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4赛季开始前,法拉利和雷诺联合起来,在FIA门前抗议,并声称自己要执行“超级燃料”计划——原因是他们发现在去年的意大利站中,赢得当年WDC的布拉汉姆车队违规在赛中加了不合法的燃油。但布拉汉姆车队的老板同时也是F1的掌门人、FOCA的主席:伯尼·埃克莱斯顿。在这种有恃无恐下,伯尼不仅丝毫不否认自己的作弊行为,甚至摆出了“我就作弊你能怎样”的态度。但最终在抗议声的愈演愈烈下,1984赛季被迫对赛中加油采取了一刀切,一直到1994年才恢复。

要谈到作弊事件,我们必须回顾一下,1983赛季的简要背景。
F1 1983赛季是一个划时代的赛季。在经历1982年吉尔·维伦纽夫的陨落,FIA决心对地面效应一刀切,将这危险的下压力怪兽彻底逐出围场。同时新规定的出台也彻底禁止了四轮以上的赛车和四轮驱动赛车。
在那个蛮荒的时代,奇技淫巧走不通,各只车队又回到了最纯粹的道路上:动力大赛。
前几年,涡轮增压引擎初入赛场便展现了巨大的前景。但极端的稳定性让搭载涡轮增压引擎的赛车就是一台定时炸弹,巨大的涡轮迟滞也让赛车十分难以驾驭。可随着大厂商对新技术的重视,自1983年起,F1正式开始了涡轮时代。

在这一年,除了御三家:法拉利、雷诺、阿尔法罗密欧作为传统的引擎供应商以外,宝马、保时捷和本田也慕名而来。而我们本期的主角就是第一位:宝马。
由F1掌门人伯尼掌控的布拉汉姆最先与宝马合作。但错误预判新赛季规则的他们却马失前蹄,仅在开赛前三个月才勉强搓出了符合规则的BT52赛车。但似乎车队上下并不对此感到悲观——因为他们还有一支绝活大杀器:来自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的1.5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引擎。
有人看到这纸面数据可能会说:1.5升?直列四缸?还是八十年代的引擎?然而,这一台远古的娇小怪兽,却能在排位赛模式里爆发1300匹马力——根据宝马自己透露,如果把引擎调到灰烬模式,或许最高达到1700匹也是有可能的。
赛季初,BT52的表现足够在前排争夺。当时与布拉汉姆的尼尔森·皮奎特竞争世界冠军的是驾驶雷诺赛车的教授阿兰·普洛斯特。在去年雷诺造出来一台连教授都场场开爆炸的神车以后,今年这支法国班痛定思痛增强了稳定性。但BT52不同,糟糕的稳定性和本就不那么强的竞争力,让赛季中期的这支车队迅速掉队。后来的B版车恢复了竞争力,但一切似乎太迟了。在还剩四轮比赛的时候,普罗斯特以57分领跑积分榜,而皮奎特只有并列第三的73分。

但伯尼老狐狸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自己的赛车只有1300匹马力,这是远远不够的。在赛季倒数第三站意大利站,他决定在自己的赛车里添加一些特殊的东西——在进站加油的过程中,给赛车添加一种特别的神奇燃料,让这台动力怪兽更上一层楼。果然,在法拉利的蒙扎主场,本来是大好优势的法拉利正在互开香槟时,那台蓝白色的动力怪兽突然以碾压性的优势把他们撕得粉碎,而皮奎特在之后也取得了两连胜。赛季的最后一站葡萄牙,在教授的赛车故障退赛以后,皮奎特开的了蜗牛驾驶,带回了赛车。
那么,当年伯尼究竟在车里添加了什么?
“彗星显现:末日来临……不过是敌人们的。”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当年的燃油规则是怎样的。FIA规定:“赛车采用的燃油必须是在欧洲普通加油站泵中可得的。” 且赛前赛会会对各车队的燃油进行检查以确保他们没有使用专门开发的特殊燃料。我们可以确定,布拉汉姆属于作弊行为,而在对此的调查中还有更有意思的事件。
查理怀汀在调查后曾说:“布拉汉姆的燃油里,有一种更让人兴奋的成分。”大家都知道,给赛车嗑药是不能起作用的。那么令人兴奋的成分是什么?我们就要把话题转到重点上来:F1的Nazi传闻。
众所周知,宝马(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起初并不是汽车企业,而是二战德国的战争机器——是他们的作战飞机制造商。在战争末期,西特乐(防和谐)致力于制造奇迹武器,其中包括喷气式战斗机和巡航导弹。

而这些新型武器需要更先进的燃油来驱动。德国企业BASF开发了专门的喷气式航空燃油,能比之前的普通燃油带来巨大的性能优势。但二战德国兵败如山倒,这些奇迹武器也随之被封存。
但,1983年与宝马合作的燃油供应商是谁呢?——没错,就是BASF。
在事情暴露以后,人们挖掘了宝马和布拉汉姆的背景,当BASF这一名字浮出水面后,各种浮想随之而来。在那个二战创伤还未结束的年代,这是头版的敏感话题。这种传闻最终成为了:BASF和宝马合作,找出了当年二战德军的奇迹武器,用当年的秘密燃料为布拉汉姆打造了一台Nazi赛车。
但这Nazi燃料在当时的规则下是如何进入赛车的?所谓的Nazi传闻是否属实?
(字数限制楼下继续更新)

