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互作蛋白如何筛选?
🔬国刊之光《STTT》:分子互作蛋白筛选,从机制到验证全流程。
🌟 STEP1:锁定调控层级——先排除转录干扰!
✔️ 现象:复发性组织+TMZ耐药细胞中,ITPKB蛋白(非mRNA)显著升高(图1a-b)→暗示是转录后调控(比如降解减少/稳定性增加)。
💡 划重点:若mRNA与蛋白表达趋势不一致,优先考虑翻译后修饰(泛素化、磷酸化等)或蛋白互作调控!
🌟 STEP2:互作泛素酶筛选——CoIP-MS挖出关键“剪刀手”
🔎 技术流:用CoIP-MS钓取ITPKB的互作蛋白,锁定泛素连接酶Trim25(图1c)→ 泛素酶=调控蛋白“寿命”的开关!
💡 小白贴士:泛素连接酶负责给靶蛋白“贴死亡标签”,若互作减弱→靶蛋白积累(比如耐药细胞中ITPKB升高)
🌟 STEP3:互作验证——内外源实验双保险!
✅ 内源验证:anti-Trim25抗体做CoIP→耐药细胞中Trim25与ITPKB结合更弱(图1d);TMZ处理敏感细胞后,互作也减弱(图1e)→ 环境压力破坏二者互作!
✅ 外源验证:过表达Trim25+ITPKB,TMZ处理依旧削弱互作(图1f)→ 排除内源表达量干扰,实锤互作真实性! ⚠️ 避坑指南:内源验证更贴近生理状态,外源实验可强化信号,双管齐下让人无话可说!
🌟 STEP4:关键结构域互作验证 ——拆解蛋白找“接头”
🔧 策略:构建ITPKB截短突变体(比如激酶结构域缺失体),CoIP检测发现激酶结构域是结合Trim25的必备条件(图1g-h)→ 功能域锁定成功! 💡 延申思考:若激酶域参与互作,可能影响ITPKB的酶活或稳定性→ 可进一步检测磷酸化水平或蛋白半衰期!
📌 总结高分逻辑链
1️⃣ 表型入手:先明确蛋白(非mRNA)差异→锁定转录后机制;
2️⃣ 互作挖掘:CoIP-MS筛泛素酶→优先验证功能关联强的分子;
3️⃣ 动态验证:比较不同处理组(耐药vs敏感,药物处理vs对照)→体现互作的环境依赖性;
4️⃣ 机制深挖:结构域定位→为功能研究提供锚点!
🔥 下期预告:如何验证Trim25对ITPKB蛋白稳定性的调控?
专注互作机制研究,如有Co-IP实验相关科研问题,欢迎留言探讨。
🔬国刊之光《STTT》:分子互作蛋白筛选,从机制到验证全流程。
🌟 STEP1:锁定调控层级——先排除转录干扰!
✔️ 现象:复发性组织+TMZ耐药细胞中,ITPKB蛋白(非mRNA)显著升高(图1a-b)→暗示是转录后调控(比如降解减少/稳定性增加)。
💡 划重点:若mRNA与蛋白表达趋势不一致,优先考虑翻译后修饰(泛素化、磷酸化等)或蛋白互作调控!
🌟 STEP2:互作泛素酶筛选——CoIP-MS挖出关键“剪刀手”
🔎 技术流:用CoIP-MS钓取ITPKB的互作蛋白,锁定泛素连接酶Trim25(图1c)→ 泛素酶=调控蛋白“寿命”的开关!
💡 小白贴士:泛素连接酶负责给靶蛋白“贴死亡标签”,若互作减弱→靶蛋白积累(比如耐药细胞中ITPKB升高)
🌟 STEP3:互作验证——内外源实验双保险!
✅ 内源验证:anti-Trim25抗体做CoIP→耐药细胞中Trim25与ITPKB结合更弱(图1d);TMZ处理敏感细胞后,互作也减弱(图1e)→ 环境压力破坏二者互作!
✅ 外源验证:过表达Trim25+ITPKB,TMZ处理依旧削弱互作(图1f)→ 排除内源表达量干扰,实锤互作真实性! ⚠️ 避坑指南:内源验证更贴近生理状态,外源实验可强化信号,双管齐下让人无话可说!
🌟 STEP4:关键结构域互作验证 ——拆解蛋白找“接头”
🔧 策略:构建ITPKB截短突变体(比如激酶结构域缺失体),CoIP检测发现激酶结构域是结合Trim25的必备条件(图1g-h)→ 功能域锁定成功! 💡 延申思考:若激酶域参与互作,可能影响ITPKB的酶活或稳定性→ 可进一步检测磷酸化水平或蛋白半衰期!
📌 总结高分逻辑链
1️⃣ 表型入手:先明确蛋白(非mRNA)差异→锁定转录后机制;
2️⃣ 互作挖掘:CoIP-MS筛泛素酶→优先验证功能关联强的分子;
3️⃣ 动态验证:比较不同处理组(耐药vs敏感,药物处理vs对照)→体现互作的环境依赖性;
4️⃣ 机制深挖:结构域定位→为功能研究提供锚点!
🔥 下期预告:如何验证Trim25对ITPKB蛋白稳定性的调控?

专注互作机制研究,如有Co-IP实验相关科研问题,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