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77,563贴子:16,756,343

我的哲学人生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要吞楼住的帖子 哼!
该从哪说起呢?就从佛教的两句偈语来开始吧“淫性本是净性因 除淫便是净性身”。万恶淫为首 我在想吧里的大神有戒的很彻底的 那么应该有开悟的净性身高人存在 所以发上来看看有没有机缘能碰到 来为我开解一下我的问题。
楼主同办公室里有个同事 去年刚搬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 一天 单位停水 他让我去隔壁楼打桶纯净水 因为隔壁楼没电梯拎一桶水也很累 我说到隔壁一层打纯净水就行了 他说一楼水不好让我到五楼打 我也没惯着他 直接打了一楼的回来 完了人家没喝 整桶倒了。一天 他正在扫地 当时我们办公室有三个短发男人 就突然很生气对着我说 地上有长头发问是不是我带进来的。 一天 我正吃桶面 说我不要吧唧嘴。一天 他刚去了厕所回来 不知道看见谁拉的屎没冲干净 直接对着我说让我上完厕所大便冲干净(楼主上完大厕从来不恶心别人)。一天 我玩游戏有点声音并不大 他说我声音大吵着他睡觉了(他每天开着手机不小的声音听小说睡觉)。一天 楼主正睡午觉被口哨声惊醒 接着又睡着了又被口哨声惊醒(楼主睡觉打呼噜) 他在专门吹口哨。今天中午他睡觉 我和我老婆视频聊天(总共没聊5分钟) 楼主耳背再加上他用手机放小说 楼主和老婆的说话声音大了点 就听见小说的声音被直接放到很大 很嘈杂的那种。楼主现在打字哭笑不得很无语 佛家说的吃喝拉撒睡他全要管。管天管地你还能管人拉屎放屁?是的你没看错 他真下手了。宝宝无奈 宝宝苦 宝宝烦。
楼主活到现在所参悟的人生哲学观是这样的(就是日本动画片里所说的终极奥义)。有缘者得之。其实还是希望跟上楼主思路看懂得人越少越好 因为也许是楼主自负吧 怕此文泄露天机 恐遭天谴。当然如果你看了后哈哈一笑认为不过如此楼主会很高兴的(那表明楼主很安全)。然而 楼主又在想佛家说的法布施 这样做算不算呢?楼主也很纠结这到底算泄露天机呢(当然如果各位看官认为是楼主自视甚高的话反而楼主还真的挺高兴的)还是算法布施。也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坏 不管了 尽人事听天命吧。
从哪切入呢?对 首先说前提条件 问你自己一个问题 你是一个信前世 今生 来世的人吗?不信的话我也没办法 从这就请划走吧别浪费时间。经常能从各种途径听到这句话“老天真是不公呀”。我的人生哲学观就从这句话开始讲述。老天是绝对的公平的 老天是绝对的公平的 老天是绝对的公平的 重要的话说三遍。人们所说的不公是以人类社会的视角来看问题的 然而以东方的上天视角和西方的上帝视角来看 上天是绝对的公平。人们只是看到当世的 眼前的幸福或痛苦 就会说谁谁谁这一辈子真幸福或真命苦 老天为何对他人如此的好对自己却如此不公? 你是否忘记了你有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你是人类?你是时时刻刻站在人类社会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换做上帝视角看会怎么样呢?你此生幸福也许就是你上辈子吃苦积德积福换来的 或许你这辈子把福享尽了 下辈子总体来说就不幸福了 也许下辈子不幸福吃了很多苦积攒下因缘 下下辈子又幸福了 人只会吃一时苦一世苦 又不是生生世世吃苦 同理 人也只会享一时福或一世福 又不会生生世世享福 总的看来老天是绝对公平的 清醒点 明白了吗?善恶因果就这样会往复流转下去 不会停歇 不停的变化。又或者说谁谁谁当大官赚大钱有权有势看着让人羡慕对吧?其实不用。羡慕的人是使用人的视角看的 而实际上你看到他们的家庭婚姻关系了吗?看到他们的子女生活事业爱情怎么样了吗?看到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怎么样了吗?看到他们的子子孙孙怎么样了吗?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你短期内看不到或者这一生都没机会看到的 楼主想跟你说上天是公平的 对每一个人都是绝对绝对的公平 你只是看到了有权有势人的光鲜一面 并不能看到或者来不及看到有问题的一面 再说人家也没傻到有意把家丑外扬对吧?