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疗护理中,三腔二囊胃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然而,要确保其持续有效地发挥功能,正确的维护和清洁至关重要。
一、日常检查与固定
三腔二囊胃管使用期间,医护人员需要每日对胃管进行全面检查。首先,要查看胃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其固定牢固且位置没有发生偏移。因为一旦胃管移位,可能影响到引流、注气等功能,还可能对患者的胃部或食管造成损伤。检查时,观察固定胶布是否有松动、潮湿的情况,如有则需要及时更换胶布重新固定。
二、囊内压力监测与维护
1. 定期测压
- 三腔二囊胃管的两个囊(胃囊和食管囊)内压力需要定期测量。一般建议每12 - 24小时测量一次囊内压力。这是因为囊内压力过高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而压力过低则可能无法达到止血或治疗的效果。
- 使用专门的压力测量仪器,将其与胃管的注气口相连,准确读取囊内压力数值。正常情况下,胃囊压力一般维持在50 - 70mmHg,食管囊压力维持在30 - 40mmHg。
2. 压力调整
- 如果测量发现囊内压力不在正常范围内,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在调整压力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先抽出囊内部分气体,然后再缓慢注入气体,直至达到合适的压力值。
- 调整压力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是否有疼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三、冲洗操作
1. 冲洗频率
- 为了保持胃管通畅,防止胃管堵塞,需要定期对胃管进行冲洗。一般每天至少冲洗2 - 3次,具体冲洗频率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胃管引流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 冲洗液选择
- 通常选择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组织液相近,对胃黏膜的刺激性较小,且能够有效地清除胃管内的残留物质。
3. 冲洗方法
- 冲洗时,先将注射器与胃管的一腔(通常为胃腔通道)连接,缓慢注入冲洗液,每次冲洗液量不宜过多,一般为10 - 20ml。然后轻轻回抽注射器,观察是否有阻力和抽出物的性质。如果回抽顺畅且抽出液无异常,说明胃管通畅;如果回抽阻力较大或抽出异常物质(如血凝块等),则需要进一步处理。
四、清洁与消毒
1. 外部清洁
- 每日用湿纱布轻轻擦拭三腔二囊胃管的外部,清除表面的污垢和分泌物。擦拭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牵拉胃管,防止胃管移位。
2. 口腔护理
- 由于胃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口腔卫生也非常重要。每天要为患者进行至少2次口腔护理,使用口腔护理液棉球擦拭牙齿、牙龈、口腔黏膜等部位,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3. 拔管后的清洁消毒
- 当患者病情好转,达到拔管指征后,拔出的三腔二囊胃管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首先,将胃管浸泡在含有有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的溶液中,浸泡时间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而定,一般为30 - 60分钟。
- 浸泡后,用清水反复冲洗胃管,去除残留的消毒剂。然后将胃管晾干,包装好后进行集中处理或备用(如果是可重复使用的胃管)。
正确的维护和清洁三腔二囊胃管是保证其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一、日常检查与固定
三腔二囊胃管使用期间,医护人员需要每日对胃管进行全面检查。首先,要查看胃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其固定牢固且位置没有发生偏移。因为一旦胃管移位,可能影响到引流、注气等功能,还可能对患者的胃部或食管造成损伤。检查时,观察固定胶布是否有松动、潮湿的情况,如有则需要及时更换胶布重新固定。
二、囊内压力监测与维护
1. 定期测压
- 三腔二囊胃管的两个囊(胃囊和食管囊)内压力需要定期测量。一般建议每12 - 24小时测量一次囊内压力。这是因为囊内压力过高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而压力过低则可能无法达到止血或治疗的效果。
- 使用专门的压力测量仪器,将其与胃管的注气口相连,准确读取囊内压力数值。正常情况下,胃囊压力一般维持在50 - 70mmHg,食管囊压力维持在30 - 40mmHg。
2. 压力调整
- 如果测量发现囊内压力不在正常范围内,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在调整压力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先抽出囊内部分气体,然后再缓慢注入气体,直至达到合适的压力值。
- 调整压力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是否有疼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三、冲洗操作
1. 冲洗频率
- 为了保持胃管通畅,防止胃管堵塞,需要定期对胃管进行冲洗。一般每天至少冲洗2 - 3次,具体冲洗频率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胃管引流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 冲洗液选择
- 通常选择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组织液相近,对胃黏膜的刺激性较小,且能够有效地清除胃管内的残留物质。
3. 冲洗方法
- 冲洗时,先将注射器与胃管的一腔(通常为胃腔通道)连接,缓慢注入冲洗液,每次冲洗液量不宜过多,一般为10 - 20ml。然后轻轻回抽注射器,观察是否有阻力和抽出物的性质。如果回抽顺畅且抽出液无异常,说明胃管通畅;如果回抽阻力较大或抽出异常物质(如血凝块等),则需要进一步处理。
四、清洁与消毒
1. 外部清洁
- 每日用湿纱布轻轻擦拭三腔二囊胃管的外部,清除表面的污垢和分泌物。擦拭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牵拉胃管,防止胃管移位。
2. 口腔护理
- 由于胃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口腔卫生也非常重要。每天要为患者进行至少2次口腔护理,使用口腔护理液棉球擦拭牙齿、牙龈、口腔黏膜等部位,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3. 拔管后的清洁消毒
- 当患者病情好转,达到拔管指征后,拔出的三腔二囊胃管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首先,将胃管浸泡在含有有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的溶液中,浸泡时间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而定,一般为30 - 60分钟。
- 浸泡后,用清水反复冲洗胃管,去除残留的消毒剂。然后将胃管晾干,包装好后进行集中处理或备用(如果是可重复使用的胃管)。
正确的维护和清洁三腔二囊胃管是保证其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