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德军第一款服役的坦克歼击车,该车装备缴获的捷克47毫米反坦克炮,提供了当时较为优秀的反坦克性能。这款阿尔特生产的坦克歼击车1940年服役的时候,拥有比Pak36/37更出色的反坦克性能,并且反工事和反器材也一样出色。
“一号坦克歼击车在反坦克和打击建筑都有非常好的效果,非常适合在城区作战,它能给敌人造成精神上的打击,摧毁敌人的士气。”法国战役期间的记述。
该车系随后参加了北非战役和巴巴罗萨战役,并服役在第一线,虽然满足德军的需求,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作为载体的一号坦克可靠性不佳,经常发生机械故障,制约了该车的出勤率。
其次,由于缺乏足够的通讯设备,车长和驾驶员很难在发动机的噪音下有效沟通。车内也缺乏足够的观测设备,车长需要冒险探头进行观察,经常出现车长被爆头的惨剧。
然后是车组,一号坦克歼击车采用三人车组,这让车长兼任炮手,负担非常重。
最后是防护,该车可以被任何反坦克武器摧毁,对乘员的防护极为有限。
尽管如此,该车依然活跃到1943年退役,也是早期1941年德军少数可以正面对苏联T-34和KV-1坦克造成威胁的武器。

“一号坦克歼击车在反坦克和打击建筑都有非常好的效果,非常适合在城区作战,它能给敌人造成精神上的打击,摧毁敌人的士气。”法国战役期间的记述。
该车系随后参加了北非战役和巴巴罗萨战役,并服役在第一线,虽然满足德军的需求,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作为载体的一号坦克可靠性不佳,经常发生机械故障,制约了该车的出勤率。
其次,由于缺乏足够的通讯设备,车长和驾驶员很难在发动机的噪音下有效沟通。车内也缺乏足够的观测设备,车长需要冒险探头进行观察,经常出现车长被爆头的惨剧。
然后是车组,一号坦克歼击车采用三人车组,这让车长兼任炮手,负担非常重。
最后是防护,该车可以被任何反坦克武器摧毁,对乘员的防护极为有限。
尽管如此,该车依然活跃到1943年退役,也是早期1941年德军少数可以正面对苏联T-34和KV-1坦克造成威胁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