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吧 关注:6,015贴子:128,100
  • 2回复贴,共1

【艳冠群芳🌨冷香美人】国色•时女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任是无情亦动人#❄️#好风频借力#
“我以我血荐轩辕,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2 11:54回复
    宝卿实在是被太多人误解了,她是绝世美人,嫉恶世俗,淡泊名利,清净自洁,是水作的骨肉,是山川日月之精秀。
    我以我血荐轩辕,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我一直觉得宝姐姐用“金蝉脱壳”之法用的很妙,脂砚斋也如是说。宝钗意外偷听到小红和坠儿的谈话,又眼见她们要推开窗来,就心想:“这一开了槅子,见我在这里,她们岂不臊了?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一个丫鬟怨恨主子,还能有胆量,有本事去报复的?红玉和贾芸偷情,私相传递,是谁在揭谁的过儿?而且宝钗黛玉等都是小姐,就算是真的走漏了风声,听没听见又能怎么样,错只错在红玉贾芸,世人不会怜惜红玉半分,也没有任何理由怨恨钗黛等人。因为在世人看来,红玉做的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是可以掉脑袋的,就算是她被人活活打死了,都不是旁人的过错,这就是红玉自己在作,是她活该。
    宝钗抽身走时,口内说道:“一定又是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宝钗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句话来?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常躲在山子洞里,自然就容易遇见蛇啊。安身立命,不是让人怎样违反法律不被发现,而是不要违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也该自觉守法,不要明知故犯,做越过法度的无用之事,否则只会几次碰壁,被撞的遍体鳞伤。鸳鸯撞破思棋和潘又安偷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们二人海誓山盟,私传表记,忽被鸳鸯惊散。二人畏罪,一个没情没义,早已穿花度柳,从角门出去先就走了。思棋心内怀着鬼胎,茶饭无思,起居恍惚,百般支持不住,一头睡倒,奄奄的成了病了。可敬的是,在此间事被他亲外婆当着众人的面亲自拿住了时,她却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连凤姐亦觉可异,这是女性对爱情的无怨无悔,心甘情愿,所以女性远比男人想象的要坚强勇敢呢。
    而宝钗的这个处理方式,却平静而洒脱,堪称完美,这就应该是红玉跪下磕头求宝钗不要说出去再是啊。所以如果宝钗真的是心机婊的话,就应该当场撞破,不留余地,好辖制红玉的。
    至于宝钗嫁祸栽赃颦儿的笑话,我也真是受够了这些人!滴翠亭原是距颦儿的屋子最近,探春等姊妹又都在别处顽,总不能没有逻辑的替红玉掩饰吧,这叫别人怎么信服?如果滴翠亭是挨着探春等姊妹的屋子呢,宝钗自然就借着她们来处理了。宝钗是这样想的,“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注意“不但……而且……“这个句式,后者的感情是要比前者强烈的,所以在宝钗看来,自己如若撞破,红玉臊了求她保密,至多不过是让自己没趣而已。而且黛玉本来就没有听见这些闲话,当然就无话可说,红玉见黛玉没有说出去,应该对她感恩戴德才对,又怎么会恨他呢?
    不过我是真的欣赏宝钗的语言艺术,滴翠亭是个水亭子,四面俱是游廊,宝钗从潇湘馆过桥来,怎么也得几分钟。她过了桥红玉坠儿的对话才开始的,而黛玉早在红玉坠儿的对话开始之前就离开了,宝钗是在他们对话结束之后才到的,全凭个人理解,于人无涉,我也惬怀。
    而且“金蝉脱壳”是个褒义词,脂砚斋也赞宝钗处理的极妙,如果宝钗真的是处理不当,曹翁、脂批为什么要用这么多褒义色彩的词句去颂扬她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30 11:24
    回复
      曹雪芹对钗黛分别是什么态度?
