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说,上上根器,有修行慧根的人,不是天天拜坲布施诵经,修行之道不在这些表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方能彻底开悟。你们可知道经文为何物?经文只是修行的指南,指路的明灯,但它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它如同指向明月的手指。大部分人却理解错了~把修行重点执于经文本身,日日诵经,只看到手指,忘却了明月。满口经文不及当下见性,长年坚持苦修的人为何诵经?为何跪拜?为何做善?若只是循例行事,即便诵遍所有经文,也不过是随声附和,世人往往以为修行就是拜坲诵经布施…却不知真正的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搬柴运水、待人接物、举手投足,样样是禅。修行不可执着于形式,诵经是为了明理和净心,借着前者智慧帮助自己了悟经中真义,很多人却在念诵中迷失了自我,表面看起来精进,其实方向走错了:内心充满妄想和祈求,如同蝴蝶虫执迷寄托于茧壳的保护~永远也无法展翅高飞。修行无它,不必刻意追求形式,唯在觉照,修行不是在寺庙中,修行不是在诵经里,生活处处是道场,举心动念皆是修行。修行在于明白自身本具坲性,不假外求,坲法求不来,它就在本心,外求犹如捧着宝珠到处求宝,经文中并无解脱之道,不要忽视了自己的本心,击破那些修行刻板印象,心不可住,就是不执着于任何境界,追求达成某种境界反而陷入了另外一种执着,修行却不执着修行,不急功近利,不执着得失,这种想法做法本身就是障碍。无所求,无所得,当下就是本自具足,把心安在当下,不追逐过去,不期盼未来,不要攀缘外境,不祈求庇护和赐予,无论得失多少都时刻保持善良,这就是最好的修行。修行并非要你艰难刻苦坚持,修行是顺其自然,回/~归本性,反照本心。复杂的反而不是修行。修行不是为了成为别人,修行不是为了成为坲菩萨,修行是为了成为最好的最真实的自己!用功太多反而增长我执,认为修行之后能达成实现某种目的和愿望~这本身就是一种执迷,当你明白一切本空的道理,执着自然就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