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王朝有隔代修史的传统,强调历史的延继性。明初编修《元史》,就是承认元朝在历史上的正统地位,而不是某些人说的仅是陈述被人家统治;因为急于为元朝盖棺定论,质量很糙。北洋时期的柯劭忞以《元史》为底本,又参考了其他史书,编写了《新元史》。因此被称为二十五史。土木之变后,明人感到耻辱,因此否定元朝正统地位。为了推翻元修《宋史》,王洙编写了《宋史质》。该书主旨是“辟夷狄,尊中国”,不仅将辽、金皆列于夷服,更是尽削元朝年号。其作法是自崖山之战陆秀夫背少帝赵昺投海自尽之后,即以明太祖之高祖追尊德祖玄皇帝者承宋统,继之以明太祖之曾祖,继之以明太祖之祖父,继之以明太祖之父。且仿《春秋》书公在乾侯、《纲目》书帝在房州之例,于宋恭宗降元以后,岁岁书帝在某地如何如何。其书被四库馆臣贬为“荒唐悖谬,缕指难穷”“自有史籍以来,未有病狂丧心如此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