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市产业转型与民生发展路径摘要
**【三城定位】**
**能源之城**
✅ 传统升级:全年煤炭产量1.6亿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新能源突破:电力总装机1755万千瓦(新能源占54%),晋北基地建设推动三年内新能源装机达1800万千瓦
✅ 产业延伸:与宁德时代合作换电重卡、储能项目,打造绿电产业园
**算力之城**
💻 基础建设:累计投资超600亿元,投运服务器68万台,城市算力分指数全国第三
🔗 产业链成型:覆盖数据中心服务、服务器制造(中联联志、宁畅科技等)、工业互联网,2024年全产业链营收66.1亿元
🚀 智算转型:秦淮、京东等千亿级智算中心落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将达50%,推动“瓦特”向“比特”升级
**文化之城**
🏯 文旅融合: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规划影视基地、博物馆群,打造古城艺术中心
🎯 产业目标:将文旅产业培育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化
**【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
🔬 晋创谷·大同平台:4个月引入32个项目(含6个产业化项目),构建“一中心两基地”创新体系
🌐 区域协同:推进“北京研发-大同中试制造”,承接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
🛠️ 产业链布局:聚焦新装备、新材料,打造中部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
**【民生保障实践】**
👩💻 就业优先:2025年投入3亿元财政资金,新增1.3万数据标注岗位(线下5000+线上8000)
🏡 服务升级:2024年建成20座户外驿站(服务超万人次),2025年扩建驿站与口袋公园
🛡️ 社会保障:强化普惠性福利(教育、医疗、社保),提升群众“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核心转型逻辑**
从“煤炭电力输出”到“数据算力输出”,以“三城建设+创新平台”双轮驱动,同步实现产业能级跃升与民生福祉改善,构建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三城定位】**
**能源之城**
✅ 传统升级:全年煤炭产量1.6亿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新能源突破:电力总装机1755万千瓦(新能源占54%),晋北基地建设推动三年内新能源装机达1800万千瓦
✅ 产业延伸:与宁德时代合作换电重卡、储能项目,打造绿电产业园
**算力之城**
💻 基础建设:累计投资超600亿元,投运服务器68万台,城市算力分指数全国第三
🔗 产业链成型:覆盖数据中心服务、服务器制造(中联联志、宁畅科技等)、工业互联网,2024年全产业链营收66.1亿元
🚀 智算转型:秦淮、京东等千亿级智算中心落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将达50%,推动“瓦特”向“比特”升级
**文化之城**
🏯 文旅融合: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规划影视基地、博物馆群,打造古城艺术中心
🎯 产业目标:将文旅产业培育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化
**【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
🔬 晋创谷·大同平台:4个月引入32个项目(含6个产业化项目),构建“一中心两基地”创新体系
🌐 区域协同:推进“北京研发-大同中试制造”,承接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
🛠️ 产业链布局:聚焦新装备、新材料,打造中部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
**【民生保障实践】**
👩💻 就业优先:2025年投入3亿元财政资金,新增1.3万数据标注岗位(线下5000+线上8000)
🏡 服务升级:2024年建成20座户外驿站(服务超万人次),2025年扩建驿站与口袋公园
🛡️ 社会保障:强化普惠性福利(教育、医疗、社保),提升群众“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核心转型逻辑**
从“煤炭电力输出”到“数据算力输出”,以“三城建设+创新平台”双轮驱动,同步实现产业能级跃升与民生福祉改善,构建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