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工作是挺好的。
贷款全靠刷,工资全喂狗。
工资卡里的余额总是个零,不是月光,是都用来垫不良贷款了。农商行支行大厅里人来人往,信贷员们忙着找客户签合同。不想贷款的农户,硬塞两箱鸡蛋也得贷。没需求的养殖户,承诺垫付利息也要做。连村口卖菜的大爷,都被拉来开了手机银行。
业务系统里的数字在飞速增长。谁都知道这增长里水分不少,但月底冲数字的时候,谁还管得了那么多。
信贷员的手机里,存着上百个临时激活的账号。每到月底,这些账号就会突然活跃起来。领导只要看到数字往上涨,就不会过问这些账号背后的真相。
银行考核最严的是不良率。
为了不超标,员工们想尽办法填窟窿。把工资拿来给客户还利息,从不敢耽误。掏奖金给客户凑本金,已成习惯。大额不良贷款被分割成小额贷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个月底的深夜,总能看见信贷部的灯亮着。员工们对着电脑忙碌,为的不是业务,是在修整数据。月初工资刚发,先算一笔账。这个客户要垫多少,那个贷款要补多少,工资就这样被提前分配了。
无尽的轮回。
农商行一周七天都在营业。员工的休息早就成了摆设。
周一签合同,下午去村里做宣传。周二跑市场找客户,摸黑才能回家。周三被抓去开会培训,挤时间处理手头的活。周四应付检查,堆了一桌子的材料。周五继续补资料、擦数据。周六值班保证网点运转。周日农户也要上工,继续去村里跑业务。
农商行的业绩报表总是很好看。
存款劲升,贷款大增,不良率依然稳稳地压在2%以下。可谁又记得,那些靠员工工资养活的贷款?谁又在意,那些被迫连轴转的加班职工?谁去关心,那些因为焦虑而吃不下饭的基层员工?领导看的是漂亮的报表。员工记的是掏空的口袋。两相比较,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农商行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发的工资得留一半,万一客户要垫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随时等着处理通知。节假日从不敢远行,说不定就得加班。相亲都不敢说在银行上班,怕吓跑对象。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光鲜亮丽的农商行饭碗,现在竟然重得连口汤都喝不上。存款数字,贷款数字,不良率数字。
贷款全靠刷,工资全喂狗。
工资卡里的余额总是个零,不是月光,是都用来垫不良贷款了。农商行支行大厅里人来人往,信贷员们忙着找客户签合同。不想贷款的农户,硬塞两箱鸡蛋也得贷。没需求的养殖户,承诺垫付利息也要做。连村口卖菜的大爷,都被拉来开了手机银行。
业务系统里的数字在飞速增长。谁都知道这增长里水分不少,但月底冲数字的时候,谁还管得了那么多。
信贷员的手机里,存着上百个临时激活的账号。每到月底,这些账号就会突然活跃起来。领导只要看到数字往上涨,就不会过问这些账号背后的真相。
银行考核最严的是不良率。
为了不超标,员工们想尽办法填窟窿。把工资拿来给客户还利息,从不敢耽误。掏奖金给客户凑本金,已成习惯。大额不良贷款被分割成小额贷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个月底的深夜,总能看见信贷部的灯亮着。员工们对着电脑忙碌,为的不是业务,是在修整数据。月初工资刚发,先算一笔账。这个客户要垫多少,那个贷款要补多少,工资就这样被提前分配了。
无尽的轮回。
农商行一周七天都在营业。员工的休息早就成了摆设。
周一签合同,下午去村里做宣传。周二跑市场找客户,摸黑才能回家。周三被抓去开会培训,挤时间处理手头的活。周四应付检查,堆了一桌子的材料。周五继续补资料、擦数据。周六值班保证网点运转。周日农户也要上工,继续去村里跑业务。
农商行的业绩报表总是很好看。
存款劲升,贷款大增,不良率依然稳稳地压在2%以下。可谁又记得,那些靠员工工资养活的贷款?谁又在意,那些被迫连轴转的加班职工?谁去关心,那些因为焦虑而吃不下饭的基层员工?领导看的是漂亮的报表。员工记的是掏空的口袋。两相比较,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农商行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发的工资得留一半,万一客户要垫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随时等着处理通知。节假日从不敢远行,说不定就得加班。相亲都不敢说在银行上班,怕吓跑对象。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光鲜亮丽的农商行饭碗,现在竟然重得连口汤都喝不上。存款数字,贷款数字,不良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