      看作者的一字评就知道啊,给黛玉的是“幽”字、“痴”字,给湘云是“憨”字,紫鹃是“慧”字,袭人是“贤”字,评宝钗则是“时”字。
      看出区别了吗?淑,痴,憨,贤,慧都是列属封建社会主流对闺阁秀润的极高赞誉,时却是有意模糊性别属性的评语。
      这种对比在钗黛之间常有,如蘅芜君对潇湘妃,高士对仙姝。
      曹雪芹写黛玉是描绘一缕诗意,写宝钗是写历经千帆的自己,写宝钗笔触慎重含而不露,写黛玉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宝钗是他的本情,黛玉是他的放肆。
      林黛玉是纯美梦幻的化身,这类型之前是杜丽娘崔莺莺冯小青叶小鸾甚至潘金莲,她是世代累计下来的美学集大成者,也是巅峰。
      看黛玉的来历,仙草转世报恩人,出身于四大家族之外,她是孀亲弱弟俱无的孤女,没有家庭、婚姻、子嗣关系牵扯,一生为情,死在大厦将倾前。
      发现了没有?前期大观园理想世界的小儿女剧情,她戏份最多,给人印象最深,被津津乐道的黛玉名场面多是那时。
      红楼后期山雨欲来风满楼,黛玉的成长弧度快完成了,她的戏份越来越隐蔽,比如管家那几章,还有红楼梦非常重要传达家族兴衰那几回,她更是几乎隐形。
      林粉拿黛玉给下人赏钱,说贾府进少出多大吹特吹,其实打赏本就是贵族女子自来就懂的基本功,贾府剩个空架子无人不知,冷子兴一外人都明白。
      林黛玉是极其轻盈的存在,尽管她的智商毋庸置疑,她也确实很懂世故,别看黛玉写颂圣诗最多,表达过千里马渴望一展抱负的意思,后期劝宝玉去做正经事,但那都不是重点。
      她前世主动追随神瑛下凡,今生就只承载还泪任务,泪盈则来泪尽则去,不跟世界有多余的牵扯,只为情情。
      就跟她本体的绛珠草一样,纤弱缥缈,无需承载任何大的概念,她来如幻去如烟。
      绛珠还泪而来,她不牵扯四大家族兴衰线,千帆历经世态炎凉万境归空她都无须参与,也不会影响她的价值。
      她是风月情浓的代表,是美的概念,她燃尽生命绽放恋歌,至死不悔。
      她属于曹雪芹炫技,你看传统东方女子写到我这里就到顶了,林黛玉就直接把后人写女子堵死了,再写也写不过她了。
      而薛宝钗不是这条道上的
      曹雪芹给宝钗的定位就不是写一个概念化的传统美女,虽然薛宝钗同样有古典女性的各种意象,如杨妃之妩媚姿态、乐羊妻拾金不昧停机劝谏的德行,但不是核心。
      宝玉是作者写曾经的自己,宝钗承担的是代现在的作者发言。
      “佳人旋贴钗头胜,园父初挑雪底芹”
      作者把自己的知识阅历都给了她,十五岁的女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包罗万象。
      小姐一辈里,也只有她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活在象牙塔里等待父兄给予资源倾斜的。
      曹雪芹给了她跟外界联通,洞察世道,管理薛家的先天条件,让她能顺理成章说出自己的思考。
      探春都不知道的经验她全知道,说得出“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于利”。
      她写螃蟹诗骂官场,写柳絮词表达不屑那些为了名利嗡嗡乱舞的蜂蝶,不愿自甘堕落,愿青云直上的情操,她对宝玉都经常出言讽刺。
      这是明显的几处,她更多的戏份常常夹杂在别人的事件中展现,但是她在过程中的存在感往往又取代了别人的地位,这是暗笔。
      这些东西是空前的。在那个时代,这些本应该是男人的话,过去那些才子佳人书的佳人只要自怜自哀,宣泄春情,写点闺怨诗,为戏文神往,追随男主爱情圆满就可以了,这已经是很成功的高人气角色模板了。
      但是曹雪芹不一样,宝钗不是杜丽娘崔莺莺这些高人气模板中化来的佳人,不是让读者欢喜取乐代入的,她有力量感,不拘泥于闺阁,不屑耽于诗词咏乐,对世界有更加宏观的思考,脱离了性别桎梏。
      她的意象是笼盖天地的雪,因为雪够厚重,足够包容,又绝对冷冽,也是万境归空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
      无论是点点轻寒,默默花愁的春;
      幽梦眠长,香荷风动的夏;
      沉烟袅袅,露重霜滑的秋,最终都要归于“梨花满地不闻莺”的冬。
      故事结束在白茫茫一片的冬天,宝钗是见证这一切,在终局自守之人。
      “时宝钗”,不是贤不是慧不是淑,不是任何可以套在封建社会女性身上的一字。
      何为时?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孔子被评圣之时者,红楼梦宝黛皆尊四书,宝玉焚书独不焚四书,谤万书独不谤四书,可知曹雪芹心中孔子的地位。
      宝钗的生日是地穿节,与女娲补天有相关对应,我觉得暗暗表达了作者一种不能补天,也可补地实现人生价值。
      雪芹在扬州旧梦久已觉后,就转而为著书为闺阁昭传实现理想。
      在咏絮一片哀音中,只有宝钗的文字翻出了新意,舞出了气力,即使漂泊无根,也不会委污秽泥地,随狂风乱蝶,而是要朗朗直上蓝天,追求自我更高的境界。
      读书至此,几乎是次元壁破裂,纸上的不是薛宝钗,是曹雪芹在困境中的洒脱,是他豁达的挥毫,是作者对读者展示志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03 17: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