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关注:243,841贴子:1,329,187

回复:中游记:湖北1.1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只有九岁,还不懂得永别之痛。外婆去世时,我十四岁,那是我第一次鲜明地感受到亲人离世的痛楚,它像是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一直到今天还会隐隐作痛。
回去的路上,母亲忽然说:“你爸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有时候看他睡在那里,脸色苍白,嘴巴张开,会吓一跳。总觉得他没气了。上前一看,他又睁开眼睛问你做么事。”
我说:“我爷爷都能活八十多岁哩,大伯现在也八十多了,我爸爸肯定能活到这个岁数。”母亲小声地回:“唯愿如此。”我接着说:“你刚才不是许愿了吗,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保佑他的。”母亲笑了笑,再次说了一声:“唯愿如此。”


IP属地:河南61楼2025-03-12 19:12
回复
    小时候,我还记得在他家二楼,养了很多兔子,肥肥壮壮,一个个蹲在那里啃菜叶子,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是大舅养来去卖的;又有一段时间,大舅忙着做谷酒,然后到四乡八村去卖;还有段时间,他跟人合开榨油厂,给我们这片村子提供菜籽油……种地很难养活一家人,我家就是例证,而大舅不甘于困在田地里,东奔西闯,去寻觅更好的挣钱方式。


    IP属地:河南62楼2025-03-12 19:39
    回复
      二十多年前,外婆外公两年之内接连去世,大舅身为长子,操办葬礼,也是一件件事情去做好,并不多言。我只记得那时候他没有像母亲那样哭得不能自已,反而是冷静地交代这个吩咐那个,事情有条不紊地推进下去。


      IP属地:河南63楼2025-03-12 19:39
      回复
        1990年,我们全家去广州二舅家探亲,那是我们生平第一次坐火车,还在湖南遇到了上车来强买强卖的“路霸”,不买的人被扇耳光,这件事情给母亲带来了非常大的阴影,一提起都连连摇头,再也不想出去。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母亲这才第二次出远门,坐上了对她来说不可思议的高铁。


        IP属地:河南64楼2025-03-12 19:42
        回复
          我有时候感觉命运对母亲不公平,我们习惯了她的忙碌,安心地接受她的付出。而她其实也是迈入七十岁的老人了。再往下想,如果我能早一点安家,而他们也还年轻,我可以带着他们去很多地方看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他们已经老得走不动路了,也看不动这个世界了。时间的残酷,如此直接地呈现在我眼前。我无能为力。


          IP属地:河南65楼2025-03-12 19:54
          回复
            一年多来,我只为自己做简单的饭菜,现在终于可以为父母亲来做一桌菜了。番茄鸡蛋汤。莴笋炒肉。煎鱼。清炒菠菜。饭做好,母亲起来了,精神略微好了些。她要帮我端菜,我让她坐好,再扶父亲过来坐下,饭都盛好,汤也舀好。他们没有动筷,我说:“快吃啊!”他们笑了笑,才端起碗,一小口一小口吃起来。


            IP属地:河南66楼2025-03-12 19:59
            回复
              夜色降临,父亲看向窗外:“他们都回家了。你看对面楼都亮了灯。”母亲起身要帮我收拾碗筷,我拦住让她去休息。母亲笑笑:“感觉自己像个客人。”父亲说:“说的么子话,这是俺儿的屋,就是我们的家。”
              母亲说:“咿呀,你要住一年是啵!”父亲说:“住多长时间我都是愿意的。”母亲说:“你当然愿意咯,有吃有喝有玩的。”父亲说:“你也可以有吃有喝有玩的哎。”母亲撇嘴:“我不要像你!屋里菜园没人管,草都要长起来咯。”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说话时,我到厨房把碗筷洗干净,心中一阵宽慰:他们要住多久都可以,最重要的是,我的房子终于留下了父母亲的痕迹,这就是他们到来的意义。


              IP属地:河南67楼2025-03-12 20:00
              回复
                母亲不理解我为什么不在苏州本地工作,而非要去上海,在家附近找个事情做做不更好吗?我向她解释道:“上海这个工作是我喜欢的,薪资也不错,在苏州找不到类似的事情。”
                母亲还不理解我为什么不回老家买房,而非要待在这样一个亲戚、家人都没有的城市,我又跟她解释:“我喜欢这里,不喜欢待在熟人世界。”母亲摇摇头,叹息道:“你啊,从小就跟别人不同,总喜欢往远处跑,孤零零的。我们不在你身边,你要是累了病了,我们又赶不过来……”我搂住她:“那你跟我爸就多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嘛。”母亲久久地看我:“住多久,我们还得回去的。总是要走的……”