还有说好人不长命 恶人活千年的 你能看到那人人皆知的所谓的好人上辈子做了什么恶事或者这辈子做了哪些只有天知地知的恶事吗?也许上天把他收了是因为他这辈子种了善缘消了罪业来世就能享人类社会所说的福了呢?你能说老天瞎了眼了不公平吗?也许下辈子不行接着受苦下下辈子就享福了呢也说不定?都是佛家说的轮回啊!就算是每个人这一世来说也经常能听到别人说谁谁谁吃了大半辈子的苦晚年享福了或者谁谁谁享了大半辈子的福晚景凄凉对吧?这是你能从你短短的一生能经常听到看到的例子(而看不到的还有很多)。所以说老天是绝对的公平的 哪有让你白吃得苦又哪有让你白享的福呢?过往 现在以及未来每一步都算数 苦尽甘来 甜净苦来 物极必反 流转不息。
单独说说所谓的吃亏占便宜论和傻人聪明论。你吃了小亏了很恼怒吃了大亏很生气对吧?你占了小便宜暗自沾沾自喜占了大便宜很开心高兴对吧?请记住“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 你仔细体会感悟就会发现你在这方面吃了亏老天就会在适当时给你在那方面补回来 而你在这方面占得便宜越大老天就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3-23 14:40回复
    单独说说所谓的吃亏占便宜论和傻人聪明论。你吃了小亏了很恼怒吃了大亏很生气对吧?你占了小便宜暗自沾沾自喜占了大便宜很开心高兴对吧?请记住“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 你仔细体会感悟就会发现你在这方面吃了亏老天就会在适当时给你在那方面补回来 而你在这方面占得便宜越大老天就会在你不经意间悄悄地在那方面让你消耗掉某些东西(包括钱财) 所以占便宜的最终是真占了便宜了吗?而吃亏的最终是真吃亏了吗?只是后天的习性蒙蔽了你先天的真性了 人类颠倒妄念才看不到自己本有的真性 所以佛家要求明心见性即见如来 懂了吗?老天公平得很呐。最想表达的是聪明人和傻人的争论 世界上本没有傻人也没有聪明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经常听到人们议论谁谁谁真的很精明很聪明 谁谁谁很傻对吧?老天给聪明人和傻人的福是一样多的 聪明的人提前夺了天机享了福却失去了后天的造化 这就是你经常听说的所谓的英年早逝 很多很聪明的人或小或青年最多中年就走了人就没了 在人类看来这是悲事是不幸的事 可对于老天来说只是这些人在人间的福已经提前用尽在人间的使命已经完成而收回去罢了 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我也不知道。 再说傻人 傻人没夺天机没用完自己的福分所以都留给后天的造化了 这就是你经常听说的傻人有傻福 所以说傻是真傻吗?聪明是真聪明吗?那只是你站在人类的角度看而已 站在老天看来都一样没有傻人和聪明人之分 老天确实很公平。我想表达的一个道理:真正的智慧圆融无碍 无差别 不二分。
    站在人类自身这一世而言 说白了好也罢坏也罢都是命 但假如老天开口说话 他会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而且是绝对的公平。对上天来说没有善恶好坏之分 只要达到了我们所谓的量变到质变法则的极善和极恶的那个点都会被带走 这就是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我知道你未必信 你会说我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并且无法被证实 没办法 反正我自己是信了 也没关系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和历练 也许在你将来的人生道路上的某个时点或节点你信了也不无可能 时间会告诉你答案也会告诉我答案。
    这就是我想说的我活到现在为止的最高哲学人生观 我的精神养料 用大白话讲出来不知有谁能共情?又能共情几分?楼主还想说的是很多悟到的东西是用语言表达不清楚或者表达不出来的 好想能把全部的思想都用文字表现出来 还有一大堆思想啊好多好多好可惜。 好了 我的问题来了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请万能的吧友大声告诉我 哈哈哈哈!
