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十六年辛巳春,帝攻卜哈儿、薛迷思干等城,皇子朮赤攻养吉干、八儿真等城,并下之。《元史·太祖纪》
辛巳,上与四太子进攻十哈儿、薛迷思干等城,皆克之。《圣武亲征录》
花剌子模王马合谋算端将撒麻耳干交给十一万人驻守。[其中]六万突厥人由诸汗,即算端宫庭里的大臣、权贵率领,[其余了五万人为大食人,[此外城内尚有]二十头奇象与享有特权的城民及下层城民不在此数。他们[撒麻耳干人]与守军一起加固城防,在城墙前围筑若干斜坡(fasil),在城壕里放满了水。当成吉思汗进抵讹答刺时,关于撒麻耳干守军众多、城堡不可攻破的消息早已传遍四方。大家都认为,将撒麻耳干城攻下来需要好多年,因为这是怎么样的一座城堡呀![成吉思汗]预先估计到这个情况,认为首先必须将四周地区扫清。因此,他先向不花剌进军,占领了那里,从不花剌将“哈沙儿”队全部驱到了撒麻耳干。在沿途所过的地方,他丝毫没有侵扰向他屈服的[城市],至于撒里普勒、答不思等进行抵抗的[城市],则留下军队进行围攻。当他到达撒麻耳干时,被派到讹答刺及其他地区去的皇子与异密们已结求了那些地方的战事,带着从攻占的[城市]驱来的“哈沙儿”队来到了。蒙古人选择阔克-萨来为

帐(bargah)驻地,并在城的四周目眺所及的地方驻扎下来。成吉思汗亲自围绕着城墙和堡前斜坡巡视了两、三天,考虑攻城和夺取[城]门的计划。……接着,第三天早晨,无法计数的蒙古军和“哈沙儿”队围住了[撒麻耳干]城墙。阿勒普一额儿汗、速亦温赤汗、巴刺汗及其他诸汗举行出击,[与蒙古人]作战。双方战死了许多人。夜里双方各自回去了。次日,成吉思汗亲自上马统率围城的全部军队[作战]*。他们向野地上和战场上的守军射箭、挥剑。城民对这一天的厮杀害了怕,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有分歧。次日,勇敢的蒙古人同犹豫不决的城民重新展开战斗。伊斯兰教的法官、司教同教长们突然来到了成吉思汗处。黎明时,他们打开了纳马思哈黑门,让[蒙古]军开进城里。《史集》
成吉思汗缓慢而谨慎地靠近撒马尔罕,他沿着泽拉夫尚河的两岸同步 推进,包围了撒马尔罕,随后他便悠闲地视察起城墙和各种防御工事。首先他需要考虑的是摩诃末很可能已经传下命令让花剌子模的救援部队从后方袭击蒙古军。成吉思汗的猜测是对的。蒙古军的后方的确出现了两支花剌子模的增援部队,一支是1万人的骑兵小队,他们看了一眼蒙古军的规模便迅速地撤退了;另一支有2万人,他们仓促地发起战斗,但很快就被击溃了。蒙古人为了对付这些徒劳的救援耗费了些许时间,直到第三天他们才真正地开始攻城。一如往常,冲在最前线的是俘虏,他们大多来自布哈拉,其中有数百人都死在了自己的同胞手中。最后,成吉思汗下令向守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并派出了所有的俘虏,而这些俘虏只能选择是被蒙古人从后背砍倒,还是被来自同胞的箭迎面射死。出于对伤亡的恐惧,倒霉的“义务兵”们选择了挣脱束缚四散奔逃。花剌子模守军自以为轻松地战胜了状似士气低落的敌人,于是他们接连从掩体之后冲了出来。和守军一起出击的还有24头战象,塔海汗声称这是他的秘密武器,然而到头来这些战象却成了最失败的哑炮。花剌子模的突厥人军队径直闯入了蒙古人精心策划的埋伏圈,他们遭遇了刚刚出战的真正的蒙古军,结果是上千突厥人遭到屠杀。在守军遇伏、重要人物们弃城出逃之后,一个由神职人员和市民组成的代表团前来拜见成吉思汗,他们表示自己会立即投降,并且他们从来都不想打仗,一直都在暗中支持蒙古。他们指认了蒙古在城内的5万名内应,而成吉思汗承诺在缴纳20万金第纳尔的巨额罚金后会赦免这些人。”在徒劳地抵抗了五天之后,内城中由塔海汗领导的突厥人和康里人部队提 出了求和。成吉思汗承诺饶他们一死,然而当他们一放下武器就几乎被赶尽杀绝。大约有1000人对蒙古人的承诺表示怀疑,他们从来不相信蒙古人的话,于是退回禁城打算抵抗到底。但成吉思汗切断了禁城的供水,接着将他们统统砍成了碎片以为了结。此时是1220年3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