                IP属地:河南68楼2025-03-12 20:04
                回复
                  其实母亲住到第三天就想走,父亲问她为何,母亲摊开手说:“饭做好了端到面前,衣裳不需要我洗,地有扫地机器人拖,碗筷也不要我洗,感觉自己像个客人。”父亲说:“享清福哎。”母亲说:“享不动。”现在我把家务全留给母亲了,吃完饭碗放在那里忍住不去洗,地面脏了忍住不去拖,完全退回成被无微不至照顾的小儿子。
                  我忽然想起前几天去朋友家聚餐太晚了,接到母亲电话,我说待会儿就回去。挂了电话,朋友说:“你妈喊你宝贝哎!”另外一个朋友说:“家里有人等着你,多好啊。”而对我自己来说,也是生平第一次有这样的体验。毕竟母亲也是第一次住我家。没坐多久,我就先回去了。母亲睡了,客厅里给我留了灯。第一次觉得这个房子像个家了。


                  IP属地:河南69楼2025-03-12 20:05
                  回复
                    但这不是母亲的家,她的心在老家。毕竟这里没有熟人可以说话,没有一块地让她种菜,没有事情让她能挣点小工钱……完全无事可做,对她来说是不能忍受之轻。洗完澡在书房坐定,母亲过来问:“饿不饿?我煮点元宵给你吃。”我说不饿。父亲靠了过来:“吃点嘛,忙了一天。”我说:“我减肥。”
                    为了转移话题,我问他们今天有没有出门逛。父亲兴奋地回:“逛了逛了!我们今天走到很远的地方了!”我回:“那不错啊,没有迷路。”母亲说“哪里很远?就一里路!”父亲说:“那还不远!再远,我儿就找不到我了!”母亲回:“找不到更好,鬼要找你!”父亲撇嘴:“你真是个讨厌鬼!”
                    说话间,母亲和父亲的老人机同时响起“北京时间十点整”。母亲忙说:“时间不早了,你赶紧睡。明天又要老早起来。”父亲也说:“你快睡!快睡!”我说好。母亲把门带上。我躺在床上睡不着,起来看了会儿书。门外传来碰倒椅子的声音,母亲低声说:“你轻点儿,莽莽撞撞的!”父亲回:“晓得。晓得。”


                    IP属地:河南70楼2025-03-12 21:08
                    回复
                      母亲嫌我家太素淡了,总是忍不住要这里添一点,那里增一些,否则就是没人气,坐在里面空得慌。这是我和母亲不一样的地方。我习惯了舍弃,用不上的扔掉,够用的就不堆积。而母亲总要留着,剩饭剩菜倒了多浪费要留着,去年的挂历不要扔也许未来需要包东西,收到的快递盒子攒着还可以装垃圾……如此,家里东西越来越多。


                      IP属地:河南71楼2025-03-12 21:11
                      回复
                        母亲晚上有时候给她玩得好的婶娘打电话,问家里下雨了没有,问田里的庄稼长得如何了,问农场还招不招小工了……婶娘让她在我这里多住一段时间,母亲说:“晓得庆儿过得好就行咯,我在这里也做不了什么!每天在这里吃了玩,玩了吃,给他增加负担!”
                        我在旁边插话说:“没有的事儿!”那边婶娘也笑:“你不要想七想八的,安心享受就好咯。”母亲叹了口气:“他几不容易哩!又要还房贷,又要养我们两个老家伙,又天天要跑来跑去的。他只是不跟俺说,我晓得他的辛苦。”


                        IP属地:河南72楼2025-03-12 21:13
                        回复
                          等我想要给她买礼物,比如那块丝巾,她摸了摸,我想买下,她一问价格要上百,像是烫到手了一样迅疾放下。我要拿下,她硬拖着我往前走。想要买块牛肉回家,母亲抬头一看标价,连连摆手:“走走走,不爱吃这个!走哎,不要拿了!拿了我也不吃!”等远离了那块区域,她才松口气:“太吓人了!这么贵!”


                          IP属地:河南73楼2025-03-12 21:17
                          回复
                            母亲叹道:“在城里住,睁开眼就要花钱,买菜要钱,烧水要钱,坐车要钱……一年下来辛辛苦苦,攒个钱几不容易的。”我说:“我还年轻呢,挣钱不难的。”母亲看看父亲,又看看我:“你爸这个病,不晓得用了你多少钱。你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说:“爸爸身体健康最重要。等过年你们再来。”父亲痛快地回:“好!


                            IP属地:河南74楼2025-03-12 21:21
                            回复
                              趁着晚上跟母亲出去散步,我把事先去银行取出的一千块钱递过去,母亲连连推让:“不要不要!你过年给了三千,莫再给咯。”我硬塞到她手里:“都是小钱,你拿着就是了。”母亲这才接过来。我又拿出银行卡:“这里面有几千块。我父亲要是急用钱时,你去取出来。”母亲也默默接了。
                              我继续说:“你们过年时一定要再来。”母亲点头道:“就看你爸到时候的身体情况了。过年前,他差一点没有挺过来。”停顿了片刻,她接着说:“不过也没有遗憾了。我们毕竟都来过你这里了。你百事都好,我们也都看到了。”


                              IP属地:河南75楼2025-03-12 2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