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粟吧 关注:539贴子:4,444
  • 11回复贴,共1

我知道的老兵故事(首发于西西河中文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百度
故事准备连载,有意见请留言。


1楼2010-12-18 09:35回复
                                   (一)
       (百度和谐)马甲小时候,爹妈是修水电站的,家就住在工地上。那时侯的住宅都是一溜平房,中间的住户房间少,两边的住户房间多。马甲家住的那排房子,左边尽头是老邓家,右边是老王家,老邓头老王头都是老工人,都参加过抗美援朝,还都立过功。
    老邓老王都挺能生孩子,只不过老邓家生了六个儿子,一个闺女也没有,老王家却是清一色五个丫头,气得老王经常打老婆。老邓和老王关系极不好,彼此争吵打闹频繁(老邓太瘦,打不过老王),可邓家孩子却和王家孩子关系极好(王家老四后来还嫁给了邓家老二),所以老头打架,两边子女从不帮忙。刚开始的时候,书记还来劝架,说你们都是复员军人应该有觉悟什么的,老王眼一瞪回答:“觉悟?老子揍他就是帮他提高觉悟!”书(百度)记以后就不露面了。
    马甲小时候也不喜欢老邓,觉得他不仅小气而且爱占小便宜,比如他拿公家的红油漆去和农民换鸡,然后又把鸡卖给马甲家,比如马甲亲眼看见他在玉米地里偷粮食……现在马甲成家了才明白,三十多块钱的工资,农村老婆六个儿子,不这么做真会饿死人的。
    老王头的形象则光辉得多,他是起重工,体格强壮嗓门洪亮,他的老婆不但漂亮而且有文化,是技术科的描图员。
    老王老婆有文化,自己却没文化,他是要饭的出身。在当时,复员军人、立过战功、要饭出身,这都是响当当的招牌,所以有次马甲学校忆苦思甜,就请老王做报告。
    会场上,老王站直身体、手抚话筒、山东口音、声情并茂:“在万恶的旧社会,俺们渔民穷啊,天天吃鱼、天天吃鱼,俺腿脚利索,就去济南要饭了……”天啊,马甲家想吃鱼,得凭票、还得排队,可人家老王解(百度)放前就能天天吃鱼了。当时底下就有人嘀咕“敢情老王要饭不是因为饿,是想换换口味啊”,王家老五是马甲的小学同班,小丫头本来就不乐意她爹宣布她家要饭的事,现在再听别人这么议论,登时就气哭了。在那天的忆苦思甜大会上,高呼口号、情绪激动的人很多,但真正流出热泪的,估计就她一个人。
    


    2楼2010-12-18 09:45
    回复
      老王家虽然只生产闺女,但老王却很喜欢别人家的小子,所以马甲得以时常出入王家,混吃混喝。老王盲目崇拜知识分子,对马甲爹妈这样的穷酸老九卑躬屈膝,却很少讲自己打仗的事,若是问他,也只是说“老子是皮定均的队伍”。碰巧有次老王饭后得意,才讲到他立功的经过。
      那是在西圣山战役中,老王他们连奉命去攻击一个山头阵地。“说是一个连,其实比现在两个连的人还多。而且那个山头已经争夺过好几次了,所以虽然是晚上,大家也知道往哪里冲”。“怎么冲锋?就是跑呗。使劲跑,也不打枪,打枪打炮是后面部队的事,我们就是跑,先跑到山上再说”。
      


      3楼2010-12-18 09:56
      回复
        赶上直播了?
        搬凳子 听故事


        4楼2010-12-18 12:12
        回复
          我在其他网友处看到的,觉得还可以,所以转发;但不容易发上来,后边我链接上来算了。
          英雄其实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因为他们作出了不普通的有益于人民的事,所以成为了英雄。


          5楼2010-12-18 12:49
          回复
            谢谢小胖,还是吧主力量大。


            14楼2010-12-19 09:23
            回复
                                               (四下)
              53年上半年,上甘岭地区的作战方式主要是坑道防御,据老邓描述,坑道是建在山背后的,有大有小,大的能藏一个连,小的只能躲几个人。平时部队都在坑道里,山脊的阵地上只留几组观察哨,除了固定观察哨,还有流动的侦察小组(这“流动侦察小组”或许就是现在所宣传的阻击手?),放观察哨的一般都是有经验的老兵,老邓这样的新兵能参加这个任务,是因为他“有时间”。那时侯,全连上下谁都没有手表,连级干部掌握时间要也靠闹钟,而闹钟就装在个木盒子里,由通讯员挎着(连长问:“时间?”,通讯员就赶紧往木头盒子里看一眼)。通讯员的另一个宝贝是手电筒。所以他日常三件事就是擦枪、检查电池、给闹钟上发条。老邓说,当通讯员的最怕摔跤了,因为一个跟头下去,人伤了没什么,闹钟和电筒可都是带玻璃的宝贝,摔坏了可不得了。
              各观察哨位需要掌握时间,由于老邓这时已是指导员的通讯员,于是他就带着盒子闹钟参加值班了。老邓当通讯员的原因有两个版本。以老朱的说法是,他们这批补充兵源四川人多,山东人少,而70师的连营级干部大多是山东人,所以老邓当通讯员是因为了老乡的缘故。可按老邓自己的说法,他当通讯员是因为他会用留声机。原来,老邓到连队报到的时候,连长和指导员正为一个洋玩意伤脑筋,前几天,兄弟连队搞了次成功的夜袭,弄回不少好东西,他们连长跑去“分浮财”,别的没要,就抱回来一台留声机,连长和指导员都知道这是个能唱歌的机器,可就是怎么摇它也不响。老邓毕竟当过车马店的少掌柜,见过世面,在旁边看了一会,忍不住告诉长官,留声机是需要唱片配合的,没有那个圆盘盘,这台机器唱不了歌。连长和指导员一听,恍然大悟,连夸老邓聪明,决心把他留在身边好好培养,于是乎,老邓就当上了指导员的通讯员。
              那天晚上,老邓参值的观察哨,位置在2号阵地的最西侧,差不多属于下甘岭与上甘岭的结合部。哨位上除了老邓,还有一个姓魏的班长以及另外一个战士。朝鲜的2月份是很冷的,夜里4点20分,就在老邓被冻得木头木脑、不知所措的时候,魏班长忽然悄声说“注意听,好象有动静……”
              


