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攻略是《料敌夜密码攻略》迄今为止的两个版本的整理版,作者将它们整合到一起,以便阅读。在整理的时候,对密码体系作了一些修订,使两个攻略在某些方面更加一致。
[料敌先机]这个技能,就技能的字面意义而言,是一个能令魏国技能有的放矢的防御性技能。然而,它的实际意义远不仅如此。
从1bz开始,先辈们就已经懂得利用[料敌先机]时贾诩的信息接收能力,他们利用这一能力,在料敌夜寻找全魏国的在外人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料敌先机]的能力还不仅限于此。人们意识到,在料敌之夜,除贾诩外,每个魏国人都可以接收信息,每个能指认的魏国人都可以发送信息,换句话说,每个魏国人在料敌之夜,理论上都拥有交流的能力。既然理论上的可行性已经被证实,剩下的就是设计出一套可行的交流方案,使得每个魏国人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案来交流。
现在,作者设计了这样一套方案。
以下,正式开始攻略的流程。
注1:请魏国全体像进行化学实验一样小心谨慎地进行本攻略的操作。本攻略需要魏国全体的配合。不过也不必缩手缩脚,只要严格按攻略行事,作者保证,最后一定能达到化学变化一般神奇的效果。
注2:注1说的不全对,本攻略毕竟不是完全无条件适用的。实战中可能出现千千万万种情况,这是攻略所不能预见的。但是,本攻略保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正常运行。
一、发现料敌,明确状况,确定信息核心
开料敌这个动作是不会告诉每个魏国人的,但是如果某夜魏国人收到了即时反馈,那一定是开了料敌。所以,发现料敌很简单,只要指认自己,然后问法官有没有即时反馈就行了。
开料敌当夜,可能有四种情况:
1、贾诩已经与杀手互识;
2、贾诩并未与杀手互识,但已与君主互识;
3、贾诩与杀手和君主都未互识,但君主与郭嘉/典韦/蔡琰已互识;
4、贾诩与杀手和君主都未互识,且君主与郭嘉/典韦/蔡琰均未互识。
这四种情况下,未抱团的魏国人(以下简称“魏国人”)所对应的行动不完全相同。因此,杀手和君主首先要向全国通报当夜属于这四种的哪一种。
具体方案是:
情况1下,由杀手指认全名单;
情况2下,由杀手刺杀全名单,君主在发现杀手刺杀自己之后指认全名单;
情况3下,同情况2;
情况4下,由杀手刺杀全名单,君主在发现杀手刺杀自己之后对全名单进行非指认行动。
注1:以下无特殊说明,“指认”均为第一个指认。例如:曹丕有1id指认郭嘉/荀彧和1id指认雅士文豪两个指认,在说“指认”时默认为指认某人为郭嘉/荀彧。
注2:以下无特殊说明,“非指认行动”均为除了第一个指认以外的任何行动。例如:郭嘉的“指认”默认为指认典韦/许褚,蔡琰/甄姬,其余行动(指认阵营,洞若观火,料事如神)都是“非指认行动”。
注3:对以上的“互识”作个说明。“互识”并不是完整的条件,完整的条件还要加上“状态还算正常”(贾诩所在小团中,除贾诩外,当夜至少能做出两种指定id的行动)。之所以加上这个条件,是了能让贾诩正常地发送信息。如果括号中的条件不满足,则视为“未互识”。
例如:贾诩和杀手互识,但上夜夏侯已瞎,张辽被八卦砸晕,导致当夜贾诩所在小团三个人只能作出一种指定id的行动(夏侯刺杀),所以在这里不能视为贾诩和杀手互识。
注4:“非指认行动”建议采取跟“指认”差别比较大的行动,容易区分开。
到此为止,魏国全体已经知道当夜的状况了。
为什么要先明确状况呢?因为要决定以谁为当夜信息的核心。
要想在保证全国信息互通的前提下最小化信息的总传递量,这个信息传递体系应该是放射状的,以一个占有信息最多的小团为核心,其他所有人只向核心汇报信息,同时只接收核心发送的信息。如果贾诩已经处于某个“状态还算正常的小团”(具体定义见上文)之中,那么毫无疑问,当夜以该小团为核心;但如果贾诩孤身一人,魏国的天然双杀手团和几乎一定会形成的曹操郭嘉团都可以担当起核心的重任。不过,由于郭嘉掌握的信息更多,所以理所当然尽可能以郭嘉团为核心。只有当曹操郭嘉团本身出现故障,甚至曹操郭嘉尚未抱团时,才需要以双杀手作为核心。选择双杀手作为备用核心的原因,无他,唯初始互识耳。下文将会看到,核心至少要有两个人。
