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芬作曲选》对《绿叶对根的情意》的赏析:这首歌创作于1986年,1987年在“谷建芬作品音乐会”上由刘欢首唱,同年12月毛阿敏以这首歌参加了第四届贝尔格莱德GUO际流行音乐节歌曲比赛,获得演唱、观众和作曲三个奖项,使之成为我国首个在流行音乐的GUO际大赛中获得创作与演唱奖的作品。作品的旋律主题充溢了款款深情而又十分口语化,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即将离开家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歌词借绿叶与根的比喻,表白自己与故乡之间割不断的血肉联系。《绿叶对根的情意》磅礴大气,感人肺腑,是作曲家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创作实践中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绿叶》不同时期在磁带和CD里录制了多个不同编配的版本,晚会上多次演唱。早年和后期各有一个通行版,早年通行版打击乐伴奏,唱得很有气势。后期通行版大提琴和钢琴伴奏,演唱厚度感很强。早期通行版,毛阿敏声音天赋和实力都很突出,嗓音实力突出,也就是谷老师说的,声音上下没有一个明显的坎。唱得又准,有人称为行走的CD。伴奏的节奏感较强,演唱和伴奏韵味比较符合流行化趋势,用硬朗豪迈的嗓音表达了一种对祖guo激烈澎湃的情感,很有青春的感觉,唱出了报得三春晖的气势和信念。早期另有一版《绿叶》录音伴奏更细腻,没有用打击乐,演唱更深情。90年代在港现场的那个版本也入情,2000年毛阿敏回GUO后,在GUO庆晚会推出新世纪通行版,采用了交响乐队,大提琴的厚重音色和毛阿敏的深情嗓音合在一起,丝丝入扣,深情依依、不忍分离的厚度唱出来了。本次演出就用的新世纪通行版。2013年十大作曲家音乐会上,毛阿敏那天声音条件一般,但演唱情感很浓重,台上的她和台下的谷老师都落泪了。从《绿叶》这一首歌上,不难看出毛阿敏演艺生涯不同时期,唱法和气质的变化,一部浓缩的艺术精品。
一般来说,这种家乡题材的作品,比较容易吸引观众的目光。美也有"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这样的经典歌曲。因为大部分观众都有对家乡的情怀,尤其是国内更有家guo文化的熏陶,情结所致比较容易共鸣。所以如果唱得情真意切比较容易打动观众。加上唱得好,所以成为时代经典不意外。
唱这首歌是不容易的,一是需要声音实力,音域跨度要大,低音要充沛,高音要坚实。二是需要情感厚度,如果光是声音好,容易把这首歌唱空,毕竟听众不是只听你的技巧,还要听情感表达。毛阿敏的演绎,刚柔并济,情感方面大气与细腻兼具,既有大格局,又能听出深情。加上舞台上知性优雅的气质、入味深情的神情和落落大方的表现,很好地凸显了歌曲的格调和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