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134贴子:354,313
  • 7回复贴,共1
求助

生知安行 学知利行 困知勉行该如何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早看徐爱篇章,看到了之前没注意的盲点,网络上查询多半是勉强解释的套话隔靴挠痒让人好不痛快。我先来抛砖引玉望大佬给个全面面的解释,
困知勉行:知道有这个良知存在,但是未曾领悟良知玄妙所以坚信良知存在为这方面存在,为之而努力不能动摇本心,阳明说这是初学者该有的心态,不知是否是立志的意思。
学知利行:在未感受到良知的玄妙时,通过事上磨的方式去私欲,存天理。再行动过程中扩充知。
生知安行:这是感受到良知的玄妙之后,与天无二。孔子说的随心随欲不逾矩,时时刻刻都能受到良知的指引。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5 09:09回复
    你好。我每次有体悟之后,对于这三个的理解都会有变化。
    我跟你分享一下我目前的理解。
    困知勉行:【例1】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但是我只知道学习对,所以我尽管不懂,但是我也要强迫自己学。
    【例2】(我不想要肌肉)都说男人有肌肉好,我也要有个肌肉,于是强迫自己也锻炼肌肉。
    【我的理解】就是说明白一个道理对,但是自己没有真正理解,就导致了需要通过勉励强迫等方式来做事情的哲学水平
    学知利行:【例1】我想要变得更好,所以我要读《明史》《清史》等历史书,从他们的故事中得到进步
    【例2】我要通过第七遍阅读传习录来从中发现不一样的地方
    【我的理解】就是说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来让自己变得更好
    生知安行: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心外无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也就是跟随本心当下知行。
    困知勉行和生知安行的区别:困知勉行自己没有这个知,但是知道这个知是对的。生知安行是自己有这个知。
    学知利行和生知安行的区别:学知利行是遇到问题先想的是去学习或者没有遇到问题就想着要学习。生知安行是不用刻意学习,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5-03-25 15:10
    回复
      一般说的三重境界。圣人生知安行、贤人学知利行、常人困知勉行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25 19:29
      收起回复
        生之安行、学之利行、困之勉行。个人觉得不用较真这三个词的区别。
        抓住这三个词的重心才好,生之安行的特点是生下来就是圣人,自自然然的就能按照良知去做。人家根本没有障碍,不需要很努力的致良知。差一点的是学之利行,更差的是困之勉行的,困勉的这样的就得人一己百,人十己千。没办法谁叫自己的障碍大,杂质多呢?生之安行也体现不需要去外面学习的意思,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良知良能是本有的,自带的。圣人的学问就只是良知良能,体认扩充而已。或者有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已,或者叫做集义。
        都是致良知,需要用的功夫不同而已。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26 20:23
        回复
          是学致良知的三个境界。困于知只能艰难的行。学习了知可以有利于行。生出了知可以安稳的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29 19:48
          收起回复
            我用素人,政客,政治家做比喻,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论语一定不能把他做为修身的道德规训;尤其注意不要把孔子的话和其他人的话混为一谈。许多后人的解释,因为涉政,所有敏感的都不会留存,所以虽然流传千年是这个面目。但是你该明白那么多出色的政治家,把他奉为圭臬,其深度不容小觑。
            “行”在我看来就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政治。普通人为了和人打交道,会选择讨好对方,但是往往所愿非所得。政客就善于拿捏人心,左右别人为几所用。而政治家,考虑所有人的共同利益最大化,更理性,也更“冷漠”,被骂是常态,个人也不会在乎,因为直道而行,无欲则刚。具体我们自己,要求真,了解事实的全部,我们不可能取悦所有人,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朋友。如果朋友亲人的选择有问题怎么办?改变他们,甚至可以骗他们。前提是你足够理性,足够多的了解事实的全部,以一个政治家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不能是一个素人的能力,糊弄的心态对待别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13 22: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