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吧 关注:39,467贴子:1,753,045

我把我在知乎上的文章转过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明清家世背景的探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7 19:17回复
    1.何炳棣的《明清社会史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07 19:18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07 19:19
      回复
        何氏定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07 19:21
        回复
          2.艾尔曼《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以及《帝制中国晚期通过科举(制度)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07 19:21
          回复
            例如,表5.1展示了明末至清初乡试举人的社会出身。来自这些省份的举人有超过半数都属于“民籍”,这意味着其家庭在明初并未被归类为上层精英。而到了1552年,这些人中有很多已成为本质上的上层文士精英。“民籍”也成为涵盖其他职业群体的社会类别,其中包括文士、农民、牙人和商贾。[42]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07 19:22
            收起回复
              例如,明代中叶的著名军事将领、道德哲学家王阳明便出身于一个被归为“民籍”的浙江家庭,但他的父亲王华(1446—1522)曾是1481年的殿试状元,并于1507年升为吏部尚书。尽管王氏家族始终隶属于“民籍”,但他们长期以来都是宁波余姚县的地方精英成员。[43]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07 19:23
              收起回复
                3.钱茂伟的《国家、科举与社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07 19:24
                回复
                  资料来源以及平民身份定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07 19:25
                  回复
                    综上所述何炳棣得出明代进士 49.5%出自平民的结论,而艾尔曼则认为何氏所说进士出自平民的比例过高,大大低估了中式者的家族及其婚姻对其向上 流动所起的作用,并进而认为“近千年来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 统治阶层的政治、社会、文化的‘重生产’而已” 。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07 19:25
                    回复
                      对此何氏在其新著《读书阅世六十年》一书中做出回应,称自己的结论完全来自对“中式者祖上履历”的统计,在资料上具有无可争议的可靠性;同时,又举出艾 著中所列明清举人家世和明代及清初进士家世二表显示的统计数据———平民出身举人为54.27%、进士为61.78%,来反证自己明代半数 进士出自平民的结论是正确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07 19:25
                      回复
                        沈氏在其的《沈登苗:何艾之争重探》指出何炳棣所谓的艾尔曼统计出来的平民比例比他的还高等判断,是“何炳棣误解了艾尔曼的工作,因为艾氏统计的内容是进士的户籍(户计),而非家世,故何对艾的指责似有失严谨”并且得到了艾尔曼的确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07 19:26
                        回复
                          沈登苗《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一文则指出“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主要是元代特殊的用人政策”所致,何氏“结论在科举 史上并不具备典型的意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07 19:27
                          回复
                            综上所述明朝初期平民出身进士率较高很大呈度上主要是元代特殊的用人政策导制,并最终随时间推移C类官员比例不断上升,并最终达到崇祯十六年的59.5%,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朝达到平均水平62.8%也就不足为奇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07 19:27
                            回复
                              现在加精都那么容易了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07 2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