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角度讲,该函告存在以下潜在的不当之处:
费用计算透明度问题:函告中并未明确列出费用计算的详细情况,例如拖欠的20%基本热价的详细构成及计算方式。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供热公司有义务提供清晰、详细的费用清单。
恐吓性言辞:函告中使用了一些可能给用户造成心理压力的言辞,例如“若拒不执行判决,将依法申请‘限高令’”,限制你出行乘坐飞机、高铁、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等。虽然这些表述可能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但它们可能构成了对用户正常生活的不必要干扰。
法律后果的合理性:函告中列出的法律后果,如全额支付拖欠费用、违约金、诉讼费及律师费等,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单方面加重用户负担。
反制策略
要求提供详细费用清单:用户可以要求供热公司提供详细的费用计算清单,包括拖欠费用的具体构成和计算方式,以确保费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法律咨询服务: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律师可以帮助用户审查函告的合法性,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
协商与沟通:与供热公司进行积极沟通,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书面或电话方式与供热公司联系,表达自己的疑虑和要求。
投诉与举报:如果认为供热公司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相关监管机构(如城市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投诉举报。
保留证据:保留函告、与供热公司沟通的所有记录及相关费用单据等证据,以备日后可能的法律纠纷。
通过以上方式,用户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与供热公司达成合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