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575贴子:2,995,744
  • 5回复贴,共1

详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详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5-03-02 06:29回复
    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详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下级所以所有的人全认为我方的治理邦国的政治措施排行第一,似乎没有类似的。因为排行第一,所以似乎没有类似的。如类似,时间久了治理邦国政治措施就不重要了!我有三件珍贵的东西,保持并且依靠他。一是上级关爱下级,二是采用制约手段,三是大胆做邦国的首要事情。上级关爱下级必定有才能的人果断;采用制约手段必定有才能的人广泛采用此手段;大胆做邦国的首要事情,必定能成为官职中的君长。现在舍弃上级关爱下级与果断作风,舍弃采用制约手段与广泛采用此手段,放弃君主职位与邦国的首要事情,邦国就败亡了。上级关爱下级,用于作战则胜利,用于防守则牢固。依靠的对象将要援助他,因为上级关爱下级卫护他。
    以下分段详细解释,欢迎有识之士光临指正: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5-03-02 06:40
    回复
      原文:天下⑴皆⑵谓⑶我⑷道⑸大⑹,似⑺不⑻肖⑼。夫⑽唯⑾大,故⑿似不肖。若⒀肖,久矣其⒁细⒂也夫!
      译文:所有的人全认为我方的治理邦国的政治措施排行第一,似乎没有类似的。因为排行第一,所以似乎没有类似的。如类似,时间久了治理邦国政治措施就不重要了!
      注释:⑴“天下”全世界,所有的人。《战国策·魏策》:“天下缟素。”
      ⑵“皆”都;全。《庄子·盗跖》:“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
      ⑶“谓”以为;认为。《书·泰誓中》:“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
      ⑷“我”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
      ⑸“道”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左传·成公十二年》:“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乱则反之。”
      ⑹“大”排行第一。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儿耳!”
      ⑺“似”似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巢陨诸樊,阍戕戴吴,天似启之,何如?”
      ⑻“不”无;没有。 月下不风终是爽,烛光何罪也堪憎? 宋·杨万里·《月下果饮》诗之二
      ⑼“肖”相似;类似。《书·说命上》:“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
      ⑽“夫”助词。用于句首,表发端。《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⑾“唯”以;因为。《左传·僖公二年》:“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
      ⑿“故”连词。所以;因此。《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⒀“若”如;像。《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⒁“其”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的。《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5-03-02 06:42
      收起回复
        原文:我有三宝⑴,持⑵而⑶保⑷之⑸。一曰⑹慈⑺,二曰俭⑻,三曰不⑼敢⑽为⑾天下⑿先⒀。慈故⒁能⒂勇⒃;俭故能广⒄;不敢为天下先,故⒅能成器⒆长⒇。
        译文:我有三件珍贵的东西,保持并且依靠他。一是上级关爱下级,二是采用制约手段,三是大胆做邦国的首要事情。上级关爱下级必定有才能的人果断;采用制约手段必定有才能的人广泛采用此手段;大胆做邦国的首要事情,必定能成为官职中的君长。
        注释:⑴“宝”珍贵的东西。《吕氏春秋·先已》:“啬其大宝。”。
        ⑵“持”保守,保持。《后汉书·列女传》:“持久者知止足也。”
        ⑶“而”表示递进。犹并且。《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⑷“保”依靠;仗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⑸“之”彼、他 。《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
        ⑹“曰”为;是。《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⑺“慈”上爱下(上级关爱下级。);父母爱子女。《诗·大雅·皇矣》:“克顺克比。”
        ⑻“俭”约束;限制;节制。《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⑼“不”通“丕”。大。(“大”在面积、体积、数量、力量、程度、重要性等方面超过通常的情况或比较的对象。)《诗·周颂·清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⑽“敢”谓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书·汤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⑾“为”做;干。《诗·小雅·北山》:“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⑿“天下”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韩非子·五蠹》:“传天下不足多。”
        ⒀“先”首要,根本。《庄子·天道》:“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⒁“故”必定;一定。汉·《战国纵横家书·秦客卿造谓穰侯章》:“吴不亡越,越故亡吴;齐不亡燕,燕故亡齐。”
        ⒂“能”在某方面见长;有才能;有本领。亦指有才能的人。三国 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⒃“勇”果敢,果断。苏轼《赠善相程杰》:“火色上腾虽有救,急流勇退岂无人?”
        ⒄“广”普遍;广泛。《淮南子·泰族》:“夫彻于一事,察于一辞,审于一技,可以曲说,而未可广应也。”
        ⒅“故”必定;一定。 汉·《战国纵横家书·秦客卿造谓穰侯章》:“吴不亡越,越故亡吴;齐不亡燕,燕故亡齐。”
        ⒆“器”古代标志名位、爵号的器物。亦指官职、爵位。《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⒇“长”君长;领袖;首领。《孟子·梁惠王下》:“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25-03-02 06:44
        回复
          原文:今⑴舍⑵慈且⑶勇,舍俭且广,舍后⑷且先,死⑸矣⑹。夫⑺慈,以⑻战则胜⑽,以守则固。天⑾将⑿救⒀之⒁,以⒂慈卫⒃之。
          译文:现在舍弃上级关爱下级与果断作风,舍弃采用制约手段与广泛采用此手段,放弃君主职位与邦国的首要事情,邦国就败亡了。上级关爱下级,用于作战则胜利,用于防守则牢固。依靠的对象将要援助他,因为上级关爱下级所以下级卫护他。
          注释:⑴“今”现在。亦指今日,即当天。《诗·鲁颂·有駜》:“自今以始,岁其有。”
          ⑵“舍”放弃;舍弃。《国语·楚语上》:“女无亦谓我老耄而舍我。”
          ⑶“且”与;及。表并列。汉·《十六经·前道》:“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
          ⑷“后”本义:君主,帝王。《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⑸“死”败亡。《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⑹“矣”语气助词。表已然之事,与“了”相当。《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⑺“夫”助词。用于句首,表发端。《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⑻“以”介词。把,拿,用。表示对事物的处置。《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⑼“战”作战;战争。《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⑽“胜”战胜;胜利。《管子·七法》:“不能强其兵者,而能必胜敌国者,未之有也。”
          ⑾“天”依靠对象;赖以生存、不可或缺之事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⑿“将”副词。就要;将要。《左传·文公十八年》:“春,齐侯戒师期,而有疾。医曰:'不及秋将死。’”
          ⒀“救”援助;使解脱。《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⒁“之”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⒂“以”因为;由于。《左传·僖公十五年》:“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
          ⒃“卫”保卫;卫护。《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25-03-02 06:46
          回复