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吧 关注:125,220贴子:817,980
  • 0回复贴,共1
2•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光明总是被黑暗所照亮,黑暗只能被光明来显露。
“知”就是“知”,是没有能、所的,存在一个我能知,我所知的坚固意识,则已经被障碍而离开了真正的“知”。
没有了能、所,如何知?
佛说“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正如光明显示自身并显示着黑暗,所以真理即是真理的标准,也是错误的标准”。
从这个层次来看,“知”就是“不知”,去掉了“自认为”,无自,也无了他,没有了分别心,心大如海,则是全知、真知。
如此,不自以为知的“不知”就是一种“知”,因为这才有知的可能。知自己是无“能”的,也无了“所”,从而与“知”合二为一。
“知”我们通常说是“知道”,“知道”不是一个动词,是一个动宾关系的词~知“道”,然而“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说的,怎么知?
所以“知”就是“道”,“道”才是“知”,他知道,因为他心中有一个“道”。
所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所以“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


IP属地:河南1楼2025-03-15 18: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