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枣庄大宗村出土了一块清代墓碑,墓主人叫”宗贻祺,字介眉“,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一位读书人,而且是国子监贡生,还是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的后裔,但史书上却并没有关于这位宗贻祺的记载。

笔者是这位墓主人的同宗后裔,给大家翻译介绍一下,这块古朴的碑文到底记载了一段什么样的感人故事呢?
译文:
回忆起老兄,和我(孔尚珖)那就是莫逆之交,认识十多年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我丝毫都没忘老兄对我的友好,这时光过去并没有多久,老兄就离开了我们,时间实在太短,现在我要将老兄生平事记录下来,凭借我们的情谊,我哪里能够推脱。

据悉,老兄名讳叫宗贻祺,字介眉,别号纯一,老兄的爷爷名宗永贞,字少台,官职是前明的省祭酒,朝堂上下对他的钦仰就像泰山北斗一样,宗永贞有两个儿子,长子宗世美;字文明,次子宗印昌,字启明,他们都是官学的读书人,宗启明就是老兄的父亲。父亲对老兄的教育既严厉又慈爱,受到了父亲的良好家教后二十岁便进入官学,被同学们所尊重。

宗启明先生在老兄你九岁的时候便去世了,老兄你悲伤异常,老兄你的弟弟宗贻禧,字介繁,你们之间非常友爱,弟弟在家料理家务,而你则是一心求取功名。三十岁那年,老兄你中了秀才,可以说是告慰了父亲的在天之灵。老兄你性格刚正不阿、从不随波逐流,也不滥交朋友,唯独喜欢与正人君子结交,与你同乡的比如钟纪功、戴介臣等都对你非常的倾慕,甚至是敬若神明,你们经常早晨一起赏花,夜晚一起赏月,经常一玩就玩到晚上,不忍分别。老兄你尤其是喜欢鼓励劝人向善,遇到人就劝导他们做人要忠孝节义,如果周围有人出现了口角或者不和,你都会去劝说重归于好,而且你还乐善好施,慷慨大方,你们同乡中有一个叫王一臣的商人,跟你说他要出门做生意但是缺钱,你马上拿出二十石的钱财借给他,丝毫没有吝啬的表现,后来王一臣始终没回家,他的母亲和弟弟跟你说愿意还钱,你还好言安慰说不回家就不要了。你姨母家的哥哥叫张鼎臣,老家在沛县(江苏徐州),他去世的早,留下六岁的儿子,张家经常受到官府徭役的轮番压榨,为此你四处奔走,动用关系,才保全你表兄的家业不至破败,现在他的儿子已经富有。
到了康熙丙寅年(1686年),山东滕州发生了饥荒,上级命令大家捐款赈济灾民,并且委派老兄你做为顾问,老兄你劝谏官府用保甲法的方式,赈济了无数难民,救活了万千百姓。
到了康熙戊寅年(1698年),又一次出现了更大的饥荒,老兄你发动了无数群众请官府开仓放粮,拯救黎民百姓,但是没能成功,为此老兄你失魂落魄了好几个月,现在像你这样的厚德之人实在太少了,但是谁能想到,老兄你竟然能因为这次请愿开仓放粮不成而思虑过度得了重病,我们得知后都很震惊,仅仅去李家集祷告神仙请求代替你生病的百姓就有数十人之多!没想到老兄你的病越来越重,转为卧床不起,每天在卧床期间探望你的人都有太多太多,几个月后你就撒手人寰,当今这个世道谁能做到如老兄你一样。
唉!你的父亲宗启明先生就是在壮年而终,而宗介眉老兄你也是在这盛年去世,两代人接踵短命,请问老天爷,这是为什么?但是我相信,厚德的君子不会消失,后代的子孙会更加贤明,你的小孩如今年七岁,他就已经在每日勤学,俨然有了一副担当天下的君子气度,将来长大之后也必将老兄你的精神发扬光大,你可以没有遗憾的去了。

宗介眉先生,生于顺治丁亥年(1647年)十一月,卒于康熙己卯年(1699年)三月十五日,享年53岁,娶妻陈氏,沛县(江苏徐州)人,岳父陈先生名陈文谟,在庚辰年(1700年)12月乙卯日安葬在祖坟,为此刻上墓志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位宗贻祺先生是一位有着担当天下苦难为己任的读书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虽说作为小人物的他有几百年的时间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其高贵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后人铭记。
撰文:小宗老师宗泽霖
编辑:棒棒

