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中医
人体内共有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
五脏功能是藏精气;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
五脏与养生的关系: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脏功能
心: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肺:
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
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肝: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肾: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
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 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脏相生相克
五脏相生: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
五脏相克: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
意思是:心火不盛不好,先考虑肝是否生不起心火,或者肾太强克制心火,还是脾太盛泄了心火。以此类推。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
五神:魂、神明、意、魄、志。
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明、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又产生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五液:泪、汗、涎、涕、唾
《素问 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脏与五窍的关系
五窍:目、舌、口、鼻、耳。
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 、肾开窍。
五脏与五味关系
肝—酸 (走筋)、 心—苦(走血)、 脾—甘(走肉) 、肺—辛(走气)、 肾—咸(走骨)。

情志相克
大怒伤肝、大喜伤心 、大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
久视伤血(心) 、久卧伤气(肾) 、久坐上肉(脾) 、久立伤骨(肺) 、久行伤筋(肝)。
六腑与养生的关系:
胆:叫做中正之官、决断。
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胃:叫做仓廪(lin)之官,胃火盛,饥饿快,上牙痛为胃经,内廷穴;
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小肠:受盛之官,收取精华;
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大肠:传道之官,排除糟粕,下牙痛为大肠经,合谷穴 颊车穴。
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膀胱:州都之官,主气化。
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三焦:孤俯,决渎之官,通调水道,为总领五脏六腑和内条外;
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子午流注口诀》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肺寅,即寅时(凌晨3点-5点)对应的是肺经,此时肺经当令,是人体阳气的初始,也是人体气血由静变动的开始。此时不要急于起床,这样有助于阳气的生长,为白天的劳作打好基础。
大卯,即卯时(凌晨5点-7点)对应的是大肠经,此时大肠经当令,曙光初放,是起床的最好时机。先伸展肢体,接着慢慢坐起,坐在床上一会儿,并做一些养生保健的小动作,如叩齿、搓面、转肩、指弹后脑等等。然后起床洗漱,洗漱后马上喝一杯温开水,以助排便。
胃辰,即辰时(上午7点-9点)对应的是胃经,此时胃经当令,胃液分泌旺盛,是享受早餐的最佳时机。 早餐应注重营养搭配,提倡清淡、稍饱。
脾巳,即巳时(上午9点-11点)对应的是脾经,此时脾经当令,阳气最盛,可以做适量的体能锻炼,做到锻炼有道,锻炼有度。
心午,即午时(上午11点-午后1点)对应的是心经,此时心经当令。午餐时间,讲究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可先喝点汤,然后再吃饭菜,七八分饱即可。饭后漱漱口,最好午睡一小时左右。
小未,即未时(午后1-3点)对应的是小肠经,此时小肠经当令,可看书、学习、下棋、打牌、做家务。喝一杯茶,以帮助肠道吸收。
申膀,即申时(午后3-5点)对应的是膀胱经,此时膀胱经当令,应注意多喝水,让小便通畅,切忌憋尿。此时是学习和做兴趣事的最佳时间。
酉肾,即酉时(午后5-7点)对应的是肾经,此时肾经当令,气血走足少阴肾经,为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粥、少量、清谈。晚饭后少休息片刻,然后洗漱一下。
心包戌,即戌时(晚上7-9点)对应的是心包经,此时心包经当令,可上上网、看看电视。睡前用热水泡脚,不少于20分钟。
亥焦,即亥时(晚上9-11点)对应的是三焦经,此时三焦经当令,气血灌注三焦经。提倡排除杂念,静心安神,以养元气。屈膝而卧,渐渐入梦。
子胆,即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对应的是胆经,此时胆经当令,此时必须熟睡,不可熬夜。人的阳气是在优质睡眠中得以蓄积 。
丑肝,即丑时(凌晨1点-3点)对应的是肝经,此时肝经当令,肝脏在解毒造血。 良好的睡眠状态是最好的养肝保肝之法。
保持心情愉悦,正常作息,生活有规律,自然减少病痛。