              16楼2010-12-19 12:35
              回复
                                              (五下)
                老邓他们一开打,对面的上甘岭侧翼阵地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也就跟着打,他们那边还有门六零炮,咣咣地直往山谷里炸。可奇怪的是,山上打得这么热闹,山坡底下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不一会,老邓他们连长跑来了,问怎么回事,魏班长说坡下面有敌人,连长说先别打了我看看情况,于是大家都住了手趴在坡沿上树起耳朵,听了半天,没发现异常啊。魏班长说刚才是有敌人的有动静的他们俩都听见了的,老邓一面跟着点头一面心里犯嘀咕。连长说刚才有动静现在怎么反而没有了难道敌人都被你消灭完了?正说着,指导员来了,说指挥部在电台里问情况呢,连长说:“什么情况?八成是这几个二百五搞错了!”等到天亮,山坡下面果然什么人也没有,连长火大了,把魏班长臭骂一顿,老邓也就只好窝窝囊囊地回坑道睡觉去。
                一觉醒来,老邓看见指导员笑嘻嘻地坐在旁边,隆重地端过来一杯糖开水,并且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夸奖说:“小伙子,不错,不错啊”,把老邓闹了个莫名其妙。
                原来,昨晚山坡下确实有一股敌人,他们本是准备袭击对面上甘岭侧翼阵地的,没曾想却被下甘岭2号阵地的老邓他们发现了,观察哨一开打,对面上甘岭方面也有防备了,敌人见无机可趁就撤退了。守备上甘岭侧翼阵地的是24军的另一个师,他们的侦察小组看见撤退的敌人有两百多人,还拖带了十几具尸体,那边的部队把这个情况通报给了70师,师长很高兴,表扬了老邓他们连。三个“二百五”给连里增了光,连长指导员自然十分欢喜,结果是,魏班长记功一次,老邓和另一个战士各得一个大表扬(据老朱介绍,这表扬分大表扬和小表扬,小表扬是开会表扬,不记入档案,大表扬则要上报嘉奖,差不多就是立功的意思了)。
                呵呵,老邓第一次打仗,连敌人是什么样都没看见,就立了一功,不能不说是个福将啊。
                冬天过去,天气逐渐变热了,到端午节的时候,老邓已在上甘岭前线战斗了四个月。这期间,老邓又打了多少仗,他没讲,马甲也不知道,不过据老邓说这四个月他们连队曾经换下来休整了两次,那个魏班长也牺牲了,可见战斗是十分残酷的。
                端午节的时候,老邓他们防守的是上甘岭的东南阵地。那一天,祖国慰问团送来了好多东西,除了苹果,还有日记本、针线包、毛巾。大家都乐意要笔记本,因为那里面一般都有封信,闹好了还可能有张照片什么的。“我分了条毛巾,上面绣了个红五星。日记本没得到,要的人太多。也是怪呢,越是不识字的人越是喜欢那本本,拿着封信到处求别人念”。老邓如是说。
                在坑道里天天吃饼干,缺维生素,所以苹果是好东西,一人分一个,剩下的由指导员统一管理,保管苹果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指导员的通讯员老邓的头上了。
                端午节中午,老邓正在坑道里忙着往弹药箱子里收拾苹果,炮响了,密集的炮火震得坑道里尘土飞扬。打了几个月的仗,老邓当然知道这是敌人要进攻了,可是,当时他并不知道,这将是他参加的最后一次战斗。
                


                18楼2010-12-23 10:12
                回复
                  还是发个链接自己看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5b411010004c8.html


                  19楼2010-12-24 10:43
                  回复
                    西西河是个不错的论坛,不过最近少去了,呵呵呵。


                    IP属地:四川20楼2011-12-24 14:44
                    回复


                      IP属地:四川21楼2011-12-24 15:04
                      回复
                        今天当上大吧主了,准备好好经营这个贴吧。


                        IP属地:四川22楼2012-01-04 2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