    严肃认真点 不开玩笑了 回到开头 做了这麽多铺垫 我真正需要被开解的问题是:从以上我论述的观点来说 我觉得自己至少也算半个开悟的人了 从大体上来说也算懂得世事无常 人世间的冷暖和公平不公平的事也算看的相对通透了 可我为什么还是放不下 为什么放不彻底 为什么还被世事所缠绕 烦不胜烦?就诸如上面我讲的同事那个例子还有别的人事还是会烦劳我心 为什么我感觉自己看通透了又没做到潇洒转身而去?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开悟了又放不下尘劳?我在想 难道仅仅因为我是一个人类吗?我该怎样?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3-23 14:52
    回复
      儒家:尽人事听天命 必有事焉而勿正
      佛家:因上努力 果上随缘 改变不能接受的事而后接受不能改变的事
      道家:上善若水 为而不争
      格言: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以上说法基本表达一个意思 不同的表达方式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3-23 15:24
      收起回复
        做了好事留名现世现报得到名利称作攒阳善 而不被人所知只有天知地知叫积阴德 给自己来世和后世子孙积福德 所以做好事后不用刻意其心
        怎么都一样
        真正的智慧圆融无碍 无差别 不二分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3-23 15:30
        回复
          你看地球上万事万物都在有规律的循环 花开花落又花开花落 月圆月缺又月圆月缺 四季流转 春夏秋冬继而又春夏秋冬 人作为规律的一部分也是会循环的 在释家叫做轮回 人是有前世今生的 失去的只是记忆 连续不断的是因果 因果会不停流转下去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3-23 15:36
          回复
            按理来说 我应该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样才有最好的效果 以上只是一部分思想 欢迎同仁敞开交流 只有这样才能兼收并蓄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3-23 17:53
            回复
              好多内容,大概看了一下,我就其中一个观点谈下我的看法。你说老天是绝对公正的。ok,老天是谁?叫什么?有什么样的属性?你有确实的信心认为他是存在的吗?怎么联系他?楼主你如果能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才可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3-23 19:42
              收起回复
                楼主,想一想: 若每个人都按照佛教的观念修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绝后啦!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23 20:40
                收起回复
                  老梁说佛的邪淫是对外人,对自己的老婆是没有这个说法的,荤也不是指肉,是指葱姜蒜等有气味的食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23 21:19
                  收起回复
                    没仔细看,太多了
                    一切本就是相对统一又彼此融合的
                    绝对的唯物与唯心都不合适
                    人要在感性与理性中寻找平衡,这个平衡应该略偏向于精神,又不可脱离物质
                    我的方法是:思之途,分合以寻;分以主客心物为系;合以自感利欲为存。
                    主客心物:主观、客观、精神、物质;自感利欲:存在、感知、利益、欲望
                    --------
                    这段文字似乎在探讨思维过程中的“分”与“合”两种方式,并进一步将“分”与“合”分别与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
                    1. **思之途,分合以寻**:
                    思考的路径可以通过“分”与“合”两种方式展开。“分”是分析、分解,将事物拆解为更小的部分;“合”是综合、整合,将不同的部分或视角统一起来。
                    2. **分以主客心物为系**:
                    “分”的方式以“主客心物”为线索,即从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式强调将事物从不同的维度拆解,比如从主观感受与客观事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对立关系入手。
                    3. **合以自感利欲为存**:
                    “合”的方式则以“自感利欲”为基础,即从存在、感知、利益、欲望的角度进行综合。这种综合方式关注的是个体或整体的存在状态、感知体验、利益需求和欲望驱动,试图将这些因素统一起来理解事物的本质。
                    4. **主客心物**:
                    - 主观:个体的内在感受、观点和意识。
                    - 客观:外在的事实、现象和规律。
                    - 精神:思想、情感、意志等非物质层面的存在。
                    - 物质:具体的、可感知的物理实体。
                    5. **自感利欲**:
                    - 存在:事物的本质或状态。
                    - 感知:对事物的觉察和体验。
                    - 利益:与个体或群体相关的实际好处。
                    - 欲望:内在的驱动力或需求。
                    **总结**:
                    这段文字揭示了思考的两种路径:
                    - “分”是通过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关系来分析问题;
                    - “合”则是从存在、感知、利益、欲望的角度综合理解事物的整体性。
                    这种分合的方式可能旨在平衡理性分析与感性综合,从而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IP属地:辽宁11楼2025-03-23 21:59
                    收起回复
                      做好事不留名是对的。但逻辑是错的,积阴德的目的不是给自己来世荣华富贵做准备,给子孙留福荫是对的,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目的。积德的目的是抵自己的过错,抵自己的罪。世间的法律只是影子,每个人死后都会迎来绝对公平的审判,如果你积累了很多阴德,那么就可以抵消不至于判死的轻罪。不至于灵魂受永远的煎熬。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3-24 09:53
                      收起回复
                        回答你的疑问。
                        问:
                        为什么还是放不下 为什么放不彻底 为什么还被世事所缠绕 烦不胜烦?就诸如上面我讲的同事那个例子还有别的人事还是会烦劳我心 为什么我感觉自己看通透了又没做到潇洒转身而去?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开悟了又放不下尘劳?我在想 难道仅仅因为我是一个人类吗?我该怎样?
                        答:
                        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学佛先学儒,这是佛门里很多前辈的提倡。
                        为什么?
