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吧 关注:11,564贴子:279,924
  • 7回复贴,共1

分析一下魔童,以及一点点小科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叠甲:我刷了两遍电影院,我不认为哪吒是烂片
魔童哪吒内核确实太单薄了,几乎完全失去哪吒的精神实质,而且割裂感十足我其实一直是不太喜欢魔童哪吒的,我怕大家从此谈起哪吒最先想到这个形象,私以为,如果大家觉得哪吒是暴躁1敖丙是美人0那这一版就不该被归类为“哪吒”的作品,只是套了哪吒的壳子而已,实际上是导演的oc,今天才知道原来他说过剔骨削肉太过血腥,那陈塘关全灭不血腥么?这是唯一一版百姓为他而死的哪吒,而后来甚至没有一丝哀悼,被嬷成呆萌美人寡妇爹的邪龙拍拍屁股带着大家走了,哪吒没有看百姓一眼只是一味地对着敖丙说我们还年轻不知天高地厚(那句话当时尬到我了有点)不要忘却反抗的目的,哪吒反抗的目的是陈塘关百姓的性命,不是为了证明是魔又如何,如果觉得反抗能让年轻人共情,是在为年轻人发声,就该知道其实真正迫切渴求发声的声音的年轻人是没有所谓主角光环的,是没有魔童哪吒那种世间唯一的力量的,哪吒全员都是特权阶级,不是特权阶级的都死完了,陈塘关百姓的死亡却得不到一丝关注恰是底层声音被埋没的体现,反抗天命成了英雄对平凡的殖民
割裂感由此而来,同一个世界观的同一个角色,很难达成子供向的不痛不痒和现实向的沉痛惨重的,魔童是用剧情的快节奏和密集的特效让大脑无暇顾及这些,从而让观众快速忽略整部电影的大大小小的众多不合理性,从而导致百姓对魔童的所作所为和对申公豹海夜叉的批评都被“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批驳回去
再谈谈申公豹,他的反抗是失去自我性的,有家人在他就帮着做坏事不敢反抗,家人都死了他说没什么好顾忌的去反抗了,这不是自我压抑后的爆发,反倒是失去支柱后的自毁,没有反抗是为了重塑这种破而后立的崇高性,哪吒突破穿心咒也是一样的,我当时和我妈吐槽了一句“为什么非得妈死了才知道爆”,这实际上反映的是魔童的爆发并不来源于拯救的决心,而来源于失去的痛苦,这也不是反抗,而是自毁
魔童哪吒的受众明显是小孩子,小孩子在场自然会有家长陪同,要不说魔童实在是成功的商业片,不然也不会除去哪吒剔骨削肉给他一个慈父慈母,感觉大部分人做了爹妈之后智商下降了或者自我身份认同缺失,在小孩面前自己永远是爹妈的身份排在首位,都忘记自己小时也被爹妈的权威压制到想要反抗,满心满眼都是“电影不该叫小孩子反抗家长”,可是多少人小时候没有喜爱过这么一个肉身成圣说出自己无父无母天生地养的哪吒呢?所以不是慈父慈母,魔童是拿不到这么多市场的,想要培养审美,果然还是要把自我的放在社会身份的第一位
说到这个想起一首为魔童写的歌,里面台词太**了,“父母流下的泪怎么怎么,诸魔成仙怎么怎么”,好矫情啊简直是自嬷和嗲儿文学,自嬷一开始倒是没啥问题,男子作闺音其实算是一种早期自嬷(现在的自嬷可不太行啊..),但嗲儿和“男人最怕的是父亲的眼睛”一样**,明明是**压抑下失去自我的悲哀,却使出浑身解力寻求上位者轻飘飘的认可,确实没有一丁点自我,不明白为啥市场上一些父子和解的剧情有那么多男性共鸣,和抛弃家庭压抑妻儿的男性和解,是在为自己日后相同的行为提供合理性,沉醉于“中式父子的关系像君臣”自己甘愿称臣是等待有朝一日自己成为君主,两室一厅现实整出九子夺嫡的幻想魔童这么高的票房是天时地利人和没错,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太低迷了,魔童本身受众也广,但其中部分还是有人群丧失理智的狂欢导致,比如有些人喜欢给自己拔高度,“参与百亿项目”、“助力中国电影崛起”之类的,我妈甚至还说要二刷三刷,其实我看第二遍就有点看不下去了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也暗暗觉得二刷三刷很亏()但我还是推荐我同学去看,觉得不看很可惜,不过冷静过后一想来我当时也多少陷入了这种狂欢情绪,嗯…让孩子吃点更好的吧,审美观的塑造对于当代小孩来说很迫切了
