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5日
漏签
0
天
杜甫吧
关注:
14,073
贴子:
112,747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4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杜甫吧
>0< 加载中...
求教:“三男邺城戍”的“戍”怎么理解?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beichuangniao
初諳聲律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戍,戍守、防守边疆、服役。。。字面的意思是好理解的。我想问的是,写作背景是邺城之战前夕还是之后?老妇的三个儿子是属于攻打邺城,还是守卫邺城?如果是守卫邺城,那不属于叛军了吗?真心求教,求详细说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送TA礼物
IP属地:吉林
1楼
2025-03-27 11:26
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三男邺城戍”的“戍”怎么理解?
*
“三男邺城戍”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戍”是守卫的意思。
戍,读shù,会意字,本义是防守边疆。
金文像人持戈,表示防守边疆。
甲骨文加“邑”,成为“戍”。
戍守,指守卫;
驻守。
如:
戍卒(戍守的士兵);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戍鼓(驻边军士所击的鼓声);
戍守(守卫);
戍客(离开家乡戍守边境的人);
戍逻(守边巡逻);
戍役(戍边的军士);
戍将(戍守边境的将领)。
相关词汇:戍守、戍客、戍逻、戍役、戍将、戍漕。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2楼
2025-03-28 06:25
回复
收起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杜甫写作《石壕吏》的历史背景
是邺城之战之后。
邺城之战是安史之乱期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公元758年。这场战役的结果对唐朝的军事力量造成了重大打击,并加剧了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杜甫的《石壕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悲惨遭遇和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杜甫《石壕吏》的写作背景发生在邺城之战溃败之后。
根据史料记载,乾元元年(758年)九月至次年(759年)三月,唐军围攻安庆绪叛军占据的邺城,但因指挥混乱、史思明援军夹击等原因惨败。杜甫于759年春途经石壕村时,目睹战败后官府强行抓丁补充兵力的场景,创作了此诗。
关于老妇三个儿子的参战性质:
属于攻打邺城的唐军。诗中明确提到
"三男邺城戍"
,结合历史背景,邺城当时被安史叛军(安庆绪)占据,唐军是围攻方。三个儿子作为唐军士兵参与的是对邺城的进攻作战。
两个儿子死于战役溃败阶段。诗中
"二男新战死"
对应邺城之战末期唐军因狂风导致指挥失控、全军溃散的史实。溃败过程中唐军损失惨重,大量士兵非战斗减员。
幸存儿子仍在戍守前线。诗中
"一男附书至"
说明长子仍在邺城战场(可能参与后续防御),但唐军此时已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
补充背景关联:
唐军邺城之败直接导致兵力真空,官府不得不打破"三丁抽一"常规,连老妇都被强征,印证诗中
"急应河阳役"
的残酷现实。
邺城作为安史叛军重要据点,其战略地位与曹操时代的邺城(曹魏都城)形成历史呼应,但杜甫诗中邺城已沦为战场焦土。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3楼
2025-03-28 06:35
回复
收起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杜甫《石壕吏》
创作于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
邺郡
(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石壕,也叫石壕镇,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4楼
2025-03-31 06:24
回复(1)
收起回复
百度小说人气榜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中国出手反制美国关税
2031630
2
吧友遭Uzi老婆铁拳制裁
1785994
3
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
1602300
4
甲亢哥香港行节目效果垮掉
1235034
5
韩国人请驻韩美军撑腰反被怼
953732
6
老美自杀式关税把美股干崩了
674675
7
官方发话:皮套论被定性为谣言
525504
8
香港小孩哥还是没有放过梅西
382260
9
网飞鬼泣神人剧情堪比Mujica
368566
10
明日方舟女玩家痛骂M3娘化
311325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