                        因为任何理论落到实处,都要考虑人能不能接受和执行。人有衣食住行的需求,而这些靠你自己又不能全部解决,就只能靠别人。靠别人,就不得不容纳别人与你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生活习惯。那么,当你的观点和习惯与他人产生冲突时,怎么解决?儒家提供了解决的方法: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就以法律和讲道理给对方定规矩定底线,以保全自身。
                        以德报德:遭遇困难得到他人的帮助时,以后就加倍的报答对方。
                        做到以上的要求,这才是身为一个凡夫,你能做的最合理的反应。这也就是所谓的天道。与你理解的天道有根本的不同。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3-24 12:22
                        收起回复
                          从你发的一大段与同事的相处日常中可以看出,弄所总结的“哲学人生观”,主要的论点是基于佛教的生死轮回,善恶有报,同时还用老子的道德经所说的“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来验证一个道理,一个天道,就是人在某处吃点亏,上天会在其他地方找补回来,善恶因果是不停地流转的。不知道总结的对不对?我个人认为:大概意思是没多大问题的。既然你写了这么多文字,我也是恰好有缘看见,并自许已得道,正在证道。我就用佛教的语言来和你说说。佛教虽然讲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但根本的本质,用西哲来说,就是四个字,叫“缘起性空”,释迦摩尼的智慧是让迷迷众生能了生死,得解脱,放下我执,万事万物只有一个空理,不要被假相迷惑,要让我们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每个人都执迷于五蕴的这个我,患得患失,可这个五蕴之我却是个假我,是因为前世的业力导致再入轮回,今生投胎做人,但如果不能觉悟,只会死后再次轮回,所谓善恶有报,说的是今生做善事,来世得福报,但这不是佛教的本意,释迦摩尼是希望我们每个人可以超越生死轮回,能证得涅槃寂灭。从你发的一大段与同事的日常吃亏事件,可见你还是放在心上,没有放下执着,并且给自己的这种行为找个借口,说自己领悟了某个真义,这里是在法布施。其实你是迷了,要放下与同事的争执,他也是迷迷众生中的一个迷者,你既然信生死轮回,善恶有报,最好的办法是先跟他说明你自己认知上的执着,坦诚说明自己的错,不要再去争执谁对谁错,如果真的想要获得大福报,请参照大乘佛教中的般若六度之忍辱,对同事这般的迷者要忍让,这就是忍辱。而你在忍辱过程中,面对同事的贪嗔痴,在你心中,会自然生出一份的慈悲之情,这才是参悟佛理,这才可以让你铲除内心烦恼,得到真正的解脱。至于你说的善恶有报,生死轮回,得到的只是福报,那是在舍本求末而已。至于,老子所说的天之道,人之道,只能这么跟你说: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源流都可以参考《周易》,即《周易》中的一句“天地大德曰生”,天之道就是生生不息,而人之道是人为做作,是老子所不喜,而你把这个和佛教联系在一起,当成你的哲学人生观,只能说你歪打正着,因为佛教和老子,以及《周易》都说明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真理,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的,而变化本身也是在变化的,释迦摩尼得出的结论是万事万物本空,老子得出的是反着道之用。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3-24 20:31
                          收起回复
                            谢谢美言。我现在理解最深刻的话,其实有2句,也是我所要去论证的道。我个人目前所悟得的道,不是一句话,而是2句话,这2句话也是先后得到,可互相验证。第一句话是这个世界是不停变化的,连变化本身都在不停变化,这句话我在回复你的时候说了。第二句话是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刚上面说的世界是包含人能感知到的一切,其中自然包括人本身。而人的认知,是包括所有活着的与所有死去的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不完善。这2句话可以互相验证,因为世界在变化,人难免一死,人活不到世界停止变化的那刻,导致人只能有限认知;因为人的认知有限,看到的世界虽然是一直在变化,但站在个人角度,认为世界的一切是有某种规律在背后,于是有很多人自认为理解了世界,抓住了天道,可惜他们都是在盲人摸象,而盲人虽然盲,却自认为自己眼界开阔,思维卓越,给这个世界加上自己的定义和想象,然后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盲人。希望这2句话能给你一些启示。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3-25 21:32
                            收起回复
                              关于第一句话:这个世界是不停变化的,连变化本身都在变化。有必要再说明下,防止一些人走入迷途,会举例子,说1+1=2就不变,还有如果一切都在变化,那怎么能用语言来进行指称对象?去说关于变化的道理?其实我这里说的变化:一方面是相较于人的有限认知来说的,人总是喜欢追根问底,喜欢探寻本质,把一些规律变化的事物看成是不变的,并以此形成了某种执着,我所说的变化就是相对于这种执着的不变来说的。另一方面,变化的过程可以是忽慢忽快,或者可以在变化中保持一段时间的恒常,但这变化本身并没有什么规律,至少对于人类而言。我不是说变化只有这一种情况,就是今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明天太阳突然从西方升起,此刻得到的知识,下一刻全部被更改,我只是想说,当你想着一切是可控的,不变的,这个世界是按某种规律运行的时候,其背后的实际情况是一切都在变化,只不过有的变化能被人察觉,有的变化不能被人察觉罢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3-25 22: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