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
无需矫情:文有第一
有说,“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大抵,人之武材高低,以命相博可见生死,那的确无法矜傲与吹牛。
可文才高低那就不同了,反正无需拼命,只是嘴上功夫,自可文人相轻、各是其是。
有一“才高八斗”的典故:据说,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那话是不是谢狂人说的,难以考证。但如果他真说了,那也真是无知的不可救药了。
才之为才,或德或文,或智或武,那皆是人之天赋之才。
而仅以文才而论,他曹、谢再有才,还能比得过“文辞之祖”屈子不成。
可他就敢无知地说,“自古及今”。
不得不说,这心智、智商的确令人有点着急。而更令人着急的是,后之文人竟多有而奉为“圭臬”。
所以,那真是有多少文人的心智与智商都很令人着急呀!
如此,那庸俗的文人就有了“酸腐”之称。
有酸腐文人可能不服,或言说:
“那文无第一是说的文章,不说文人,文无定则,汉赋魏风、唐诗宋词,各有千秋,自古及今,你敢说哪篇文章而绝称第一!?”
酸腐即是酸腐,那眼界顶天亦只能在秦汉而后。
所以谢之张狂,竟能把文辞之祖给忘了、灭了;而那还是甚有真才实学者,之于其他芸芸之庸俗、迂腐,即是更不晓得说了。
若论之于文,此谓文学之文,自古当以《诗经》为第一。
而“诗经”一书,若论文之至境,亦自以首篇《关雎》为第一。
如此,“千古绝称第一”之文,就已经有了,亦奈何而论曰“文无第一”?
当然,其诗之至美,并不是那些庸俗、迂腐所理解之“关雎”。
在他们眼里、心里,那“诗经”之“关雎”就是“食色,性也”。
可“本真之关雎”,那是本正而阐述了人之“至情、至性、至文、至礼、至德、至道”。
那些酸迂、庸俗闻此,大抵会哈哈而笑,以为尽是空话、不接实体。
好吧,具实提示他们一下:
“琴瑟友之”,那是言谓两情相悦,心契意合;“钟鼓乐之”,那是言谓钟鼓礼仪,婚嫁之义。
而不是他们“传悦千年”的“弹琴、敲鼓”。
如此,那些痴子们可是悟了?
如果这样他们还是不能得悟,那真是儒圣、夫子来了都也救不得他们了。
综上,“文无第一”,那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庸俗、酸腐文人自大的伪命题。
因文无第一,所以从理论本根逻辑上,他们也都可以自己做梦而自以为天下第一。
然后,再一群那样的文人聚在一起互捧互吹、笔翼而飞。
如此好了,本来好个清明、玉洁的文坛那是被搞得“乌烟瘴气、庖腥满室”。
(文/桃源居士)
无需矫情:文有第一
有说,“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大抵,人之武材高低,以命相博可见生死,那的确无法矜傲与吹牛。
可文才高低那就不同了,反正无需拼命,只是嘴上功夫,自可文人相轻、各是其是。
有一“才高八斗”的典故:据说,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那话是不是谢狂人说的,难以考证。但如果他真说了,那也真是无知的不可救药了。
才之为才,或德或文,或智或武,那皆是人之天赋之才。
而仅以文才而论,他曹、谢再有才,还能比得过“文辞之祖”屈子不成。
可他就敢无知地说,“自古及今”。
不得不说,这心智、智商的确令人有点着急。而更令人着急的是,后之文人竟多有而奉为“圭臬”。
所以,那真是有多少文人的心智与智商都很令人着急呀!
如此,那庸俗的文人就有了“酸腐”之称。
有酸腐文人可能不服,或言说:
“那文无第一是说的文章,不说文人,文无定则,汉赋魏风、唐诗宋词,各有千秋,自古及今,你敢说哪篇文章而绝称第一!?”
酸腐即是酸腐,那眼界顶天亦只能在秦汉而后。
所以谢之张狂,竟能把文辞之祖给忘了、灭了;而那还是甚有真才实学者,之于其他芸芸之庸俗、迂腐,即是更不晓得说了。
若论之于文,此谓文学之文,自古当以《诗经》为第一。
而“诗经”一书,若论文之至境,亦自以首篇《关雎》为第一。
如此,“千古绝称第一”之文,就已经有了,亦奈何而论曰“文无第一”?
当然,其诗之至美,并不是那些庸俗、迂腐所理解之“关雎”。
在他们眼里、心里,那“诗经”之“关雎”就是“食色,性也”。
可“本真之关雎”,那是本正而阐述了人之“至情、至性、至文、至礼、至德、至道”。
那些酸迂、庸俗闻此,大抵会哈哈而笑,以为尽是空话、不接实体。
好吧,具实提示他们一下:
“琴瑟友之”,那是言谓两情相悦,心契意合;“钟鼓乐之”,那是言谓钟鼓礼仪,婚嫁之义。
而不是他们“传悦千年”的“弹琴、敲鼓”。
如此,那些痴子们可是悟了?
如果这样他们还是不能得悟,那真是儒圣、夫子来了都也救不得他们了。
综上,“文无第一”,那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庸俗、酸腐文人自大的伪命题。
因文无第一,所以从理论本根逻辑上,他们也都可以自己做梦而自以为天下第一。
然后,再一群那样的文人聚在一起互捧互吹、笔翼而飞。
如此好了,本来好个清明、玉洁的文坛那是被搞得“乌烟瘴气、庖腥满室”。
(文/桃源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