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吧 关注:5,067贴子:74,355
  • 12回复贴,共1

在文学中永生的失败者——说说李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一篇网文,我不知道原作者到底是谁。我加了一点我自己的料,希望他不会介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3 15:26回复
    其实卫青李广谁是天才谁是蠢才已经有很多人分析过了,但我还是要抒发一下怨念,谁让我高考后买了史记第一个看的就是李广的传记呢?很伤眼睛啊。
    我上当是有原因的,一来我很傻很天真,二来李广实在太出名了,历代文人都对他赞美有加,什么“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充满了一种“英雄生不逢时”的悲壮情怀,还有什么“小李广”花荣,凡是跟他沾边的都身价百倍,让我迫不及待的想通过司马迁的文字也了解一下老将军的魅力。
    看完之后,我觉得司马迁受宫刑果然是有道理的,他能在史记中把李广赞美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而且还毫不脸红,实在是脑子有问题。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03 15:27
    回复
      李广确实很悲壮,但这种悲壮跟时代和环境没有任何关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一个蠢才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已。
      首先李广没本事,他或许守城有一套,但进攻却很挫。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资料会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解释为李广,大概是因为有人称他为“飞将军”吧,可飞将军一辈子都没飞到过龙城,更没到过阴山(现在的庐山),甚至在深入匈奴做战的漫长时间里根本就没有赢过。偏心眼的司马迁实在找不到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不得不大肆渲染他带领一百汉军“成功”围歼了三名匈奴射手,这就比例,就算是一百个女人揍三个男人也能打赢啊。其余时间里,李将军一直在习惯性迷路。这就很奇怪了,他自称跟匈奴打过“大小七十余战”,怎么连路都搞不清楚呢?不但搞不清路,还经常性的全军覆没身陷敌营。于是又扯出一桩千古奇案——“汉之飞将军”这个动听的称呼怎么来的?大概是匈奴人在讽刺李将军总在天上飞,所以找不到路吧。或者这个称呼其实是送给卫青的,被司马迁硬抢来安到李广头上了。连实际不存在的貂蝉都能混出好几个墓地故里来,一个称呼更不好归类了,而且以卫青的人品也不会在乎的这种小事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03 15:27
      回复
        李广老是输老是输太不符合他悲剧英雄的形象了,于是司马迁找了一个理由:李广命不好。这个理由差不多是官方的了,因为汉武帝都这么认为,特意要求卫青在重要战役中别让这老家伙当先锋官。
        可一个人偶尔不走运很正常,一辈子都倒霉就不正常了。
        提到运气就不能不说说卫青,因为卫李两个人总被文人墨客放在一起对比,而且总是抱怨卫青的运气太好,七出匈奴居然都胜利了,简直是没天理啊。那么卫青的运气好到什么程度呢?
        卫青比李广小很多,他的姐姐卫子夫嫁给武帝时,李广的大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了,所以李广在前线为崇高的理想——封侯而奋斗时,后来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还没出生。但就是这位生于贫贱的亲爹都不要的私生子,先放羊后喂马然后靠姐姐上位,人生第一次领兵出征,就敢千里奔袭了匈奴的圣城龙城,取得了汉对匈奴的第一次胜利,所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中,“龙城飞将”指的明显是卫青,不度“阴山”也是指卫青,毕竟他的墓地就做成了阴山的形状。同时出征的还有三个人,一个是卫青的姐夫公孙贺,没遇到敌人,旅游一圈回来了,一个是卫青的同事公孙熬,年轻没经验,损失了七千人,相比之下卫青是多么天才多么光荣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03 15:28
        回复
          但司马迁不喜欢天才,他把目光集中在第四位将领身上,即全军覆没自己受伤被俘的飞将军李广,司马迁生动的描写了李将军运用聪明才智从敌军手里逃了出来惊险历程,讴歌了李将军不畏艰险忠君爱国的伟大情怀。把失败也写得这么华丽动人,司马迁算是鼻祖了。
          所以说笔杆子里面出英雄啊,得罪谁也不要得罪文人。
          其次李广这个人头脑也不怎么样。前面说过李广的年纪比卫青大很多,所以他参加过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李同学非常勇猛,夺取了叛军帅旗。这本是他封侯的机会,或者说,是他这一生中唯一一次机会,但李广接受了梁王偷偷给他的将军印——你想当官想疯了也不带这么干的啊,梁王是谁,那是景帝的亲弟弟,窦太后最爱的儿子,老太太一直想让这个儿子接他哥的帝位。兄弟俩心里不定怎么膈应对方呢,你跑梁王那里拿将军印跟找死有什么区别。所以李广人生中唯一一次宝贵的封侯机会就这样被他自己搞掉了,估计李广一生都在悔恨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03 15:29
          回复
            不过文帝也挺可惜这个无脑但是勇敢的青年,就让他陪自己打猎,陪皇帝可是个难得的差事,有机会让皇帝发现自己的优点。可是李广陪了很久,只得到了领导一句称赞:“李广生不逢时啊,要是生在高祖(刘邦)的时候,肯定是个万户侯了。”这话也可以这么理解:“以李广的才能,还是陪我打猎消遣比较合适。”
