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599贴子:2,996,821
  • 3回复贴,共1

详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详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5-03-02 15:48回复
    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详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译文:我的主张怎么轻易知道?怎么轻易传布?天下怎么能够知道?怎么能够传布?主张有宗旨,治理有纲领。大家因为不知道,所以没有我知道。知道我主张的人罕有,效法我主张的人地位显要。所以君主表面穿着粗布衣裳却心中存有美德。
    以下分段详细解释,欢迎有识之士光临指正: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5-03-02 15:50
    回复
      原文:吾⑴言⑵甚⑶易⑷知⑸?甚易行⑹?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⑻有君⑼。夫⑽唯⑾无⑿知,是以⒀不⒁我知。
      译文:我的主张怎么轻易知道?怎么轻易传布?天下怎么能够知道?怎么能够传布?主张有宗旨,治理有纲领。大家因为不知道,所以没有我知道。
      注释:⑴“吾”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⑵“言”学说;主张。《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⑶“甚”什么,怎么。周邦彦《西河》词:“酒旗戏鼓甚处市。”
      ⑷“易”轻易;轻率。《孟子·离娄上》:“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⑸“知”知道,懂得。《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⑹“行”传布;散布。《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⑺“宗”根本;本旨;宗旨。《国语·晋语四》:“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
      ⑻“事”治理;任事。《晏子春秋·问上十一》:“尽智导民而不伐焉,劳力事民而不责焉。”
      ⑼“君”事情的主旨,纲领。《老子·七十章》:“言有宗,事有君。”
      ⑽“夫”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书·召诰》:“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
      ⑾“唯”以,因为。《国语·晋语》:“唯无德也。”
      ⑿“无”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韩非子·喻老》:“臣是以无请也。”
      ⒀“是以”所以;因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5-03-02 15:56
      收起回复
        原文:知我者希⑴,则⑵我者⑶贵⑷。是以⑸圣人⑹被⑺褐⑻而⑼怀⑽玉⑾。
        译文:知道我主张的人罕有,效法我主张的人地位显要。所以君主表面穿着粗布衣裳却心中存有美德。
        注释:⑴“希”少;罕有。《论语·公冶长》:“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⑵“则”仿效;效法。《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⑶“者”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指代人。《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⑷“贵”地位显要。《论语·里仁》:“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⑸“是以”所以;因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⑹“圣人”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⑺“被”表面;外层。《仪礼·士昏礼》:“笲,缁被里。”
        ⑻“褐”指粗布或粗布衣,古时贫贱者所服,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亦指粗麻织成的袜子。《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⑼“而”表转折。犹然而,却。《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⑽“怀”怀藏。亦指心中存有。《礼记·曲礼上》:“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⑾“玉”比喻美德、贤才。《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5-03-02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