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天文学学科战略倡议》
——依托长安大学优势,抢占空天科技制高点
---------------------
一、发展天文学学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填补学科空白,服务国家战略
陕西省作为航天科技大省(聚集全国1/3航天科研单位,承担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30%以上核心任务),却无天文学一级学科,导致深空探测数据本地化分析能力缺失、航天产业链上游基础研究断层。发展天文学学科是支撑国家深空探测战略、服务陕西“空天动力之都”建设的必然选择。
2、抢抓产业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1万亿美元,陕西省已布局星际荣耀、银河航天等56家商业航天企业,但天体轨道计算、行星资源勘探等关键技术长期依赖省外高校。本土化天文学科将直接赋能航天企业降本增效,推动产业规模提升20%以上。
二、长安大学发展天文学的核心优势
(一)学科基础扎实,交叉融合能力突出

(二)资源复用能力强,建设成本可控
1、设备复用:地球物理实验室的岩土力学测试设备可模拟月球/火星表面物质特性,节省设备采购经费3000万元。
2、数据共享:遥感学科已接入高分卫星、北斗导航等8大数据库,日均处理数据12TB,可快速构建“空天大数据融合平台”。
三、陕西省政策与资源支持路径
(一)经济支持:专项资金精准投放
1、从“双一流”建设经费中划拨30%(约1.2亿元/年)用于天文学与地球物理、测绘等学科交叉项目,重点支持秦岭天文观测站建设。
2、设立“空天科技专项基金”(首期5000万元),定向资助月球水冰探测、分布式射电阵列等关键技术研发。
(二)政策突破:创新机制破除壁垒
1、开通“学科绿色通道”,允许长安大学在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行星科学”二级硕士点(2026年完成教育部备案)。
2. 将天文学纳入《陕西省“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优先领域,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用地审批加速等政策。
(三)资源调度:全省协同高效联动
1、观测资源整合:协调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污染等级Bortle 2级)建设多波段天文观测站,联合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共享深空探测数据。
2、才联合引进:通过“秦创原”平台为天文学科提供3年内2000万元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实施“领军人才年薪上浮50%”特殊政策。
四、对陕西省发展的重大贡献
1、打造航天产业链闭环
1.1 补齐“基础研究(天文学)—技术研发(航天六院)—产业应用(星际荣耀)”全链条,助推商业航天产值突破500亿元。
1.2 开发“月球资源勘探评估系统”等3-5项核心技术,降低企业研发成本40%以上。
2、提升科教创新能力
2.1 3年内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行星科学专项)立项≥5项,推动长安大学进入“双一流”高校天文学科前10”。
2.2 每年为航天院所输送“学科交叉型”硕士生60人,解决企业高端人才本地化培养难题。
3、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3.1 带动西安航天基地、西咸新区空天产业园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吸引航天配套企业落户超30家。
3.2 通过“天文+文旅”融合,依托秦岭观测站打造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基地,预计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创收超亿元。
-----
结语:以长安大学为核心建设天文学学科,是陕西省抢占空天科技战略高地的关键举措。通过学科交叉突破、资源高效复用、政策精准支持,有望在3年内建成西部领先的天文学科教高地,为国家航天事业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西北交通大学

天文学科建设办公室
2025年3月
(数据支撑:陕西省航天科技产业报告2024、长安大学学科评估报告、国家深空探测中长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