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吧 关注:1,748贴子:11,762
  • 11回复贴,共1

出家的功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涅槃经》:“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
《涅槃经》:出家僧相,乃秽恶世间清净幢相。
《大宝积经》:设满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
《阿难出家空经》:若发愿出家,向寂静处跨一步之功德,已胜过诸三千界众生,于数劫中布施妻子儿女之福德。
《出家功德经》:若复有人满百劫中,余方出家修持净戒;若复有人,于此阎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须臾清净出家,于十六分。彼百劫出家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譬四天下,东弗婆提、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满中阿罗汉,若稻麻丛林。若有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槃后若起塔庙,种种珍宝、花香、璎珞、幡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偈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出家功德经》: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财富珍宝具足。
《郁伽长者经》:在家之人多诸烦恼,父母妻子恩爱所系。常思财色,贪求无厌,得时守护,多诸忧虑。流转六趣,远离佛法。当作怨家恶知识想,应厌家垢,生出家心。无有在家修习无上菩提之道,皆因出家得无上道。
《大宝积经》:设满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
《贤愚因缘经》: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无量……是故佛说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
《分别善恶报应经》:若复有人归佛出家,功德有十。云何为十?一远离妻室,二染欲不贪,三爱乐寂静,四诸佛欢喜,五远离邪魔,六近佛听法,七远离三恶,八诸天爱敬,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十种功德,归佛出家获如斯报。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万劫不堕恶趣,常生善处受胜妙乐,遇善知识永不退转,得值诸佛受菩提记,坐金刚座成正觉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难,能持戒者是真出家。
《文殊师利问经》: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一切诸功德,不与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无量过患故,出家无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碍,出家者无障碍;住家者摄受诸垢,出家者离诸垢;住家者行诸恶,出家者离诸恶;住家者是尘垢处,出家者除尘垢处……
《贤愚经》: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
《贤愚经》:听人出家,若自出家,功德最大,以出家人,以修多罗为水,洗结使之垢,能灭除生死之苦,为涅槃之因;以毘尼为足,践净戒之地,阿毘昙为目,视世善恶,恣意游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义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胜。
《菩萨本生鬘论》:闻说出家心生欢喜,功德无量譬喻不及,出家之利,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
《大智度论》:居家愦闹,多事多务,结使之根,众恶之府,是为甚难;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无人之处,而一其心,无思无虑,内想既除,外事亦去。
《大智度论》:居家生业,种种事务,若欲专心道法,家业则废;若欲专修家业,道事则废。不取不舍,乃应行法,是名为难。若出家离俗,绝诸忿乱,一向专心,行道为易。
孔雀虽有色严身,
不如鸿鹄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
不如出家功德胜。
——《大智度论》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7 09:08回复
    随喜赞叹师父博学多闻


    IP属地:辽宁2楼2025-03-23 11:26
    回复
      顺便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IP属地:辽宁3楼2025-03-23 11:27
      回复
        首先说,我是一名居士,算是FO门弟子了。
        从我个人的经历,我觉得,进入Fo门需要很大的缘分,很可能需要一些前世的基础。


        IP属地:辽宁4楼2025-03-23 11:31
        回复
          这里就需要探讨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前生来世?


          IP属地:辽宁5楼2025-03-23 11:32
          回复
            如果谈起关于前世来生这个问题,人们首先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


            IP属地:辽宁6楼2025-03-23 11:34
            回复
              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前生来世,是因为没有发现相关的证据,或者说就算有证据也没有引起自己的关注和重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了,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我们会产生强烈的紧迫感,我们不敢稍加放松,生怕错过人生重要的机会,或者信息。


              IP属地:辽宁7楼2025-03-23 11:42
              回复
                再发也不涨经验了,明天再发吧


                IP属地:辽宁8楼2025-03-23 11:45
                回复
                  所以我们的心很难有闲暇来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就更别提有没有前生来世这样终极的疑问了


                  IP属地:辽宁9楼2025-03-28 20:59
                  回复
                    首先说明,我算是比较幸运的,我亲眼见证了前生来世的实例,和我一个起点的人,我的高中同学,一个班级的,学习比我好一点点,但他不合群,所谓不合群,就是对玩等娱乐没有兴趣,像我这样爱玩的,自然就和他交集少,然后各自考取不同的大学。
                    后来,也就是高中毕业二十年后,有机缘再见到他,就有一种吃惊的感觉,因为他无所不知,知识量的丰富程度,就算穷极一生也不可能掌握。
                    后来渐渐了解到,人家转世来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转世而来,差别只是,人家记得前世,而我们忘记了而已。
                    就如同前晚做的梦,有人记得,有人忘了。


                    IP属地:辽宁10楼2025-03-28 21:11
                    回复
                      我个人觉得,能不能看到前生来世的证据,一方面是我们的心有没有闲暇,就是说你今生幸运地获得了人身,但是不是暇满人身,你能不能有机会静下心来,换个角度观察眼前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就是你有没有这样的福报,可能你今生活的很精彩,飞黄腾达,但你不一定有机会一窥这个世界的真实状态。


                      IP属地:辽宁11楼2025-03-29 21:22
                      回复
                        而这样的例子在藏地高原,比比皆是,在我们中土常有的疑问是“你为啥信佛啊?”,而在高原,常有的疑问是“你为啥不信佛啊?”


                        IP属地:辽宁12楼2025-03-29 2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