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半两静默如谜,入门难度较高,其历史背景、存世数量、文献稀缺导致的局限性,缺乏明确纪年文献,断代存在争议,泉友间也少有交流,写点自己的过程感悟,希望能抛砖引玉吧。
战国半两的铸造充满原始张力——圆形方孔、未修整的流铜、不一的钱文有的狂野、有的嚣张、有的乖巧。。但每处“缺陷”都是匠人持范浇铸时呼吸的痕迹,笔画如刀劈斧凿,“半两”二字不标王权,只标重量,当我们在追逐利益时,是否遗失了“半两”背后那份对价值的质朴信仰?唯有持盾护真,执矛破障,方是对战国半两最深的致敬!
早在2019年就对战国半两感兴趣想学习和收藏战国半两,当地的氛围还是以明清为主加上市场根本没有战国半两,就搁置了,2024年6月还是被战国半两的魅力所吸引,且身边没有玩战国半两的泉友,对真伪鉴别、文字风格等只能在园地、华夏、半两吧(半两吧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强烈推荐)等学习欣赏,8月在华夏拍得第一枚战国半两(图一)当时不太懂只是便宜想清理练练手,到手清理时感觉就跟赌博一样的,还好笔画都在,但是左边边道腐蚀了,那就盘它!盘玩至今。。同时认识了几个半两泉友,尤其感谢张扬泉友,十分热心亦师亦友,学习中我在各平台翻看、竞拍,10月在园地又拍得一枚(图二)转评级82分,而后边学边淘小有所获,而到这只是开始。。
它曾在古人手中流转,或随秦军埋入征途的尘土。触摸它凹凸的文字,仿佛能听见集市上的喧哗、秦军铁骑的马蹄。这种“与古人共持一物”的时空交错感,是一种跨越千年的精神共振!更是一声跨越千年的战吼。
“汝等还能战否?!”
能还是不能?看大伙往后发的精品赏析和学术帖。
请泉友、前辈多多指教,我的砖抛了期待大佬的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