笔者是这位墓主人的同宗后裔,给大家翻译介绍一下,这块古朴的碑文到底记载了一段什么样的感人故事呢?
译文:
回忆起老兄,和我(孔尚珖)那就是莫逆之交,认识十多年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我丝毫都没忘老兄对我的友好,这时光过去并没有多久,老兄就离开了我们,时间实在太短,现在我要将老兄生平事记录下来,凭借我们的情谊,我哪里能够推脱。

据悉,老兄名讳叫宗贻祺,字介眉,别号纯一,老兄的爷爷名宗永贞,字少台,官职是前明的省祭酒,朝堂上下对他的钦仰就像泰山北斗一样,宗永贞有两个儿子,长子宗世美;字文明,次子宗印昌,字启明,他们都是官学的读书人,宗启明就是老兄的父亲。父亲对老兄的教育既严厉又慈爱,受到了父亲的良好家教后二十岁便进入官学,被同学们所尊重。

宗启明先生在老兄你九岁的时候便去世了,老兄你悲伤异常,老兄你的弟弟宗贻禧,字介繁,你们之间非常友爱,弟弟在家料理家务,而你则是一心求取功名。三十岁那年,老兄你中了秀才,可以说是告慰了父亲的在天之灵。老兄你性格刚正不阿、从不随波逐流,也不滥交朋友,唯独喜欢与正人君子结交,与你同乡的比如钟纪功、戴介臣等都对你非常的倾慕,甚至是敬若神明,你们经常早晨一起赏花,夜晚一起赏月,经常一玩就玩到晚上,不忍分别。老兄你尤其是喜欢鼓励劝人向善,遇到人就劝导他们做人要忠孝节义,如果周围有人出现了口角或者不和,你都会去劝说重归于好,而且你还乐善好施,慷慨大方,你们同乡中有一个叫王一臣的商人,跟你说他要出门做生意但是缺钱,你马上拿出二十石的钱财借给他,丝毫没有吝啬的表现,后来王一臣始终没回家,他的母亲和弟弟跟你说愿意还钱,你还好言安慰说不回家就不要了。你姨母家的哥哥叫张鼎臣,老家在沛县(江苏徐州),他去世的早,留下六岁的儿子,张家经常受到官府徭役的轮番压榨,为此你四处奔走,动用关系,才保全你表兄的家业不至破败,现在他的儿子已经富有。
到了康熙丙寅年(1686年),山东滕州发生了饥荒,上级命令大家捐款赈济灾民,并且委派老兄你做为顾问,老兄你劝谏官府用保甲法的方式,赈济了无数难民,救活了万千百姓。
到了康熙戊寅年(1698年),又一次出现了更大的饥荒,老兄你发动了无数群众请官府开仓放粮,拯救黎民百姓,但是没能成功,为此老兄你失魂落魄了好几个月,现在像你这样的厚德之人实在太少了,但是谁能想到,老兄你竟然能因为这次请愿开仓放粮不成而思虑过度得了重病,我们得知后都很震惊,仅仅去李家集祷告神仙请求代替你生病的百姓就有数十人之多!没想到老兄你的病越来越重,转为卧床不起,每天在卧床期间探望你的人都有太多太多,几个月后你就撒手人寰,当今这个世道谁能做到如老兄你一样。
唉!你的父亲宗启明先生就是在壮年而终,而宗介眉老兄你也是在这盛年去世,两代人接踵短命,请问老天爷,这是为什么?但是我相信,厚德的君子不会消失,后代的子孙会更加贤明,你的小孩如今年七岁,他就已经在每日勤学,俨然有了一副担当天下的君子气度,将来长大之后也必将老兄你的精神发扬光大,你可以没有遗憾的去了。

宗介眉先生,生于顺治丁亥年(1647年)十一月,卒于康熙己卯年(1699年)三月十五日,享年53岁,娶妻陈氏,沛县(江苏徐州)人,岳父陈先生名陈文谟,在庚辰年(1700年)12月乙卯日安葬在祖坟,为此刻上墓志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位宗贻祺先生是一位有着担当天下苦难为己任的读书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虽说作为小人物的他有几百年的时间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其高贵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后人铭记。
撰文:小宗老师宗泽霖
编辑: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