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80,047贴子:16,764,891

回复:对佛教理论的分析结果,deepseek给出的惊人评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5-03-27 11:17
回复
    你高兴就好。你这般拿着一个人造的deepseek辅助工具去评价另一个人,真的让我很无语。当然这只是我给你的定义,你大可不必在意,还有我这里是将释迦摩尼看成一个人。我想说的是:对于佛教,我给你的定义,是你完全没入门,因为你还存在我执,法执,空执,还有语言、文字执,当然还有deepseek执等等。佛教是为了让迷迷众生可以了生死,得解脱的途径,类似是一扇门,你跨过去了,可以了生死,得解脱,自然会丢下种种与佛教有关的理论、术语、说法,因为那些对你已经没用了;可如果你跨过去了,就是这样跨过去了,你好似拿着显微镜去做种种的观察、研究、论证,去证明出了佛教的理论、术语、说法等等不可靠,那也只能说明佛教并不是一个能让你了生死,得解脱的途径。你那所谓的分析,所谓的佛教理论的漏洞,只是释迦摩尼为了方便教化迷迷众生而使用的,他的目的可不是让后人能拿着deepseek,拿着现代科学,拿着西方哲学历史去做分析的时候,能做到逻辑自洽,评价完美的。以上是我给你法这个帖子的定义,请注意这只是我的定义,我个人的认知也是有限的,同样的我认为所有活着的人或者死去的人,他们的认知也是有限,再加上由人定义出来的deepseek也是有限的。扩充自己的认知,做个觉醒的人,是我的追求,祝你生活愉快。


    IP属地:安徽21楼2025-03-27 13:37
    收起回复
      所以你自己高兴就好。自娱自乐也挺好的,闲来无事找点事做,不害人只误己,就像我现在看书看的想睡觉,换个脑子,输出点文字,希望能让自己清醒点,也希望你不要去做个知识掮客。


      IP属地:安徽22楼2025-03-27 14:28
      收起回复
        我说下我个人对这个当下世界的理解,你也可以理解为世界观,希望能得到你的反驳或指正。我个人认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包括所有死去和活着的人,也包括你运用的各种由人制造出的工具;另外就是这个当下世界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只是因为人的有限认知,将一些缓慢的变化,觉察不到的变化,周期变化等的变化看成是不变化的或近似不变化的,是可以保持现状基本不变的存在,并以此创造出各种知识框架,到最后却忘记了这个变化的基础。当然也可以由这个当下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也能反证出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因为一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认知程度注定是有限的,尽管可以通过文字等信息渠道,用尽可能多的他人的认知来扩充自己的认知,这里不能用无数,因为说到底可去借鉴的他人是有限的,这里还要考虑到人类有关的认知用文字是不能传递或不能正确传递的。一些人总想着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尝试去解释着这个世界,甚至识图去改造这个世界,但可悲的是,所有死去和活着的人中,像这样去尝试解释、改造这个世界的人也是很少的,相较于已出现过的人类总数,只是寥寥数星而已。为什么不能有更多人去尝试解释、改造这个世界呢?我个人的估计,也只有很少人知道其原因。但这些都不是让我感到最可悲的。我最可悲的是,一些人总喜欢借用他人的认知,借用他人的定义,更有甚者,是借用他人的名,去把自己的思想限制住,好像不借助那些人,自己的心,自己的立场就好像没着落。说了这么多,不是想教育你,只是自己感到内心感到一点悲伤,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的认知,也许你内心是欢喜的,我也希望可以得到你的反驳或指正。


