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91名冬奥会代表团礼仪引导员引领各参赛国家和地区代表团队伍入场,她们以优雅的举止和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彰显文化自信!

引导员、带队教师与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表演专业17名学生集体亮相开幕式,其中16名担任各参赛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引导员,1名担任奥组委嘉宾引导员。

我校开幕式演职人员名单

希腊代表团引导员:荆典

土耳其代表团引导员:杨萌

马耳他代表团引导员:尹妍婷

马达加斯加代表团引导员:李欣翼

马来西亚代表团引导员:李天傲

加拿大代表团引导员:曲林洁

芬兰代表团引导员:王淑洁

哈萨克斯坦代表团引导员:董雨萱

美国代表团引导员:李嘉瑄

海地代表团引导员:付金洋

捷克代表团引导员:孟家怡

韩国代表团引导员:王欣

瑞典代表团引导员:高煜然

澳大利亚代表团引导员:刘璐

意大利代表团引导员:朱姝婕

中国代表团引导员:刁月涵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引导员:白晓菲
直面挑战 刻苦训练
从2021年10月4日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引导员就开启了全封闭式集训。导演对引导员提出了严格的训练要求,“播报、转头、微笑……手肘不要歪!身体不要前倾!”除了脚步声,这就是训练场里听到最多的声音。

同学们接受张艺谋总导演及导演组初次面试选拔
在这里,每名北服学子都系上了蓝色号码牌,同时系在身上的,还有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犹记得同学们第一次高举引导牌,静立50分钟的那次训练,所有人没有动过一丝一毫,即使手臂酸痛,她们依然将最美的微笑挂在脸上。

训练日常
这18位引导员中有14位是刚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大一新生,她们刚刚离开父母的呵护,就承担起如此重大的任务,她们用行动,一次次证明了自己,告诉大家:我能行!队伍当中4位高年级的学姐,更是体现出了北服学子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无论在专业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她们都悉心地帮助和照顾着低年级的同学。在训练中,这18位同学拧成一股绳,共圆一个梦。把汗水变为珍珠,把梦想变为现实。
勇挑重担 彰显风采
“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创造辉煌,而引导员也用自己的汗水和不懈的训练,换来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激烈的选拔过程中,我校引导员们完美呈现引导动作,在众多参训人员中脱颖而出,其中刁月涵和荆典,以典雅大气的形象气质、严谨专业的肢体动作,获得了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的肯定,担当起开幕式上首个入场的希腊代表队和东道主中国代表队的引导任务。

国家体育场(鸟巢)大联排集体合照
开幕式前的几次重要彩排中,面对频繁调整引导位置的情况,同学们顶住心理压力,迎难而上,用最饱满的热情、最积极的态度展现了四个多月的训练成果。正所谓“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在双奥之城留下他们的汗水,展现他们的风采,演绎他们的精彩。

“一起向未来”主题画作前合影

倒计时12天玲珑塔(北京市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前合影
聚力同心 为国添彩
共襄盛举,与有荣焉。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灿烂自信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2022年,奥运火炬再次点燃古都夜空,双奥之城喜迎四海宾朋。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据悉,冬奥会开幕式引导员在首都体育学院共训练11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现场合练16次、联排5次,累计训练时长已达400小时以上。北服学子勇担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在服务保障冬奥的“大思政课”中锻炼成长,以饱满的精神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予的光荣任务,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热情活力,充分体现了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书写“双奥之城”新的历史华章贡献北服力量。

引导员及带队教师

引导员、带队教师与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表演专业17名学生集体亮相开幕式,其中16名担任各参赛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引导员,1名担任奥组委嘉宾引导员。

我校开幕式演职人员名单

希腊代表团引导员:荆典

土耳其代表团引导员:杨萌

马耳他代表团引导员:尹妍婷

马达加斯加代表团引导员:李欣翼

马来西亚代表团引导员:李天傲

加拿大代表团引导员:曲林洁

芬兰代表团引导员:王淑洁

哈萨克斯坦代表团引导员:董雨萱

美国代表团引导员:李嘉瑄

海地代表团引导员:付金洋

捷克代表团引导员:孟家怡

韩国代表团引导员:王欣

瑞典代表团引导员:高煜然

澳大利亚代表团引导员:刘璐

意大利代表团引导员:朱姝婕

中国代表团引导员:刁月涵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引导员:白晓菲
直面挑战 刻苦训练
从2021年10月4日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引导员就开启了全封闭式集训。导演对引导员提出了严格的训练要求,“播报、转头、微笑……手肘不要歪!身体不要前倾!”除了脚步声,这就是训练场里听到最多的声音。

同学们接受张艺谋总导演及导演组初次面试选拔
在这里,每名北服学子都系上了蓝色号码牌,同时系在身上的,还有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犹记得同学们第一次高举引导牌,静立50分钟的那次训练,所有人没有动过一丝一毫,即使手臂酸痛,她们依然将最美的微笑挂在脸上。

训练日常
这18位引导员中有14位是刚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大一新生,她们刚刚离开父母的呵护,就承担起如此重大的任务,她们用行动,一次次证明了自己,告诉大家:我能行!队伍当中4位高年级的学姐,更是体现出了北服学子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无论在专业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她们都悉心地帮助和照顾着低年级的同学。在训练中,这18位同学拧成一股绳,共圆一个梦。把汗水变为珍珠,把梦想变为现实。
勇挑重担 彰显风采
“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创造辉煌,而引导员也用自己的汗水和不懈的训练,换来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激烈的选拔过程中,我校引导员们完美呈现引导动作,在众多参训人员中脱颖而出,其中刁月涵和荆典,以典雅大气的形象气质、严谨专业的肢体动作,获得了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的肯定,担当起开幕式上首个入场的希腊代表队和东道主中国代表队的引导任务。

国家体育场(鸟巢)大联排集体合照
开幕式前的几次重要彩排中,面对频繁调整引导位置的情况,同学们顶住心理压力,迎难而上,用最饱满的热情、最积极的态度展现了四个多月的训练成果。正所谓“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在双奥之城留下他们的汗水,展现他们的风采,演绎他们的精彩。

“一起向未来”主题画作前合影

倒计时12天玲珑塔(北京市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前合影
聚力同心 为国添彩
共襄盛举,与有荣焉。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灿烂自信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2022年,奥运火炬再次点燃古都夜空,双奥之城喜迎四海宾朋。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据悉,冬奥会开幕式引导员在首都体育学院共训练11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现场合练16次、联排5次,累计训练时长已达400小时以上。北服学子勇担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在服务保障冬奥的“大思政课”中锻炼成长,以饱满的精神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予的光荣任务,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热情活力,充分体现了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书写“双奥之城”新的历史华章贡献北服力量。

引导员及带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