要谈到作弊事件,我们必须回顾一下,1983赛季的简要背景。
F1 1983赛季是一个划时代的赛季。在经历1982年吉尔·维伦纽夫的陨落,FIA决心对地面效应一刀切,将这危险的下压力怪兽彻底逐出围场。同时新规定的出台也彻底禁止了四轮以上的赛车和四轮驱动赛车。
在那个蛮荒的时代,奇技淫巧走不通,各只车队又回到了最纯粹的道路上:动力大赛。
前几年,涡轮增压引擎初入赛场便展现了巨大的前景。但极端的稳定性让搭载涡轮增压引擎的赛车就是一台定时炸弹,巨大的涡轮迟滞也让赛车十分难以驾驭。可随着大厂商对新技术的重视,自1983年起,F1正式开始了涡轮时代。

在这一年,除了御三家:法拉利、雷诺、阿尔法罗密欧作为传统的引擎供应商以外,宝马、保时捷和本田也慕名而来。而我们本期的主角就是第一位:宝马。
由F1掌门人伯尼掌控的布拉汉姆最先与宝马合作。但错误预判新赛季规则的他们却马失前蹄,仅在开赛前三个月才勉强搓出了符合规则的BT52赛车。但似乎车队上下并不对此感到悲观——因为他们还有一支绝活大杀器:来自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的1.5L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引擎。
有人看到这纸面数据可能会说:1.5升?直列四缸?还是八十年代的引擎?然而,这一台远古的娇小怪兽,却能在排位赛模式里爆发1300匹马力——根据宝马自己透露,如果把引擎调到灰烬模式,或许最高达到1700匹也是有可能的。
赛季初,BT52的表现足够在前排争夺。当时与布拉汉姆的尼尔森·皮奎特竞争世界冠军的是驾驶雷诺赛车的教授阿兰·普洛斯特。在去年雷诺造出来一台连教授都场场开爆炸的神车以后,今年这支法国班痛定思痛增强了稳定性。但BT52不同,糟糕的稳定性和本就不那么强的竞争力,让赛季中期的这支车队迅速掉队。后来的B版车恢复了竞争力,但一切似乎太迟了。在还剩四轮比赛的时候,普罗斯特以57分领跑积分榜,而皮奎特只有并列第三的73分。

但伯尼老狐狸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自己的赛车只有1300匹马力,这是远远不够的。在赛季倒数第三站意大利站,他决定在自己的赛车里添加一些特殊的东西——在进站加油的过程中,给赛车添加一种特别的神奇燃料,让这台动力怪兽更上一层楼。果然,在法拉利的蒙扎主场,本来是大好优势的法拉利正在互开香槟时,那台蓝白色的动力怪兽突然以碾压性的优势把他们撕得粉碎,而皮奎特在之后也取得了两连胜。赛季的最后一站葡萄牙,在教授的赛车故障退赛以后,皮奎特开的了蜗牛驾驶,带回了赛车。
那么,当年伯尼究竟在车里添加了什么?
“彗星显现:末日来临……不过是敌人们的。”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当年的燃油规则是怎样的。FIA规定:“赛车采用的燃油必须是在欧洲普通加油站泵中可得的。” 且赛前赛会会对各车队的燃油进行检查以确保他们没有使用专门开发的特殊燃料。我们可以确定,布拉汉姆属于作弊行为,而在对此的调查中还有更有意思的事件。
查理怀汀在调查后曾说:“布拉汉姆的燃油里,有一种更让人兴奋的成分。”大家都知道,给赛车嗑药是不能起作用的。那么令人兴奋的成分是什么?我们就要把话题转到重点上来:F1的Nazi传闻。
众所周知,宝马(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起初并不是汽车企业,而是二战德国的战争机器——是他们的作战飞机制造商。在战争末期,西特乐(防和谐)致力于制造奇迹武器,其中包括喷气式战斗机和巡航导弹。

而这些新型武器需要更先进的燃油来驱动。德国企业BASF开发了专门的喷气式航空燃油,能比之前的普通燃油带来巨大的性能优势。但二战德国兵败如山倒,这些奇迹武器也随之被封存。
但,1983年与宝马合作的燃油供应商是谁呢?——没错,就是BASF。
在事情暴露以后,人们挖掘了宝马和布拉汉姆的背景,当BASF这一名字浮出水面后,各种浮想随之而来。在那个二战创伤还未结束的年代,这是头版的敏感话题。这种传闻最终成为了:BASF和宝马合作,找出了当年二战德军的奇迹武器,用当年的秘密燃料为布拉汉姆打造了一台Nazi赛车。
但这Nazi燃料在当时的规则下是如何进入赛车的?所谓的Nazi传闻是否属实?
(字数限制楼下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