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郿阳二万众人口覆盖县数推测
首先,邯郸之战秦军人数虽然没有任何记录,但是出征的征兵总人数肯定还是没有到很离谱的程度比如像网上说的什么五六十万,所以说邯郸之战的秦国成年男性征发的平均比例也没有到全国三抽一的形势,而且如果秦国已经到了全国整体平均三抽一这种情况,那邯郸十几个月下来秦国直接崩溃。(赵国长平之战全国征兵比例是已经到三抽一了)
对于邯郸之战的征兵情况,战国时期对于民兵,更多是就近征兵,离战场近的征抽比例相对大,秦河东郡、秦河内地区、内史、上郡、三川地区是征兵最主要地区(根据公元2年人口比例计算秦河东总人口大约二十万左右,河内大约二十万左右,内史理想情况近百万,上郡还有秦国精兵),以及一些北地郡、陇西郡、南阳郡(这里说的是征民兵,不是常备精兵士卒、野战军)南郡和蜀地离得远征的比例应该不多,汉中郡和巫黔郡总人口也才各十万左右(其实北地更少)可以忽略不计先把自己郡管好...
所以对于秦内史地区,征兵的比例相对要大。
(以下估计都非常粗略,因为实际要考虑各种比如各时期实际情势是对外有征战或和平时期、秦汉各县政治功能有变化导致各地区间人口流动、西汉陵邑人口数多比如茂陵等、自然因素等等各种,所以有的数据只是放出来做一个特别粗略的参考估计)
西汉末对应的秦内史地区人口:
京兆尹,十二县,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户,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
左冯翊,二十四县,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
右扶风,二十一县,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
(右扶风茂陵县277,277人,其余二十县为558,793人)
这是公元2年的关中人口数
按照比例计算,以及考虑到秦咸阳和雍城在秦的政治地位,包括接下来二百五十多年也有过多次战乱导致人口减少等,公元前257年左右秦内史人口约有二十多万户(不算军队)
(根据人口和户数比例,整体上,户数:人口数≈1:4,或者略小于,考虑到各县有刑徒等、以及有驻扎军队,秦汉的户籍人口方面情况相似,以下按1:4算。)
二、二万众还归于郿阳时间定位
这个...个人认为肯定在最后三个月

三、
关于郿阳二万众涉及县数推测:“二万众还归于郿阳”的“二万众”涉及人数应该在2-2.5万之间,征发成年男性两万多人,我们取中间值按2.2万左右算。到五十年十月/十二月的时候已经围邯郸长达十几个月,期间有史料记载的增兵至少三次。假设之前没有征过郿阳一带的壮年男性(这里讨论的时候尽量先求最小数值,再考虑一下浮动范围,这样实际情况可以想象比这个大体数值大,也有其他一个重要原因,后面会提到)(以下说的覆盖,指的是大体覆盖地区)
如果成年男性二抽一,覆盖大约3.2-3.5万户的地区,
如果成年男性三抽一,覆盖大约4.8-5.1万户的地区,
如果成年男性四抽一,覆盖大约6.4-6.6万户的地区,
(非常非常非常粗略的估算,只是想求大体数值范围,已经不太清楚先秦时期未成年:成年比例,先秦时期平均年龄低、小孩夭折率高,拿现在数据比例算其实不太符合当时情况)二万众涉及的征兵范围无论如何都不会只有郿县一个县,郿县的大小和范围完全没有任何能力达到三万户+,征出两万+成年男性,即使成年男性全抽,郿县也没有能有1.7万左右户的能力,到东汉的时候能否达到这个人口都很困难(也参考兴平县相关数据),也不可能对单独一个县做到一抽一。综合各种考虑,(按2或3抽一算,后面解释原因)郿阳二万众涉及范围大约4-7个县(县也有大有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