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战,10胜0负
1. 讨平蜀乱
剑南节度使严武奏将军崔旰为利州刺史;时蜀中新乱,山贼塞路,旰讨平之——《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唐纪四十》
2. 西山之战
吐蕃引杂羌寇西山,破柘、静等州,有诏收复。于是武遣宁将而西,既薄贼城,城皆累石,不得攻,惟东南不合者丈许,谍知之,乃为地道,再宿而拔,拓地数百里。虏众惊相谓曰:"宁,神兵也!"及还,武大悦,装七宝舆迎入成都,以夸于军。——《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四 列传第六十九》
3. 破郭英乂
英乂由是衔之,至成都数日,即诬崇俊以罪而诛之。召旰还成都,旰辞以备吐蕃,未可归,英乂愈怒,绝其馈饷以困之。旰转徙入深山,英乂自将兵攻之,声言助旰拒守。会大雪,山谷深数尺,士马冻死者甚众,旰出兵击之,英乂大败,收馀兵,才及千人而还。——《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唐纪四十》
4. 成都之战
于是帅所部五千馀人袭成都。辛亥,战于城西,英乂大败。旰遂入成都。——《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唐纪四十》
5. 梓州之战
三月,癸未,献诚与旰战于梓州,献诚军败,仅以身免,旌节皆为旰所夺。——《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唐纪四十》
6. 西山之战(二)
乙卯,西川节度使崔宁奏破吐蕃数万于西山,斩首万级,捕虏数千人。——《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
7. 大破吐蕃
辛亥,西川节度使崔宁奏破吐蕃四节度及突厥、吐谷浑、氐、羌群蛮众二十馀万,斩首万馀级。——《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
崔宁破虏故洪节度、氐、蛮、党项等兵,斩首万级,禽酋领千人,牛羊廪铠甚众,献之朝。——《新唐书卷二一六》
8. 黎、雅之战
丁酉,吐蕃寇黎、雅州;西川节度使崔宁击破之。——《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
吐蕃不得志,入掠黎、雅,于是剑南兵合南诏与战,破之,禽大笼官论器然。—《新唐书卷二一六》
9. 望汉城之战
冬,十月,乙酉,西川节度使崔宁奏大破吐蕃于望汉城。——《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
10. 大破吐蕃
丁亥,崔宁奏破吐蕃十馀万众,斩首八千馀级。——《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
1. 讨平蜀乱
剑南节度使严武奏将军崔旰为利州刺史;时蜀中新乱,山贼塞路,旰讨平之——《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唐纪四十》
2. 西山之战
吐蕃引杂羌寇西山,破柘、静等州,有诏收复。于是武遣宁将而西,既薄贼城,城皆累石,不得攻,惟东南不合者丈许,谍知之,乃为地道,再宿而拔,拓地数百里。虏众惊相谓曰:"宁,神兵也!"及还,武大悦,装七宝舆迎入成都,以夸于军。——《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四 列传第六十九》
3. 破郭英乂
英乂由是衔之,至成都数日,即诬崇俊以罪而诛之。召旰还成都,旰辞以备吐蕃,未可归,英乂愈怒,绝其馈饷以困之。旰转徙入深山,英乂自将兵攻之,声言助旰拒守。会大雪,山谷深数尺,士马冻死者甚众,旰出兵击之,英乂大败,收馀兵,才及千人而还。——《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唐纪四十》
4. 成都之战
于是帅所部五千馀人袭成都。辛亥,战于城西,英乂大败。旰遂入成都。——《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唐纪四十》
5. 梓州之战
三月,癸未,献诚与旰战于梓州,献诚军败,仅以身免,旌节皆为旰所夺。——《资治通鉴·卷二二四 唐纪四十》
6. 西山之战(二)
乙卯,西川节度使崔宁奏破吐蕃数万于西山,斩首万级,捕虏数千人。——《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
7. 大破吐蕃
辛亥,西川节度使崔宁奏破吐蕃四节度及突厥、吐谷浑、氐、羌群蛮众二十馀万,斩首万馀级。——《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
崔宁破虏故洪节度、氐、蛮、党项等兵,斩首万级,禽酋领千人,牛羊廪铠甚众,献之朝。——《新唐书卷二一六》
8. 黎、雅之战
丁酉,吐蕃寇黎、雅州;西川节度使崔宁击破之。——《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
吐蕃不得志,入掠黎、雅,于是剑南兵合南诏与战,破之,禽大笼官论器然。—《新唐书卷二一六》
9. 望汉城之战
冬,十月,乙酉,西川节度使崔宁奏大破吐蕃于望汉城。——《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
10. 大破吐蕃
丁亥,崔宁奏破吐蕃十馀万众,斩首八千馀级。——《资治通鉴·卷二二五 唐纪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