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二次元缅北,赛博贫民窟,流量绞肉机罢了。”
1.“用爱发电的坟场”
UP主为情怀发电,平台用算法抽血——激励计划砍一刀,创作分成抠成渣,中小UP主活得像赛博佃农;头部UP接商单恰烂钱,观众骂“变质了”,平台躲在后面数钱。
2.“缝合怪乐园”
二次元起家,却硬蹭三次元:鬼畜区凉了,知识区卷成知乎平替,生活区全是厕所段子;“去二次元化”又舍不得摇钱树,漫展照办、手办照卖,老用户被榨干情怀后一脚踢开。
3.“审核双标屠宰场”
用户穿JK跳舞算软色情,官方推擦边虚拟主播;普通人发时政立刻404,大UP洗稿抄袭能上热门;“社区公约”写满理想主义,执行起来全是生意。
4.“Z世代韭菜大棚”
一边卖“为爱买单”的信仰(高溢价周边),一边搞粉圈式提纯(装扮、弹幕等级);年轻人以为在参与文化,实际在给陈睿的保时捷加油。
5.“互联网精神分裂症晚期”
口号喊“哔哩哔哩干杯”,现实是“大会员续费”;既要当“年轻人的乌托邦”,又想学抖音快手的下沉市场;最后变成四不像——老用户觉得变味,新用户觉得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