下面是一点点小科普:受中国人信仰的龙一直是图腾和自然力崇拜的产物呀(时间应该归到佛教传入之前),但因为中华神话体系真的太乱了才至于那么混乱,和人辩不出所以然来佛教传入之后龙的形象改变了,如果说之前的龙是正神,那么佛教传入之后龙就变成了妖族,和被当作正神崇拜的龙是两个概念(果然翻译很重要啊,翻译成娜迦就不会有这样的争议了…),古代造的许多锁龙井也能体现出来
哦其实我想说的是哪吒在人民群众心里就是小英雄形象呀,我觉得魔童塑造的不行也是这个原因,但请不要那封神哪吒来反驳,谁都知道封神这玩意它根本不能当正统神话体系来看的,我拿开和魔童对比的一直是民间信仰里我们的英雄~小哪吒!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3-16 01:59回复
    +3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3-16 02:21
    回复
      直接把封神开除哪吒籍实在不可取,封神哪吒是目前包括闹海、传奇以及魔童在内的所有哪吒的祖宗,既然要讨论历代哪吒间的深度对比,就要带上所有版本,别为了自己的论点而搞特例
      也请你不要绑架人民群众这个概念,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喜欢的版本,不是说不喜欢闹海版哪吒的就被你开除人民籍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18 13:25
      回复
        然后魔童哪吒的精神内核和闹海、传奇都很不同,这个我承认,因为魔童哪吒从第一部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哪吒不像是救世英雄,至少前两部的这段时间都不会成长到那一部
        魔童哪吒从小就一直被陈塘关全民各种排斥,只有当哪吒开始展现强大的力量和保护陈塘关的意愿时,村民才会开始带着拜神的意愿去接触哪吒,但就算如此,他们之间仍然隔着一层壁,从第二部开头哪吒邀请大家踢毽子结果村民全缩到一边去那段就能看出来
        从头到尾,哪吒真正在意的人,除了敖丙和太乙外,也就只有他的家人,也就是爹娘和两个哥哥
        其他人既然没对他好过,自然也不用指望他能对陈塘关有多少留恋
        从第二部焚城那段哪吒的反应就能看出来,陈塘关里他真正在意的只有爹娘,村民对他来说更像是陌生人甚至是吵耳的猴子,这时候他要是义愤填膺地忽然要为村民报仇,我反而会觉得莫名其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18 13:32
        收起回复
          魔童系列的故事本就是关于神仙之间的斗争,凡人在这个故事里说得直接些,就是背景板,你要说这样子失去了《哪吒》的本心,大可不必,我觉得这反而更像是回归本心,也就是回到了封神时代的故事风格
          相比封神和西游记来看,魔童哪吒就显得很有反抗意识了,封神和西游记里,凡人干脆彻底是背景板,而哪吒也是不折不扣的仙界官员,而魔童哪吒则因为一系列机缘巧合,走上了和仙界对着干的道路,从这方面讲他的积极意味是很足的,有打破旧制度的意思在里面
          相比其他版本,闹海哪吒和传奇哪吒则是社会主义时代对哪吒的超英风格解读,因此给哪吒加上了人民卫士这一层身份,这一版本自然是所有版本里人文关怀做得最好的一部
          魔童系列从一开始定位就不像是往闹海和传奇这两部去刻画的风格,因此不建议因为这个区别就去贬低它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18 13:42
          回复


            IP属地:广东6楼2025-03-18 15: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