            这是句大实话,因为李广的箭法是很好的,据说能射进石头里。
            到了武帝时期,李广带着儿子李当户继续陪小皇帝打猎,最终也只是为自己争取到了跟三个毛头小子各领一万人出征的机会。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李家父子是以当着皇帝的面殴打皇帝青梅竹马的宠臣韩嫣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忠心勇敢的,说白了就是脑子进水。这种智商都能得到带兵的机会,算是武帝相当大度了,当然也可能他实在没有更好的人选。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03 15:30
            回复
              第三李广的人品很低,可以高度概括为卑鄙无耻、心胸狭窄且无担当。
              他在讨伐某小民族的时候,骗对方投降之后又把人家杀光了。“杀降”是为将大忌,会给将领带来厄运。我倒觉得这是李广的幸运,因为他把自己无数次败绩都归功于此,免去了承认自己无能的痛苦。
              某次李广被贬为庶民,出城打猎回来晚了,仗着自己“前将军”的名头强迫守城军官开门,该军官严守纪律拒开城门,没能得到“理解和尊重”的李广复官之后立刻把他宰了。
              李广最后一次参战,先是不听卫青指挥,非要当前锋——所以说这人没品,你都知道自己命不好还想带士兵去陪葬——被拒绝后没礼貌的走了。然后这老东西再次迷路,等他赶到地方的时候,卫青已经很辛苦很惊险的打赢了。于是李广说:这是老天不照顾我啊。自杀了。
              虽然李广死得好像是个英雄,但我还是要说这货就是个狗熊。要是韩信也这么点气量,汉朝历史就要换个样子了。而且他是一死百了,他的上司和他的部下都要跟着承担责任。所以就算真的伤心欲绝,你也把事情说清楚,不是你的错你要辩解,是你的错就承担惩罚,然后再死,才对得起良心。“天龙八部”里玄慈方丈做了错事,坚持当众受刑后自杀,那才是英雄的死。相比之下李广的死只能算是小人的死,还平白连累了卫青。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03 15:32
              回复
                李广之死据司马迁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为之流泪,如果这是真的,我猜大家是快乐的眼泪:终于不用担心跟着他去送死了。当然这事是不是真的,只有司马迁知道,反正文章是他写的,他有乱写的权力,也就是欺负大家都不能穿越证伪。
                最后,李广的教育水平太烂,甚至上升到了危害国家的程度。他的儿子李敢因为李广自己兵败自杀就迁怒于大将军卫青,还去刺杀人家,卫青厚道的帮他隐瞒了,否则就是砍头的罪。他的孙子李陵则将无耻进行到底,投降了匈奴,间接连累了司马迁——交朋友要慎重啊。
                而卫青手下另一位将领苏建,就是大名顶顶的苏武的爹。苏建也曾因为兵败被贬,但人家一没抱怨领导,二没自杀逃避,可见苏家风骨,苏武有这样的遗传,比李广的孙子有种多了,所谓大英雄当如是。
                顺便补充一下,苏建兵败是因为副将赵信叛变,比李广还无辜(赵信是武帝招来的匈奴降将),有将领建议卫青砍了他立威,卫青拒绝了,后来出征还带着他。我就不信没有人建议卫青砍了李广,连李广的朋友程不识对他评价都不高,李广能活到自己自杀,可见卫青的人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03 15:35
                回复
                  卫青是所有人都想要的领导,李广则是谁都不想沾的下属。
                  其实中国的很多古代文人都跟李广很像,本事不大,却自视甚高,有点挫折就怨天怨地怨命运,上司不容他,同事排挤他,下属欺负他,朋友不理解他,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再喝两口酒就乱说乱写。比如李白,你一个诗人不在老本行呆着,非想当官,官是那么好当的吗?就他那狂放作风,做诗人是优点,当官就是找死。李广这人有优点吗?有,勇武,但他的缺点是没才,没脑,没品,没心,最重要的是没自知之明,找不准定位。司马迁为他渲染了一个悲壮的命运,于是无数酸溜溜的文人墨客穿越时光在他身上找到了知音,以证明自己不是真的无能。
                  “李广无功缘数奇”,至于是“数奇”还是“人奇”,其实大家心理都清楚。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03 15:36
                  回复
                    一个蠢材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已,太对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03 23:25
                    回复
                      千古第一假话妖阉司马阉驴自己割卵讨饭,牠当然对这类废物有共鸣,恨不得整个华夏都跟牠一样阉割了,怂代文人最爱李广和司马阉驴,牠们也确实集体阉割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05 14:43
                      回复
                        汉武大帝一念之仁,留下李广和阉驴全族狗命,遗祸千古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3-09 10:10
                        回复
                          @重装型十方🌸 你也没有其它本事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3-13 12: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