续发展,就像运动员打兴奋剂一样,同一地块只维持一两年高产。


          IP属地:湖南6楼2025-03-29 08:00
          回复
            生物界每个物种都会繁育大量的后代,交给大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留下优良的种群,种质才得以与时俱进。种子库中的种子则仅仅定格在某个时期、某个环境下的品质,或者仅仅局部扩繁,难以与时俱进。


            IP属地:湖南7楼2025-03-29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