人体内共有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
五脏功能是藏精气;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
五脏与养生的关系: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脏功能
心: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肺:
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
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脾: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肝: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肾: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
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 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脏相生相克
五脏相生: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
五脏相克: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
意思是:心火不盛不好,先考虑肝是否生不起心火,或者肾太强克制心火,还是脾太盛泄了心火。以此类推。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
五神:魂、神明、意、魄、志。
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明、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又产生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五液:泪、汗、涎、涕、唾
《素问 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脏与五窍的关系
五窍:目、舌、口、鼻、耳。
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 、肾开窍。
五脏与五味关系
肝—酸 (走筋)、 心—苦(走血)、 脾—甘(走肉) 、肺—辛(走气)、 肾—咸(走骨)。

情志相克
大怒伤肝、大喜伤心 、大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
久视伤血(心) 、久卧伤气(肾) 、久坐上肉(脾) 、久立伤骨(肺) 、久行伤筋(肝)。
六腑与养生的关系:
胆:叫做中正之官、决断。
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胃:叫做仓廪(lin)之官,胃火盛,饥饿快,上牙痛为胃经,内廷穴;
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小肠:受盛之官,收取精华;
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大肠:传道之官,排除糟粕,下牙痛为大肠经,合谷穴 颊车穴。
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膀胱:州都之官,主气化。
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三焦:孤俯,决渎之官,通调水道,为总领五脏六腑和内条外;
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子午流注口诀》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肺寅,即寅时(凌晨3点-5点)对应的是肺经,此时肺经当令,是人体阳气的初始,也是人体气血由静变动的开始。此时不要急于起床,这样有助于阳气的生长,为白天的劳作打好基础。
大卯,即卯时(凌晨5点-7点)对应的是大肠经,此时大肠经当令,曙光初放,是起床的最好时机。先伸展肢体,接着慢慢坐起,坐在床上一会儿,并做一些养生保健的小动作,如叩齿、搓面、转肩、指弹后脑等等。然后起床洗漱,洗漱后马上喝一杯温开水,以助排便。
胃辰,即辰时(上午7点-9点)对应的是胃经,此时胃经当令,胃液分泌旺盛,是享受早餐的最佳时机。 早餐应注重营养搭配,提倡清淡、稍饱。
脾巳,即巳时(上午9点-11点)对应的是脾经,此时脾经当令,阳气最盛,可以做适量的体能锻炼,做到锻炼有道,锻炼有度。
心午,即午时(上午11点-午后1点)对应的是心经,此时心经当令。午餐时间,讲究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可先喝点汤,然后再吃饭菜,七八分饱即可。饭后漱漱口,最好午睡一小时左右。
小未,即未时(午后1-3点)对应的是小肠经,此时小肠经当令,可看书、学习、下棋、打牌、做家务。喝一杯茶,以帮助肠道吸收。
申膀,即申时(午后3-5点)对应的是膀胱经,此时膀胱经当令,应注意多喝水,让小便通畅,切忌憋尿。此时是学习和做兴趣事的最佳时间。
酉肾,即酉时(午后5-7点)对应的是肾经,此时肾经当令,气血走足少阴肾经,为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粥、少量、清谈。晚饭后少休息片刻,然后洗漱一下。
心包戌,即戌时(晚上7-9点)对应的是心包经,此时心包经当令,可上上网、看看电视。睡前用热水泡脚,不少于20分钟。
亥焦,即亥时(晚上9-11点)对应的是三焦经,此时三焦经当令,气血灌注三焦经。提倡排除杂念,静心安神,以养元气。屈膝而卧,渐渐入梦。
子胆,即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对应的是胆经,此时胆经当令,此时必须熟睡,不可熬夜。人的阳气是在优质睡眠中得以蓄积 。
丑肝,即丑时(凌晨1点-3点)对应的是肝经,此时肝经当令,肝脏在解毒造血。 良好的睡眠状态是最好的养肝保肝之法。
保持心情愉悦,正常作息,生活有规律,自然减少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