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正在进行一场“圈地”运动。
本报记者从浙江省商务厅、农业厅等部门获悉,截至今年6月,已有50万浙商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农、林、牧、渔等产业,承包土地面积300余万亩;跨省承包5000万亩土地务农开发,面积已超本省耕地,相当于再造一个浙江农业。
“进口农产品,就是进口土地和空气。”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秘书长蔡骅向本报记者指出,浙商在土地、环境、劳动力等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通过“资本输出”,用“全球化”来突破生产资料配置的时空格局。
老朱的巴西农场
20万亩土地,这是朱张金在巴西南大河洲拥有的农场。
“我已经投进3000多万美元,养了3700多头牛,还有大片的良田。”
本报记者从浙江省商务厅、农业厅等部门获悉,截至今年6月,已有50万浙商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农、林、牧、渔等产业,承包土地面积300余万亩;跨省承包5000万亩土地务农开发,面积已超本省耕地,相当于再造一个浙江农业。
“进口农产品,就是进口土地和空气。”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秘书长蔡骅向本报记者指出,浙商在土地、环境、劳动力等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通过“资本输出”,用“全球化”来突破生产资料配置的时空格局。
老朱的巴西农场
20万亩土地,这是朱张金在巴西南大河洲拥有的农场。
“我已经投进3000多万美元,养了3700多头牛,还有大片的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