        IP属地:安徽23楼2025-03-27 15:22
        收起回复
          谢谢美言。我说你可能是个知识掮客,是因为你将图片一些文字涂鸦了,其实我的目的只是想找些人辩论辩论而已,就像到这个哲学吧来的目地一样。其实你说的理论,我并不太关心,你也大可不必涂鸦,知识是知识,智慧是智慧,如此浮躁的世界,没几个人可以知晓二者的区别的。
          现在的我正在看古希腊怀疑主义者的5个关于理性矛盾的揭示,复制如下,你也可以看看,如果看过的话可以回想下最初建立理论或知识框架的初衷:五个新论式揭示了理性的矛盾。这五个新论式是这样的:(1)千百年来,以认识世界为己任的哲学家们始终在争论着各种问题,无法形成统一的观点,这恰恰说明,世界本身是不可知的,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真理性的。(2)要确定某一个对象为真,就必须为它提供一个根据,但是这个根据本身又需要一个根据,以此类推,就会陷入根据的无穷上溯,因此我们无法论证任何问题。(3)事物总是处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既包括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也包括事物与作为观察者的我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使我们无法认识事物的真相。这种观点有点接近于现代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定理,它表明真正的客观性是不可能达到的。(4)我们要论证一个命题又不想陷入上述根据的无穷上溯,就必须假定某种公理,一旦假定了某个命题是公理,我们就可以不再追问它的根据了,因为公理本身是无须论证的。但是如果你假定了一个公理来支持你的论证,那么与你观点相反的人也同样可以假定一个相反的公理来支持他的论证,这样就会陷入一种公理的矛盾之中。比如,我要证明唯物主义的观点,我就假定了这样一条公理,即世界最初是一团混沌的物质,然后我在这条公理的基础上论证,世界上的所有东西,包括精神,都是在这些原始物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一个有神论者却同样可以假定,世界最初是由某种精神性的实体——上帝创造的,《圣经》里就明确地记载,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了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类本身。这两种公理或者假定——世界是物质的和世界是精神的——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却谁也无法驳倒谁,因为它们都是无法论证的公理,都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另一个例子更加具有说服力,大家知道,欧几里得几何学是建立在五条公理之上的,其中第五条公理表述为:过直线外一点只能做一条与该直线平行的直线。如果我们改变这条公理,提出一种相反的假设: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做无数条与该直线平行的直线,那么整个欧几里得几何学体系就会被颠覆。事实上,现代非欧几何学正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它成为一个与欧几里得几何学相矛盾、却适用于弯曲空间的宇观世界的几何学体系。由此可见,公理之间的相互矛盾与论证根据的无穷上溯一样,都表明了理性本身的困境。(5)如果我们既不能通过根据的无穷上溯,也不能通过假设一种公理来进行论证,那么就只剩下一种方法,这就是使结论与根据互为因果的方法,即用一个根据来论证结论,再反过来用这个结论来论证那个根据。但是这种方法同样令人失望,因为它明显地陷入了循环论证的陷阱之中。从以上五个新论式来看,一切理论论证都是徒劳无效的,不是深陷于根据的无穷上溯,就是无法保证对象的客观真实性;逃脱了公理之间的相互矛盾,又落入了互为因果的循环论证。因此,理性知识同样是靠不住的。这是摘抄自赵林的《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中的文字。
          不要认为我以这些文字来反驳你的理论没什么用,这其实也是今天刚好看到的内容,只是与我想到的有一些不谋而合。当然你也不要觉得,我还看这些书,也不咋地,其实我给我自己的定义,是我已经得道,现在只是在证道而已,对于中国古代主流的思想,我发现了自己的智慧,上面那2句话就是我得到的道,这个道也不是一步到位,也分了几个阶段,首先我发现世间万物遵循着生生不息的道,后来我发现世间的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只是人们习惯于这种变化,或忽视了这个缓慢变化,把变化当成某种不变,关于这点和佛教释迦摩尼那里得到验证,到后来我又发现,为什么人类会如此认知,是因为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导致其认知的有限性。我这里将我的得到的智慧写在这里,对于看到这里的人,其实只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知识,因为他的内心没有与此切合。现在的我想换个角度,去西方哲学看看,因为中国古代抽象思维缺乏,发达的是内心的感性体悟,而近代中国已落后了西方,而后全面开始引进西方哲学,这是事实,可见理性思维,抽象思维是非常有用的,让西方文明领先了东方文明,尽管这其中有着其他的原因,不能把原因全纠结在人的思想上。我今天看到上面的怀疑主义者的怀疑论点后,怀疑归怀疑,但还是认为:作为一个人还是要去立论的,还是要去追根溯源的,因为天地虽然是变化的舞台,作为顶天立地之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尽管认知有限,但怎么能不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祝你早日成为人类智慧夜空中闪烁的一颗的星。


          IP属地:安徽24楼2025-03-27 16:33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5-03-28 21:06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5-03-29 16: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