[料敌先机]这个技能,就技能的字面意义而言,是一个能令魏国技能有的放矢的防御性技能。然而,它的实际意义远不仅如此。
从1bz开始,先辈们就已经懂得利用[料敌先机]时贾诩的信息接收能力,他们利用这一能力,在料敌夜寻找全魏国的在外人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料敌先机]的能力还不仅限于此。人们意识到,在料敌之夜,除贾诩外,每个魏国人都可以接收信息,每个能指认的魏国人都可以发送信息,换句话说,每个魏国人在料敌之夜,理论上都拥有交流的能力。既然理论上的可行性已经被证实,剩下的就是设计出一套可行的交流方案,使得每个魏国人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案来交流。
现在,作者设计了这样一套方案。
以下,正式开始攻略的流程。
注1:请魏国全体像进行化学实验一样小心谨慎地进行本攻略的操作。本攻略需要魏国全体的配合。不过也不必缩手缩脚,只要严格按攻略行事,作者保证,最后一定能达到化学变化一般神奇的效果。
注2:注1说的不全对,本攻略毕竟不是完全无条件适用的。实战中可能出现千千万万种情况,这是攻略所不能预见的。但是,本攻略保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正常运行。
一、发现料敌,明确状况,确定信息核心
开料敌这个动作是不会告诉每个魏国人的,但是如果某夜魏国人收到了即时反馈,那一定是开了料敌。所以,发现料敌很简单,只要指认自己,然后问法官有没有即时反馈就行了。
开料敌当夜,可能有四种情况:
1、贾诩已经与杀手互识;
2、贾诩并未与杀手互识,但已与君主互识;
3、贾诩与杀手和君主都未互识,但君主与郭嘉/典韦/蔡琰已互识;
4、贾诩与杀手和君主都未互识,且君主与郭嘉/典韦/蔡琰均未互识。
这四种情况下,未抱团的魏国人(以下简称“魏国人”)所对应的行动不完全相同。因此,杀手和君主首先要向全国通报当夜属于这四种的哪一种。
具体方案是:
情况1下,由杀手指认全名单;
情况2下,由杀手刺杀全名单,君主在发现杀手刺杀自己之后指认全名单;
情况3下,同情况2;
情况4下,由杀手刺杀全名单,君主在发现杀手刺杀自己之后对全名单进行非指认行动。
注1:以下无特殊说明,“指认”均为第一个指认。例如:曹丕有1id指认郭嘉/荀彧和1id指认雅士文豪两个指认,在说“指认”时默认为指认某人为郭嘉/荀彧。
注2:以下无特殊说明,“非指认行动”均为除了第一个指认以外的任何行动。例如:郭嘉的“指认”默认为指认典韦/许褚,蔡琰/甄姬,其余行动(指认阵营,洞若观火,料事如神)都是“非指认行动”。
注3:对以上的“互识”作个说明。“互识”并不是完整的条件,完整的条件还要加上“状态还算正常”(贾诩所在小团中,除贾诩外,当夜至少能做出两种指定id的行动)。之所以加上这个条件,是了能让贾诩正常地发送信息。如果括号中的条件不满足,则视为“未互识”。
例如:贾诩和杀手互识,但上夜夏侯已瞎,张辽被八卦砸晕,导致当夜贾诩所在小团三个人只能作出一种指定id的行动(夏侯刺杀),所以在这里不能视为贾诩和杀手互识。
注4:“非指认行动”建议采取跟“指认”差别比较大的行动,容易区分开。
到此为止,魏国全体已经知道当夜的状况了。
为什么要先明确状况呢?因为要决定以谁为当夜信息的核心。
要想在保证全国信息互通的前提下最小化信息的总传递量,这个信息传递体系应该是放射状的,以一个占有信息最多的小团为核心,其他所有人只向核心汇报信息,同时只接收核心发送的信息。如果贾诩已经处于某个“状态还算正常的小团”(具体定义见上文)之中,那么毫无疑问,当夜以该小团为核心;但如果贾诩孤身一人,魏国的天然双杀手团和几乎一定会形成的曹操郭嘉团都可以担当起核心的重任。不过,由于郭嘉掌握的信息更多,所以理所当然尽可能以郭嘉团为核心。只有当曹操郭嘉团本身出现故障,甚至曹操郭嘉尚未抱团时,才需要以双杀手作为核心。选择双杀手作为备用核心的原因,无他,唯初始互识耳。下文将会看到,核心至少要有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